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民族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汉族和少 数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所在地区拥有的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汉族人口众多,文化技术先进,而少数民 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繁荣和进步。适宜实行统一国家内 的民族区域自治。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要求各民族接近和统一,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3)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4)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 (5)自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优越性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少数民族在与汉族形成平等的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当家做主,通过选举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各 少数民族获得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使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又获得了管理本民族 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第二,有助于民族自治地方把党和国家的总的方针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通过制 定具体的政策,调动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 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在政治、经济、财政、文化等方面给少数民族以全面帮助,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健设提供强 大后盾,使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实践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为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平等、协商、互助的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证,推 动了民族自治地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与当今世界 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民族矛盾而频频引发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民出 它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土,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 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厂 泛参与的特点。 2基层群众白治制度的性质 (1)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它是一种最广泛的民主 (3)它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1)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3)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4、基层民主自台体系(主要实现形左式】 (1)农村村民委员会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津设 基本形式:农村村民委员会 过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 性质: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本 制度(3)民族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汉族和少 数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所在地区拥有的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汉族人口众多,文化技术先进,而少数民 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繁荣和进步。适宜实行统一国家内 的民族区域自治。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要求各民族接近和统一。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3)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4)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 (5)自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优越性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少数民族在与汉族形成平等的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当家做主。通过选举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各 少数民族获得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使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又获得了管理本民族 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第二,有助于民族自治地方把党和国家的总的方针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通过制 定具体的政策,调动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 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在政治、经济、财政、文化等方面给少数民族以全面帮助,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提供强 大后盾,使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实践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为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平等、协商、互助的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证,推 动了民族自治地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与当今世界 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民族矛盾而频频引发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民主 它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 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 泛参与的特点。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性质 (1)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它是一种最广泛的民主 (3)它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1)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3)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4、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主要实现形式) (1)农村村民委员会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本形式:农村村民委员会 过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 性质: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本 制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