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节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 引言:历史背景 (1887年赫兹发现:905年,爱恩斯坦提出光子论解释:1916年,密立根实验验证)。 (1)K 明极,逸出电子: 2光电效应 一阳极 一A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 (photoetsetrie sffect从金屈面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photoclectron,光电兰是能 (3)遏止电压:电子能从K一A,说明电子具有动能:加反向电压,当U=U0时,检 流计G中的电流I光=0,此时Ekma=eU0 (4)饱和光电流:加正向电压使逸出金属表面的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此时光电流为 最大值。 2.实验规律 (1)对于某种材料制成的金屈K极,存在一个截止须率%,当外光频率<%时, 无论光强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回 。如果光源频率>6,则出现光电子, 并且随着频率增高,光电子逸出的初动能也相应地线性增大。 2.M Lo 10010 图19-7退止电势差与须 表191各种金属截止频率 尾 钠 的 截止频 率 .545× 4.39× .065× 1.153X 929× 1015 101 1015 101 1015 当一定频车的光 要入 光 高于截止频 电子是 发射的, 间t-10-95, 光 成 3.经典理论的困难 (1)认为不存在截止频率。,只要光强足够大,即能发生光电效应。但实验证明:只 时间积累,但实验发现光电子逸出具有瞬时性。 (3)光电子初动能应该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但实验结果是光电子逸出的初动能和照 射光频率成正比。 二、光子、爱因斯坦方程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 爱因斯坦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而进一步提出的光量子(light quantum),即光子 第二节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引言:历史背景 (1887 年赫兹发现;905 年,爱恩斯坦提出光子论解释;1916 年,密立根实验验证)。 一、光电效应及其实验规律 1.实验装置和相关概念 (1)K—阴极,逸出电子;A—阳极,电子从 K→A 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 (2)光电效应: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光照射下发射电子,这个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photoelectric effect);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photoelectron),光电子运动形 成光电流(photocurrent). (3)遏止电压:电子能从 K→A,说明电子具有动能;加反向电压,当 U=U0 时,检 流计 G 中的电流I光=0,此时 Ekmax=eU0 . (4)饱和光电流:加正向电压,使逸出金属表面的电子全部到达阳极 A,此时光电流为 最大值。 2.实验规律 (1)对于某种材料制成的金属 K 极,存在一个截止频率  0 ,当外光频率   0 时, 无论光强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如果光源频率   0 ,则出现光电子, 并且随着频率增高,光电子逸出的初动能也相应地线性增大。 A K G V R v  im1 im2 i I 2 I 1 -US O U 图 19-7 遏止电势差与频率的关系 图 19-8 遏止电势差与频率的关系 图 19-9 伏安特性曲线 (2)遏止电压(对应光电子的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线性增加,与光的强度无关。 表 19-1 各种金属截止频率 金属 铯 钠 锌 铱 铂 截止频 率  0 (Hz) 4.545 × 1015 4.39 × 1015 8.065 × 1015 1.153 × 1015 1.929 × 1015 (3)只要入射光频率高于截止频率,光电子是即时发射的,驰豫时间  ~ 10-9s,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 K 表面时,真空管内几乎立刻出现光电子,很快形成光电流。 (4)当光源频率和外加电压固定时,饱和光电流强度 im 与入射光强度 I 成正比。 3.经典理论的困难 (1)认为不存在截止频率  0 ,只要光强足够大,即能发生光电效应。但实验证明:只 要   0 ,不管光强多大,都不会有光电子逸出。 (2)认为电子吸收能量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但实验发现光电子逸出具有瞬时性。 (3)光电子初动能应该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但实验结果是光电子逸出的初动能和照 射光频率成正比。 二、光子、爱因斯坦方程 1.爱因斯坦光子理论 爱因斯坦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而进一步提出的光量子(light quantum),即光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