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品种而言,颖壳扣合紧密,粒粒灌浆快,种皮厚的品种即不利于产卵,也不利于幼虫入侵和为害 2、幼虫的行为:幼虫以刺吸式口器刺破正在灌浆的麦粒的种皮吸食汁液,幼虫在麦穗上的分布多集中在麦穗中 部。老熟幼虫遇雨湿而脱壳入土。无雨露时仍留在壳内,在碾麦时而死亡。幼虫入土的分布以15厘米左右虫口密度最 多,10厘米以上、20厘米以下则较少。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虫口基数:麦田小麦吸浆虫虫口数量的有无和多少是决定会不会猖獗发生的基础。小麦吸浆虫具有隔年羽化 和多年休眠的特点。经多年虫口的积累,达到一定密度时,遇到适宜的发生条件就会暴发成灾。 (二)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对吸浆虫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1.温度、(1)影响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期和发生数量。小麦吸浆虫的生存与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积温。休眠圆茧的 发育起点温度为9.8+1.1,从破茧到羽化的有效积温为216摄适度/日,化蛹在12摄氏度以上,羽化在15摄氏度以上。夏季 高温、冬季低温常引起越夏、越冬幼虫大量死亡。 (2)影响成虫的羽化率和存活率。15摄氏度以下不能羽化,己羽化的成虫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不能上穗产卵。 5摄氏度以下死亡,30摄氏度以上羽化率下降,已羽化成虫在35摄氏度以上大量死亡。 2.湿度:小麦吸浆虫喜湿怕干,越冬幼虫的圆茧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才能破茧活动,幼虫上升表层,遇干早重新 下潜节茧,过于干早则引起死亡。卵期干旱,孵化率降低,老熟后无雨水,不能离穗入土。小麦吸浆虫耐水湿,在水淹 一月以上能生存。 (三)小麦品种 小麦品种间对吸浆虫的抗虫或感虫差异很大,凡穗型紧凑,麦芒直长,颖壳扣和紧,子粒灌浆期短,种皮厚的品 种、抗虫性能好,受害轻,反之则重。 (四)天敌:小麦吸浆虫天敌较多,主要有2种捕食性蜘蛛捕食成虫,3种蚂蚁捕食幼虫。还有蓟马及寄生性天敌。 (五)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土壤是吸浆虫的幼虫和蛹的主要栖息场所。因此,土壤性质及结构的优劣,对其生死存 亡有密切关系,沙质土,保水性好,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吸浆虫存活发生。粘性土和砂质土保水性差,温差大,不利 与吸浆虫存活,幼虫及蛹死亡率高。 五、预测预报 小麦吸浆虫的预测预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了解土中虫口密度及分布面积:掌握发生情况及时防治:检查防 效,估计来年发生轻重。 1.普查:选择不同类型(地势、品种、耕作制度)的田块陶土查虫。每块地五点取样,每点10×10×20厘米,分0 6-13-20三层挖土,进行淘土检查,记载虫数,统计虫量,并将结果折合亩虫量。 2.系统调查:从小麦拔节期开始,在选定田内分层陶土,每5天一次,冗蛹时每隔一天一次直到成虫羽化。当不见 蛹时,且穗上幼虫未入土前,在全面陶土一次,统计当年吸浆虫的出土率: 出土率=平均每样方总虫数一平均每样方剩余虫数/平均每样方总虫数×100 3.成虫发生预测(1)利用积温法根据当年5厘米土温预测成虫发生期。 (2)期距法利用蛹的四个不同发育阶段(前蛹、蛹初、中、后期)的时间(8-10, 5-8,3-4,1-2天)来推断成虫羽化期。 4.被害检查及损失预测 (1)检查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麦田,五点取样,每点随机抽样10穗,置于塑料袋内剥查,记载麦粒总数,被害穗 数(率),粒被害数(率)幼虫数及损失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