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8°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a try 2009 Vol 21 No 2 接受刺激120~200m出现,Bemt等Ia对面孔识别的ERP起始于锥体细胞的顶树突,waer指出QNV是前额叶皮质表 研究发现:在面孔刺激呈现后170ms左右一负波达到波峰 层神经细胞项树突广泛去极化的结果,是该部位皮质活动的 (灯70,他们认为170可能是结构编码、视觉直接加工等 电信号.研究发现V与前额叶皮质背外侧的完整性有 单元的混合产物。Emet山给子被试恐怖的与中性的面孔图 关:易冲动的男性(包括社区的健康人与精神障碍犯罪者波 片后在颗区5/6处记录到M70但是N170对面部的情绪 幅有下降早期存在酒精滥用问题的罪犯波幅明显的下降, 表达并不敏感,恐怖与中性情绪记录的潜伏期与波幅无显著 提示CV可以预测一般或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到。尽管相当 差异。晚期加工成份大约在接受刺激250m之后出现, 的研究支持这个结果,但是在某些疾病也有类似的发现所 E和等1山给子非面孔图片刺激出现长潜伏期的正向波,但谓的NV神经认知成份预测暴力行为的标准及机制仍然是 是在200ms以内未发现特异性的波.这可能暗示大脑对于面 争论的话题。 孔情绪图片的加工更加迅速,2006年Pe针对酗酒者进 ④5Q反映大脑抑制功能的脑电生理学新指标,通过其 行了听觉、视觉及听视觉的刺激观察N70与3发现其对 变化可反映大脑正常感觉门控的功能状态。同一重复刺激 愉快信息的处理加工方面无缺陷.但对愤怒的加工处理存在 引起巧0波幅降低和对刺激改变时引起P50波幅升高的现 明显缺陷 象有两种解释机制,即主动性门控机制(主动性抑制,兴奋机 暴力攻击行为的RP研究多以行为为焦点.结合愤怒或 制)和被动性门控机制(被动性习惯化去习惯化机制), 情绪调节的研究尚有限。ERP的成分多而复杂,近几年来较 Fe8等[2对14例伴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 为一致的研究结果如下: 听觉诱发电位50的研究发现当以05作为2/9的分界 ①错误相关负电位(eor一reted negativit议RN): 值时,暴力个体P50抑制不能(2/S>052波幅增高,提 K!,认为RN是个体面临两种不能共存的选择必然抑制 示其针对反复刺激的抑制减弱,感觉信息通路超载机体反 其中一种时发生的脑电活动与行为检测或反应控制相关与 应不断增强。导致无法控制的暴力攻击行为, 焦虑或者负面情绪相关,消极观念或特质性负面情绪的个体 3结语 ERN波幅升高.Pailin等I研究了RN和冲动性之间的关 系,发现有冲动倾向的个体,错误应答的发生率高,并且发生 综上所述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愤怒与暴力攻击行为 错误应答的反应时间都极为短暂,伴随的ERN波幅也明显 (尤其是冲动性或情感性)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基础生理学及 降低。然而,RN的发生机制尚无统一的定论.Holoyd等1g ERP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愤怒与攻击行为生理功能的缺陷.为 发现高度冲动的暴力性罪犯ERN波幅减小,认为这是个体 愤怒与攻击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为更好的了解 应答抑制功能缺陷的反映,并提出了不同观点一“强化学 愤怒与攻击行为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尽管脑电 习理论,即RN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在错误反应中的学习,不 生理学改变是愤怒与攻击行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愤怒 断积累经验,强化认识.调整个体的反应策略,最终改善外显 与攻击(尤其是冲动性攻击行为入情绪调节与行为问题的相 行为,以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 关研究目前尚无较显著的进展,这是由于:①暴力与攻击行 ②P300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发现:暴力者较普通人群的 为存在较广泛的共病:②情绪表达、调节与行为本身之间的 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其在额叶尤为明显。Barmtt 界限不明确运用行为来评估情绪调节的一致性受到质疑; 等叭发现在暴力攻击人群中冲动者P00波幅降低和冲动性 ③目前为止尚无公认的关于愤怒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理论基 有显著相关冲动性暴力犯罪者与非冲动性暴力犯罪者的 础:④针对愤怒情绪与攻击行为的ERP研究脱节,大量的研 P300潜伏期、冲动性、愤怒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有研究 究只是侧重于攻击行为本身。因此今后可以结合动物模 者报道在暴力犯罪青少年中发现P300波幅显著增高、靶P3 型、脑成像技术、膜片钳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种研究方式, 波潜伏期显著延长.提示认知信息加工过程速度减慢,认为 采用多学科齐头并举进行深入研究。沿着这一思路不间断地 努力,有可能找到一条揭示愤怒与攻击行为之间联系的通 这同样反映了暴力攻击个体感觉搜寻及心理注意增强的认 知模式【。无论结论如何,都反映了暴力攻击行为的个体存 路。 在认知缺陷。Lw等列就着重指出在暴力行为中,冲动性、 参考文献 警觉过度和认知表达缺陷是共存的,这种认知过程的缺陷 往往使冲动性暴力个体在充满众多杂乱无关信息的环境中 1 Averill B Studies on anger and agression mplica tions or theories 搜寻特定信息的能力减弱,导致出现包括情绪控制问题(尤 ofemot知Am Psy*el198338(11为1145-1160 其是愤怒控制或冲动控制)在内的行为调控能力障碍,很少 2 F ischerS WydlerH SuterC Pa ttems of risk behavior and aspects of 在充分考虑行为的后果后再做出决策。导致冲动性攻击发生 authoritarinism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 of20-year olmen 的机率增加。 S0 z P raventivmed200247(6):378-387 ③关联性负变(con tingent ne物tive variatio CNV),Row 3 gnith P W ateman M W ard N Driving aggession in frensic and 仰湾头格o9Y授电位活动可能米息肝木脑皮尽的表两blishing"Gg。R中知+ na frensic populatians Rela tinsh ps to self-reponed leve ls of 1994-2 http://www.cnki.net接受刺激 120 ~ 200ms出现。 Bentin等[ 12] 对面孔识别的 ERP 研究发现:在面孔刺激呈现后 170ms左右一负波达到波峰 (N170), 他们认为 N170 可能是结构编码、视觉直接加工等 单元的混合产物。 Eimer[ 11]给予被试恐怖的与中性的面孔图 片后在颞区 T5/T6处记录到 N170, 但是 N170对面部的情绪 表达并不敏感, 恐怖与中性情绪记录的潜伏期与波幅无显著 差异 。晚期加 工成份大约 在接受刺激 2 50ms之后 出现 。 Eimer等 [ 11]给予非面孔图片刺激出现长潜伏期的正向波 , 但 是在 200ms以内未发现特异性的波, 这可能暗示大脑对于面 孔情绪图片的加工更加迅速 。 2006年 Pierre针对酗酒者进 行了听觉、视觉及听视觉的刺激观察 N170 与 N2, 发现其对 愉快信息的处理加工方面无缺陷, 但对愤怒的加工处理存在 明显缺陷 [ 13] 。 暴力攻击行为的 ERP研究多以行为为焦点, 结合愤怒或 情绪调节的研究尚有限。 ERP的成分多而复杂, 近几年来较 为一致的研究结果如下: ①错误相关负 电位 (error-relatednegativity, ERN): Kiehl[ 14]认为 ERN是个体面临两种不能共存的选择必然抑制 其中一种时发生的脑电活动与行为检测或反应控制相关, 与 焦虑或者负面情绪相关, 消极观念或特质性负面情绪的个体 ERN波幅升高。 Pailing等 [ 15]研究了 ERN和冲动性之间的关 系, 发现有冲动倾向的个体, 错误应答的发生率高, 并且发生 错误应答的反应时间都极为短暂, 伴随的 ERN波幅也明显 降低。 然而, ERN的发生机制尚无统一的定论, Holroyd等[ 16] 发现高度冲动的暴力性罪犯 ERN波幅减小, 认为这是个体 应答抑制功能缺陷的反映 , 并提出了不同观点——— “强化学 习理论, 即 ERN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在错误反应中的学习 , 不 断积累经验, 强化认识, 调整个体的反应策略, 最终改善外显 行为, 以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 ②P300: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发现:暴力者较普通人群的 P300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其在额叶尤为明显。 Barratt 等 [ 17]发现在暴力攻击人群中冲动者 P300波幅降低和冲动性 有显著相关, 冲动性暴力犯罪者与非冲动性暴力犯罪者的 P300潜伏期、冲动性、愤怒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但有研究 者报道在暴力犯罪青少年中发现 P300波幅显著增高、靶 P3 波潜伏期显著延长, 提示认知信息加工过程速度减慢, 认为 这同样反映了暴力攻击个体感觉搜寻及心理注意增强的认 知模式 [ 18] 。 无论结论如何, 都反映了暴力攻击行为的个体存 在认知缺陷, Lewis等[ 19]就着重指出在暴力行为中, 冲动性、 警觉过度和认知表达缺陷是共存的。 这种认知过程的缺陷, 往往使冲动性暴力个体在充满众多杂乱无关信息的环境中 搜寻特定信息的能力减弱, 导致出现包括情绪控制问题 (尤 其是愤怒控制或冲动控制)在内的行为调控能力障碍, 很少 在充分考虑行为的后果后再做出决策, 导致冲动性攻击发生 的机率增加。 ③关联性负变 (contingentnegativevariation, CNV):Row￾land等认为, CNV慢电位活动可能来自于大脑皮层的表质, 起始于锥体细胞的顶树突;walter指出 CNV是前额叶皮质表 层神经细胞顶树突广泛去极化的结果, 是该部位皮质活动的 电信号。 研究发现, CNV与前额叶皮质背外侧的完整性有 关;易冲动的男性(包括社区的健康人与精神障碍犯罪者)波 幅有下降, 早期存在酒精滥用问题的罪犯波幅明显的下降, 提示 CNV可以预测一般或暴力犯罪的可能性[ 20] 。 尽管相当 的研究支持这个结果, 但是在某些疾病也有类似的发现, 所 谓的 CNV神经认知成份预测暴力行为的标准及机制仍然是 争论的话题。 ④P50:反映大脑抑制功能的脑电生理学新指标, 通过其 变化可反映大脑正常感觉门控的功能状态。 同一重复刺激 引起 P50波幅降低和对刺激改变时引起 P50 波幅升高的现 象有两种解释机制, 即主动性门控机制 (主动性抑制, 兴奋机 制)和被动性门控机制 (被动性习惯化, 去习惯化机制 )。 Fresán等 [ 21]对 14例伴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 听觉诱发电位 P50的研究, 发现当以 0.5作为 S2/S1 的分界 值时, 暴力个体 P50抑制不能(S2/S1 >0.5, S2波幅增高), 提 示其针对反复刺激的抑制减弱, 感觉信息通路超载, 机体反 应不断增强, 导致无法控制的暴力攻击行为。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愤怒与暴力攻击行为 (尤其是冲动性或情感性)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基础生理学及 ERP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愤怒与攻击行为生理功能的缺陷, 为 愤怒与攻击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为更好的了解 愤怒与攻击行为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 尽管脑电 生理学改变是愤怒与攻击行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但愤怒 与攻击(尤其是冲动性攻击行为)、情绪调节与行为问题的相 关研究目前尚无较显著的进展, 这是由于:①暴力与攻击行 为存在较广泛的共病;②情绪表达、调节与行为本身之间的 界限不明确, 运用行为来评估情绪调节的一致性受到质疑; ③目前为止尚无公认的关于愤怒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理论基 础;④针对愤怒情绪与攻击行为的 ERP研究脱节, 大量的研 究只是侧重于攻击行为本身。 因此, 今后可以结合动物模 型、脑成像技术、膜片钳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种研究方式, 采用多学科齐头并举进行深入研究, 沿着这一思路不间断地 努力, 有可能找到一条揭示愤怒与攻击行为之间联系的通 路。 参 考 文 献 1 AverillJR.Studiesonangerandaggression.Implicationsfortheories ofemotion.AmPsychol, 1983, 38(11):1145 -1160. 2 FischerS, WydlerH, SuterC.Patternsofriskbehaviorandaspectsof authoritarianism:resultsofanempiricalstudyof20-year-oldmen. SozPraventivmed, 2002, 47(6):378 -387. 3 SmithP, WatermanM, WardN.Drivingaggressioninforensicand non-forensicpopulations:Relationshipstoself-reportedlevelsof · 118· 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 2009, Vol.21, No.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