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腹泻,便中带有血液、黏液,甚至黏膜屑片,并伴有呕吐。病人还可出现高热38~39℃),发冷,恶寒, 抽搐,虚脱,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此型中毒预后多不良。严重时发生毒血症,病死率高达35%一40%。 4诊断中毒食品多为同批大量加热、烹煮后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地(数小时)缓授冷却且不经再加 热而直接食用的肉、鸡、鸭、鱼或其他菜肴及其汤汁,中毒多发生于集体用餐者,或广泛散发于进食同 中毒食品的人群中:潜伏期一般为8~24h(C型者2~3h),同起中毒常在较短的同一时间内集中发病, 主要症状为腹痛和腹泻。从多数志者类便中检出本菌肠毒素,或者从多数志者的粪便与可疑中毒食品中检 出血清型相同且数量很多的产肠毒素性产气荚膜梭菌,即可作出诊断。病原菌检验参见《食品卫生微生物 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GB/T4789.13-2003)。 (十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食物中毒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自19s0年挪威首次报道该菌引起4 次共600多人食物中毒后,许多国家,特别是北欧和东欧国家也有暴发该菌食物中毒的报道。我国于1973 年、1974年相继报告有该菌食物中毒后,才引起重视。 1.病原蜡样芽胞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一35℃,能产 生肠毒素、卵磷脂酶、溶血素及蛋白分解酶等毒素。食物中毒与食入的活菌量和细菌毒素有关。有人认为, 食入的食品中含活菌10的个g以上,便可导致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蜡样芽胞杆菌肠毒素分为呕吐肠毒素和腹泻肠毒素。呕吐肠毒素耐热,能耐受126℃90mi,主要在米 饭中产生:腹泻肠毒素不耐热,56C经30mi血即被破坏,可在包括米饭在内的各种食品中产生。 本菌能耐受100℃30min、105℃5min的热处理,故可在熟食制品中残存活菌并迅速繁殖,这就是本端 食物中毒常见于熟食品的缘故。 2流行病学蜡样芽胞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土壤、灰尘、腐草和空气中,食品在加工、 运输、贮藏和销售过程中,灰尘和土壤是本菌主要的污染源。通过苍蝇、昆虫、不洁的用具和容器可传播 本菌。引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范围很广,包括肉类、利米饭、莱汤、烧鸡、鱼、牛奶、点心等 剩米饭是引起该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隔夜的剩米饭不加热,或虽加热但不充分100℃不足30mi) 食后就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3.症状本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因肠毒素不同而有呕吐型与腹泻型2种。呕吐型者潜伏期较短, 短者10min至3h,长者5一6:腹泻型者潜伏期较长,一般为1一16h,大多为h左右发病。患者多在发 病初期感到头晕,胃部不适。若为呕吐型,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呕吐者100%,呕吐剧烈时可把胆汁吐 出,少数病人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腹泻者可占33%左右,一般体温不高,神志清楚。若为腹泻型 病人,则腹泻频繁,且有腹痉挛,腹泻者约占95%,呕吐者较少,有时体温升高。 病程为1d,有的可延长至2~3d,预后良好,致死率很低。 4.诊断引起本菌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多为剩米饭、剩菜、甜点心及乳、肉类食品,引起中毒的食品 常因食前保存温度较高(20℃以上)和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污染的蜡样芽胞杆茵得到繁殖。呕吐型潜 伏期较短(0.5一5h),症状以恶心、呕吐为主:腹泻型潜伏期较长(一般为8一16h),症状以腹痛、腹泻 为主。中毒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103个g,中毒病人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与中毒食品检出 的菌株的生化特性或血清型相同,即可作出诊断。病原菌检验参见《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 菌检验》(GBT4789.14-2003).15 腹泻,便中带有血液、黏液,甚至黏膜屑片,并伴有呕吐。病人还可出现高热(38~39℃),发冷,恶寒, 抽搐,虚脱,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此型中毒预后多不良。严重时发生毒血症,病死率高达 35%~40%。 4.诊断 中毒食品多为同批大量加热、烹煮后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地(数小时)缓慢冷却且不经再加 热而直接食用的肉、鸡、鸭、鱼或其他菜肴及其汤汁,中毒多发生于集体用餐者,或广泛散发于进食同一 中毒食品的人群中;潜伏期一般为 8~24h(C 型者 2~3h),同起中毒常在较短的同一时间内集中发病, 主要症状为腹痛和腹泻。从多数患者粪便中检出本菌肠毒素,或者从多数患者的粪便与可疑中毒食品中检 出血清型相同且数量很多的产肠毒素性产气荚膜梭菌,即可作出诊断。病原菌检验参见《食品卫生微生物 学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GB/T 4789.13—2003)。 (十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食物中毒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自 1950 年挪威首次报道该菌引起 4 次共 600 多人食物中毒后,许多国家,特别是北欧和东欧国家也有暴发该菌食物中毒的报道。我国于 1973 年、1974 年相继报告有该菌食物中毒后,才引起重视。 1.病原 蜡样芽胞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28~35℃,能产 生肠毒素、卵磷脂酶、溶血素及蛋白分解酶等毒素。食物中毒与食入的活菌量和细菌毒素有关。有人认为, 食入的食品中含活菌 106 个/g 以上,便可导致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蜡样芽胞杆菌肠毒素分为呕吐肠毒素和腹泻肠毒素。呕吐肠毒素耐热,能耐受 126℃90min,主要在米 饭中产生;腹泻肠毒素不耐热,56℃经 30min 即被破坏,可在包括米饭在内的各种食品中产生。 本菌能耐受 100℃30min、105℃5min 的热处理,故可在熟食制品中残存活菌并迅速繁殖,这就是本菌 食物中毒常见于熟食品的缘故。 2.流行病学 蜡样芽胞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土壤、灰尘、腐草和空气中,食品在加工、 运输、贮藏和销售过程中,灰尘和土壤是本菌主要的污染源。通过苍蝇、昆虫、不洁的用具和容器可传播 本菌。引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范围很广,包括肉类、剩米饭、菜汤、烧鸡、鱼、牛奶、点心等。 剩米饭是引起该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隔夜的剩米饭不加热,或虽加热但不充分(100℃不足 30min), 食后就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3.症状 本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因肠毒素不同而有呕吐型与腹泻型 2 种。呕吐型者潜伏期较短, 短者 10min 至 3h,长者 5~6h;腹泻型者潜伏期较长,一般为 1~16h,大多为 9h 左右发病。患者多在发 病初期感到头晕,胃部不适。若为呕吐型,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呕吐者 100%,呕吐剧烈时可把胆汁吐 出,少数病人伴有腹胀 、腹痛、腹泻等,腹泻者可占 33%左右,一般体温不高,神志清楚。若为腹泻型 病人,则腹泻频繁,且有腹痉挛,腹泻者约占 95%,呕吐者较少,有时体温升高。 病程为 1d,有的可延长至 2~3d,预后良好,致死率很低。 4.诊断 引起本菌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多为剩米饭、剩菜、甜点心及乳、肉类食品,引起中毒的食品 常因食前保存温度较高(20℃以上)和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污染的蜡样芽胞杆菌得到繁殖。呕吐型潜 伏期较短(0.5~5h),症状以恶心、呕吐为主;腹泻型潜伏期较长(一般为 8~16h),症状以腹痛、腹泻 为主。中毒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105 个/g,中毒病人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与中毒食品检出 的菌株的生化特性或血清型相同,即可作出诊断。病原菌检验参见《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 菌检验》(GB /T 4789.14—200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