正在加载图片...
比氯化钛体系更高 33生产工艺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4种,即溶液法、溶剂浆液法(简称浆液法)、本体法和气相 丙烯聚合催化剂的进步促使PP生产工艺不断简化、合理,从而节能、降耗,不仅大大 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性能。PP的生产工艺经历了低活性、中等规度的 第一代(溶液法、浆液法),髙活性、可省脱灰工序的第二代(浆液法及本体法),以及超高 活性、无脱灰及脱无规物的第三代(气相法为主)等三个阶段,详见表1-4 表1-4PP生产工艺的进步 工艺发展阶段 第二代 灰,脱无规物 脱无规物 不脱灰,不脱无规物 单体/(TT) 050~1.150 015 1.010 能耗/(kcaT) 2.5~4.5×10 1.6×10° 1.3×10° 近年来,传统的浆液法工艺在PP生产中的比例明显下降,本体法工艺仍然保持优势 气相法工艺则迅速增长。气相法以其工艺流程简单、单线生产能力大、投资省而备受青睐, 这也是未来PP工艺的发展趋势:除了一些特种用途外,淤浆工艺的装置正在被淘汰。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PP生产工艺主要是本体气相组合工艺和气相法工艺。典型代表 有: Spheripol本体气相工艺、 Hypol本体气相工艺、 Un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 Novolin气 相工艺、 Innovene气相工艺、室素的气相工艺以及住友的气相工艺。 目前,全球80%以上的PP生产能力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2000年全球PP采用各工 艺的比例见图1-2。 19.5% 环管本体 43.9% 气相 釜式本体 11.0% 图1-2全球PP各工艺的比例 13.3.1溶液法 溶液法是早期采用的方法。丙烯在160~170°C的温度和28-70MPa的压力下进行聚合, 所得到的PP溶解到溶剂中。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测定其聚合物粘度,易于控制分子量和分子 量分布,但所生成的树脂分子量低,特别是工艺流程长,无规物多达20~30%,生产成本极 该技术的代表性工艺是 Eastman公司的高温溶液工艺技术。聚合温度保持在150°C以上 阻止等规聚合物产品在烃类溶剂中的析出。产品需脱催化剂残渣和脱无规物。5 比氯化钛体系更高。 1.3.3 生产工艺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 4 种,即溶液法、溶剂浆液法(简称浆液法)、本体法和气相 法。 丙烯聚合催化剂的进步促使 PP 生产工艺不断简化、合理,从而节能、降耗,不仅大大 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性能。PP 的生产工艺经历了低活性、中等规度的 第一代(溶液法、浆液法),高活性、可省脱灰工序的第二代(浆液法及本体法),以及超高 活性、无脱灰及脱无规物的第三代(气相法为主)等三个阶段,详见表 1-4。 表 1-4 PP 生产工艺的进步 工艺发展阶段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特点 脱灰,脱无规物 脱无规物 不脱灰,不脱无规物 单体/(T/T) 1.050~1.150 1.015 1.010 能耗/(kcal/T) 2.5~4.5106 1.6106 1.3106 近年来,传统的浆液法工艺在 PP 生产中的比例明显下降,本体法工艺仍然保持优势, 气相法工艺则迅速增长。气相法以其工艺流程简单、单线生产能力大、投资省而备受青睐, 这也是未来 PP 工艺的发展趋势;除了一些特种用途外,淤浆工艺的装置正在被淘汰。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 PP 生产工艺主要是本体-气相组合工艺和气相法工艺。典型代表 有:Spheripol 本体-气相工艺、Hypol 本体-气相工艺、Unipol 气相流化床工艺、Novolen 气 相工艺、Innovene 气相工艺、窒素的气相工艺以及住友的气相工艺。 目前,全球 80%以上的 PP 生产能力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2000 年全球 PP 采用各工 艺的比例见图 1-2。 图 1-2 全球 PP 各工艺的比例 1.3.3.1 溶液法 溶液法是早期采用的方法。丙烯在 160~170C 的温度和 2.8~7.0MPa 的压力下进行聚合, 所得到的 PP 溶解到溶剂中。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测定其聚合物粘度,易于控制分子量和分子 量分布,但所生成的树脂分子量低,特别是工艺流程长,无规物多达 20~30%,生产成本极 高。 该技术的代表性工艺是Eastman公司的高温溶液工艺技术。聚合温度保持在150C以上, 阻止等规聚合物产品在烃类溶剂中的析出。产品需脱催化剂残渣和脱无规物。 环管本体 43.9% 釜式本体 11.0% 气相 25.6% 淤浆 19.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