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1国家对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 211我国危险废物产生现状 危险废物分47大类共600多种,种类多、成分复杂,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 化学反应性和(或)传染性等危险特性,如果管理不善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我国作为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按种类分,碱溶液和固态碱、无 机氟化物、含铜废物、废酸或固态酸、无机氰化物、含砷废物、含锌废物、含铬废物等产生量较 大;按地区分,贵州、四川、江苏、辽宁、山东、广西、广东、重庆、湖南、上海、河北、甘肃、 云南等13个省市产生量占全国总产生量的80%以上:按行业分,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于99个行 业,重点有20个行业,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占总量的40% 根据《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我国2002年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1000 万吨;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2008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357万吨。可见,我国危 险废物处置和压力很大。面对着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压力,国家于203年编制了《全国危险废物 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该规划有效推进了全国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并促进我国初 步构建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的格局,但面对目前诸多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如何规范技术选 址和设施建设成为管理的重点,目前虽然出台了几项具体技术的工程技术规范,但覆盖的技术面 有限,也不利于其他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212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主要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从1991年开始我国就陆续颁 布实施了含氰、含多氯联苯等特殊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标准,为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的专项控制提 供了法律依据:;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对危 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制定了专门条款,并于2005年3月经修订后再次公布实施;1998年国家 环保总局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了危险废物的分类,将危险废物分为 47类600多种。为有效开展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工作,1999-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危 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2003-2006年先后出台了《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危险废物安全 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冋时也开展了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运行监督管 理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建立了我国 危险废物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管理框架体系。 虽然我国危险废物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 大的差距。如近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许多针对专项处理处置技术的工程技术规范,但面对众多的 处理处置技术还未能实现一一对应,使很多没有在国内推广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在应用和研 究方面缺乏指导依据,尤其是在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和技术环节依据不足,给我国危险废物3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1 国家对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 2.1.1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现状 危险废物分 47 大类共 600 多种,种类多、成分复杂,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 化学反应性和(或)传染性等危险特性,如果管理不善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我国作为具有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按种类分,碱溶液和固态碱、无 机氟化物、含铜废物、废酸或固态酸、无机氰化物、含砷废物、含锌废物、含铬废物等产生量较 大;按地区分,贵州、四川、江苏、辽宁、山东、广西、广东、重庆、湖南、上海、河北、甘肃、 云南等 13 个省市产生量占全国总产生量的 80%以上;按行业分,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于 99 个行 业,重点有 20 个行业,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占总量的 40%。 根据《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我国 2002 年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 1000 万吨;根据《2009 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 2008 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1357 万吨。可见,我国危 险废物处置和压力很大。面对着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压力,国家于 2003 年编制了《全国危险废物 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该规划有效推进了全国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并促进我国初 步构建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的格局,但面对目前诸多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如何规范技术选 址和设施建设成为管理的重点,目前虽然出台了几项具体技术的工程技术规范,但覆盖的技术面 有限,也不利于其他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2.1.2 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主要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从 1991 年开始我国就陆续颁 布实施了含氰、含多氯联苯等特殊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标准,为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的专项控制提 供了法律依据;1996 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对危 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制定了专门条款,并于 2005 年 3 月经修订后再次公布实施;1998 年国家 环保总局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了危险废物的分类,将危险废物分为 47 类 600 多种。为有效开展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工作,1999-2001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危 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2003-2006 年先后出台了《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危险废物安全 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同时也开展了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运行监督管 理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建立了我国 危险废物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管理框架体系。 虽然我国危险废物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 大的差距。如近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许多针对专项处理处置技术的工程技术规范,但面对众多的 处理处置技术还未能实现一一对应,使很多没有在国内推广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在应用和研 究方面缺乏指导依据,尤其是在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和技术环节依据不足,给我国危险废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