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0 智能系统学报 第11卷 示,该手形图像具有光照均匀、背景单一,采集手形 1.2定位指尖点和指根点 时,照相机与手掌距离固定,被采集者的手掌五指自 定位指尖点和指根点是定位手指中轴线的基 然张开。 础,常用的指尖点和指根点的定位算法是求每一个 由于大拇指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其轮廓特征不 轮廓点到手腕中心点的距离,图3为从手形轮廓最 稳定,所以本文选用了除大拇指外的其他4个手指 左边的轮廓点开始顺时针每一个轮廓点到手腕中心 用于手形识别) 的距离,图3中曲线的局部顶点为指尖点,局部谷底 手形定位算法主要包括3个部分:手形图像预 处理、指尖点和指根点定位、手指中轴线拟合[41。 为指根点。手腕中心点:在手形轮廓图中,手腕处两 个手形轮廓顶点连线的中点(图2(c)中的中间 黑点)。 500 45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10 09 1.01.52.0 2.5 图1手形原图像 轮郭点位置 Fig.1 The original image 图3轮廓点到手腕中心点距离 1.1手形图像预处理 Fig.3 The distance between contour points and wrist 手形图像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取手形轮廓】 center 主要包括手形图像灰度化、手形图像二值化和手形 1.3定位手指中轴线 轮廓提取3个部分。由于本文的手形图像背景单 因为手指轮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所以依据手 一、光照均匀及前景图像与背景差异明显,可采用固 指轮廓定位的手指中轴线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首 定阈值分割手形图像,图2(a~c)分别为手形灰度 先拟合手指左右轮廓为手指边缘直线,然后以这两 化、二值化图像和手形轮廓图。 条边缘直线的中分线为手指中轴线。 对于单个手指轮廓,依据指尖点划分出手指的 左轮廓和手指的右轮廓:然后通过二项式曲线拟合 的算法分别拟合手指的左右轮廓,拟合的直线如 式(1)。 y=kax +ba (1) ∑(x×y) 式中:k4= nd (22-m4×2(x c= c=l d (a)手形灰度化图像 (b)手形二值化图像 y-k×(∑) b== nd 式中:{(x,y)1c=1,…,na},d(d=1,2,…,8),为 手指单侧轮廓标号,n4为手指单侧轮廓长(从指尖 点到指根点的长度,小拇指外侧指根定位:以小拇指 内侧指尖点到指根点的长度为半径,指尖点为圆心 做圆,与小拇指外侧交点为小拇指指根点,食指同 (c)手形轮廓 理),(x,y)为指尖点,(xy)为指根点。 图2手形图像预处理 定义左轮廓拟合的直线和右轮廓拟合的直线的 Fig.2 The hand shape image preprocesses 角平分线就是手指中轴线,但当左轮廓拟合的直线示,该手形图像具有光照均匀、背景单一,采集手形 时,照相机与手掌距离固定,被采集者的手掌五指自 然张开。 由于大拇指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其轮廓特征不 稳定,所以本文选用了除大拇指外的其他 4 个手指 用于手形识别[11⁃13] 。 手形定位算法主要包括 3 个部分:手形图像预 处理、指尖点和指根点定位、手指中轴线拟合[14⁃15] 。 图 1 手形原图像 Fig.1 The original image 1.1 手形图像预处理 手形图像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取手形轮廓, 主要包括手形图像灰度化、手形图像二值化和手形 轮廓提取 3 个部分。 由于本文的手形图像背景单 一、光照均匀及前景图像与背景差异明显,可采用固 定阈值分割手形图像,图 2( a ~ c)分别为手形灰度 化、二值化图像和手形轮廓图。 (a) 手形灰度化图像 (b) 手形二值化图像 (c) 手形轮廓 图 2 手形图像预处理 Fig.2 The hand shape image preprocesses 1.2 定位指尖点和指根点 定位指尖点和指根点是定位手指中轴线的基 础,常用的指尖点和指根点的定位算法是求每一个 轮廓点到手腕中心点的距离,图 3 为从手形轮廓最 左边的轮廓点开始顺时针每一个轮廓点到手腕中心 的距离,图 3 中曲线的局部顶点为指尖点,局部谷底 为指根点。 手腕中心点:在手形轮廓图中,手腕处两 个手形轮廓顶点连线的中点( 图 2 ( c) 中的中间 黑点)。 图 3 轮廓点到手腕中心点距离 Fig. 3 The distance between contour points and wrist center 1.3 定位手指中轴线 因为手指轮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所以依据手 指轮廓定位的手指中轴线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首 先拟合手指左右轮廓为手指边缘直线,然后以这两 条边缘直线的中分线为手指中轴线。 对于单个手指轮廓,依据指尖点划分出手指的 左轮廓和手指的右轮廓;然后通过二项式曲线拟合 的算法分别拟合手指的左右轮廓,拟合的直线如 式(1)。 y = kd x + bd (1) 式中: kd = ∑ nd c = 1 y d c × ∑ nd c = 1 x d c - nd × ∑ nd c = 1 (x d c × y d c ) (∑ nd c = 1 x d c ) 2 - nd × ∑ nd c = 1 (x d c ) 2 bd = ∑ nd c = 1 y d c - kd × (∑ nd c = 1 x d c ) nd 式中:{(x d c ,y d c ) | c = 1,…,nd },d (d = 1,2,…,8) ,为 手指单侧轮廓标号,nd 为手指单侧轮廓长(从指尖 点到指根点的长度,小拇指外侧指根定位:以小拇指 内侧指尖点到指根点的长度为半径,指尖点为圆心 做圆,与小拇指外侧交点为小拇指指根点,食指同 理),(x d 1 ,y d 1 )为指尖点,(x d nd ,y d nd )为指根点。 定义左轮廓拟合的直线和右轮廓拟合的直线的 角平分线就是手指中轴线,但当左轮廓拟合的直线 ·100·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11 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