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孙朝奋于1996年出版了他的《汉语史上的语序变化和语法化》1。该书首次比 较系统地运用语法化理论分析了一组汉语语法标记的发展,其中包括完成体标记 “了”、处置式标记“把”、情态标记“得”以及介词的语序变化。此外,该书还 讨论了诱发语法化的一些动因,诸如临摹性( Iconicity)等。它是最近若干年来用英 文出版的比较重要的文献。 从八十年代至今,普通历史语言学领域中出现了一批语法化的理论著作,现在 我们把比较有代表性的列举如下。 Lehmann的 Thoughts on grammaticalization:A 例 matic Sketch(199092)总结了语法化的研究历史,并讨论了一组有关的 Meaning and form是一部非常有影响的理论著作,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影响。 Heine等(1991)的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集中讨论了 诱发语法化的语用和认知因素。语法化理论方面最全面、最系统的专著要推 Hopper和 Traugott(1993)的 grammaticalization一书,该书讨论了几乎所有该领 域的重要问题,是我们学习历史语言学难得的好教材。 Bybee等(194)的The Evolution of grammar从比较语言学和类型学( typology)的角度详细讨论了动词语 法标记的发展,材料翔实,颇具有启发性。 另外,还有一些有关语法化问题的论文集相继发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Traugott和 Heine合编的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1991), Pagliuca(1994) 的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 ization(194)、 Giacalone和 Hopper的 The L imits of grammaticalization(1998)等。这些著作中的论文所讨论的问题非常广,诸如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关系、诱发语法化的篇章和语用因素、语法化过程中搭配范围的 扩展等。 以前关于语法化的研究为我们今天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经验基础。本书 将以我们自己对汉语历史的调査,验证、修正、甚至挑战他们所提出的种种问题 当然,我们的研究范围并不囿于此,还提出许多我们自己的带有理论色彩的新看 根据我们自己的研究经验,下面是一个适合于汉语情况的语法化定义: 语法化是实词或者松散的篇章结构演变成为稳固的语法手段的历时过 程,其结果常是产生新的语法标记或者句法结构。 下面分别以完成体标记“了”和动词拷贝结构的发展为例说明,新语法标记和句法 结构语法化的特点。当一个词汇语法化时,通常会出现下列特征。据此可以判断 个语法化过程发生的时间。 己经语法化的成分会失去它原来自由运用的功能,从而变成一个附着 成分( citic)。例如,在十世纪以前“了”是一个普通动词,既可以单独用作 谓语中心动词,又常用于谓语中心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当它成为一个体标 记时,就不再能自由运用,只限于谓语中心动词之后表完成。 二、“了”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重新分析。在十世纪以前,“动词十 了”代表两个独立的词,即两个独立的句法单位。两者可以被副词、否定标记2 孙朝奋于 1996 年出版了他的《汉语史上的语序变化和语法化》1。该书首次比 较系统地运用语法化理论分析了一组汉语语法标记的发展,其中包括完成体标记 “了”、处置式标记“把”、情态标记“得”以及介词的语序变化。此外,该书还 讨论了诱发语法化的一些动因,诸如临摹性(iconicity)等。它是最近若干年来用英 文出版的比较重要的文献。 从八十年代至今,普通历史语言学领域中出现了一批语法化的理论著作,现在 我们把比较有代表性的列举如下。Lehmann 的 Thoughts on Grammaticalization: A Programmatic Sketch (1995[1982])总结了语法化的研究历史,并讨论了一组有关的 例子。Bybee 等(1985)的 Morphology: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and Form 是一部非常有影响的理论著作,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影响。Heine 等(1991)的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集中讨论了 诱发语法化的语用和认知因素。语法化理论方面最全面、最系统的专著要推 Hopper 和 Traugott(1993)的 Grammaticalization 一书,该书讨论了几乎所有该领 域的重要问题,是我们学习历史语言学难得的好教材。Bybee 等(1994)的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 从比较语言学和类型学(typology)的角度详细讨论了动词语 法标记的发展,材料翔实,颇具有启发性。 另外,还有一些有关语法化问题的论文集相继发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Traugott 和 Heine 合编的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1991),Pagliuca(1994) 的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1994)、Giacalone 和 Hopper 的 The Limits of Grammaticalization(1998)等。这些著作中的论文所讨论的问题非常广,诸如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关系、诱发语法化的篇章和语用因素、语法化过程中搭配范围的 扩展等。 以前关于语法化的研究为我们今天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经验基础。本书 将以我们自己对汉语历史的调查,验证、修正、甚至挑战他们所提出的种种问题。 当然,我们的研究范围并不囿于此,还提出许多我们自己的带有理论色彩的新看 法。 根据我们自己的研究经验,下面是一个适合于汉语情况的语法化定义: 语法化是实词或者松散的篇章结构演变成为稳固的语法手段的历时过 程,其结果常是产生新的语法标记或者句法结构。 下面分别以完成体标记“了”和动词拷贝结构的发展为例说明,新语法标记和句法 结构语法化的特点。当一个词汇语法化时,通常会出现下列特征。据此可以判断一 个语法化过程发生的时间。 一、已经语法化的成分会失去它原来自由运用的功能,从而变成一个附着 成分(clitic)。例如,在十世纪以前“了”是一个普通动词,既可以单独用作 谓语中心动词,又常用于谓语中心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当它成为一个体标 记时,就不再能自由运用,只限于谓语中心动词之后表完成。 二、“了”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重新分析。在十世纪以前,“动词+ 了”代表两个独立的词,即两个独立的句法单位。两者可以被副词、否定标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