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ood Microbiolog四 课程代码: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基础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各门食品科学专业课的 基础,并可直接应用于许多食品加工与检验的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学习有关 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营 养与生长、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遗传与有种、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与机体免疫、食品 制造与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等专业知识,了解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的分离、 培养方法及检测技术。 3.适用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 4.学时与学分 54学时3学分 5.先修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 6。推荐教材 《食品微生物学》 (第一版)江汉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 参考书目:《微生物生理学》 (第一版)李季伦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杨洁彬、李淑高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9 《食品微生物学》(第一版)何国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微生物学》 (第一版)沈萍高等教有出版社2001 《微生物生物学》(第一版)MT.马迪根J.M.马丁克著杨文博译 科学出版社2004 7。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适当结合学生课堂讨论、提问等形式,合理安排作业和思考题, 同时讲课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和最新水平,有重点、难点地讲授,课后进行辅导 答疑。 8.考核方式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ood Microbiology 课程代码: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基础课 2.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各门食品科学专业课的 基础,并可直接应用于许多食品加工与检验的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学习有关 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营 养与生长、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与机体免疫、食品 制造与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等专业知识,了解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的分离、 培养方法及检测技术。 3. 适用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 4. 学时与学分 54 学时 3 学分 5. 先修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 6. 推荐教材 《食品微生物学》 (第一版) 江汉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参考书目:《微生物生理学》 (第一版) 李季伦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3 《食品微生物学》 (第二版) 杨洁彬、李淑高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5.9 《食品微生物学》 (第一版) 何国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微生物学》 (第一版) 沈萍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微生物生物学》 (第一版) M.T.马迪根 J.M.马丁克著 杨文博译 科学出版社 2004 7. 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适当结合学生课堂讨论、提问等形式,合理安排作业和思考题, 同时讲课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和最新水平,有重点、难点地讲授,课后进行辅导 答疑。 8. 考核方式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