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7/7·文艺争鸣·史论 表在《一般》这样的杂志上,带有娱乐的性质,在《清学理念与使命的设定,就不难理解大方向上,它们在 华周刊》上难觅踪影,更不用说著名的四大学报之对待新文学所采取的姿态与措施上的一致性。现代 的《清华学报》了 大学尚无法把刚刚诞生的新文学纳入其代表的现代 我们再从当时沐浴“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成长学术体制内,固然有很多原因:大师们对于国家命运 的青年一代的角度看。1919年初出版的《新潮》将的焦灼,新文学还没有显示出创作的“实绩”,还没有 刊名译为“ The renaissance”,已宣示了这一代青年凝结成历史……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学对于“知识”的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而该刊在第1卷第1期上即开“遴选”和“学术”的权力使得新文学不可能作为引领 辟“故书新评”专栏,声称“吾人研求文籍,虽不可不时代流行风尚的思潮进入大学中国文学系的讲堂。 偏重今世,势亦不能尽弃故作。……平情言之,故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尽管各个大 书亦未尝不可读,要必以科学方法为之条理,近代学有着自己的文化风格与办学目标,但在接纳新文 精神为之宰要批评手段为之求御”,从而发出了与学这一点上,都显得有点矜持。大致上说,1929年以 反传统时代主调不同的声音。新潮社同仁虽然反前,新文学还是游离在大学课堂教学之外的,1929年 国故社抱残守缺式的“保存国粹”,但并不是反对以后,也不是每个大学都设立与新文学相关的课程, 研究国故本身。他们强调的是以“科学的精神”“把比如上海的光华大学中文系,直到抗战前的课程设 国故当做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中国民族过去的置中,都没有包含“新”的因素。而这,就跟各个学校 历史”来研究,并认为如此“把我中国已往的学不同的精神气质有关了。 术,政治,社会,等等,做材料研究出些有系统的事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 物来,不特有益于中国学问界,或者有补于‘世界’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大学”成果(项目 的科学”。由此可见,青年们对待“国故”的态度,也批准号:06JD7501144007 未必如我们今天所料想的这般决绝 注释: 86 大学作为学术研究的机关,所具有的权威性 (1)在1929年,并非只有清华大学设立了新文学课程。 对知识采取“遴选”的态度,这些都是由大学理念及 年,上海的中国公学也设立了新文学课程。但由于清华大学 太过瞩目,而中国公学是私立大学,不太为人所关注,因此人 其决定的大学使命已经“规定”了的。当这些“规们往往熟悉清华的新文学课程设置情况而忽略了中国公学 定”随制度生成,并隐于制度之后,也就形成了不太 (2)金耀基:钛大学之理念》,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页 3)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词》,见:《蔡孑民先 容易注意到的“一旦成形出现,其起源便被掩盖起生言行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来了”的“认知性装置””。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得教育出版社190年版,第401页,第4①页 知,阻止新文学进入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堂的,不仅6)《国立清华大学规程(1929)》,见《清华人文学科年 仅有客观的因素,如新文学尚在历史发展中,还无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2页 (7)《复旦大学章程》(1920年重订),见复旦大学档案馆 做系统研究等,还有一层主观的因素,就是由大0358号档案。 学理念所主导的,大学教学中对知识的选择,大学 (8)《大夏大学一览(1930)》,见上海市档案馆,Y8 1号档案 所把持的知识权力。蔡元培“学术自由”“兼容并 (9)《光华大学章程(1936)》,见上海市档案馆,Y8 包”的治校理念催生了新文学,但大学所代表的现224号档案 代学术体制的知识权力,又延宕着新文学进入大学 (10)《交通大学一览(1936)》,见上海市档案馆,Y8-1 317号档案 校园的脚步。正如杨振声后来回忆的 (11)朱自清:《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见朱乔森编:《朱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在大学中新旧文学应该如自清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0年版,第195页 (12)见《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 何接流,中外文学应该如何接流,这都是必然发生的年版,第19页。 问题,也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可是中国文学系一直 (13)见台湾大学官方网站:www.twu.edu.tw 在板着面孔,抵拒新潮。 (14)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见(潮》1919年第5卷。 (15)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 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 四 (16)杨振声:《为追悼朱自清先生讲到中国文学系》,见 《文学杂志》1948年第3期 态度决定一切”。了解了中国现代大学对于大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o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007/ 7·文艺争鸣·史论 表在《一般》这样的杂志上,带有娱乐的性质,在《清 华周刊》上难觅踪影,更不用说著名的四大学报之 一的《清华学报》了。 我们再从当时沐浴“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成长 的青年一代的角度看。1919年初出版的《新潮》将 刊名译为“TheRenaissance”,已宣示了这一代青年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而该刊在第1卷第1期上即开 辟“故书新评”专栏,声称“吾人研求文籍,虽不可不 偏重今世,势亦不能尽弃故作。……平情言之,故 书亦未尝不可读,要必以科学方法为之条理,近代 精神为之宰要批评手段为之求御”,从而发出了与 反传统时代主调不同的声音。新潮社同仁虽然反 对国故社抱残守缺式的“保存国粹”,但并不是反对 研究国故本身。他们强调的是以“科学的精神”“把 国故当做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中国民族过去的 历史”来研究(14),并认为如此“把我中国已往的学 术,政治,社会,等等,做材料研究出些有系统的事 物来,不特有益于中国学问界,或者有补于‘世界’ 的科学”。由此可见,青年们对待“国故”的态度,也 未必如我们今天所料想的这般决绝。 大学作为学术研究的机关,所具有的权威性, 对知识采取“遴选”的态度,这些都是由大学理念及 其决定的大学使命已经“规定”了的。当这些“规 定”随制度生成,并隐于制度之后,也就形成了不太 容易注意到的“一旦成形出现,其起源便被掩盖起 来了”的“认知性装置”(15)。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得 知,阻止新文学进入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堂的,不仅 仅有客观的因素,如新文学尚在历史发展中,还无 法做系统研究等,还有一层主观的因素,就是由大 学理念所主导的,大学教学中对知识的选择,大学 所把持的知识权力。蔡元培“学术自由”“兼容并 包”的治校理念催生了新文学,但大学所代表的现 代学术体制的知识权力,又延宕着新文学进入大学 校园的脚步。正如杨振声后来回忆的: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在大学中新旧文学应该如 何接流,中外文学应该如何接流,这都是必然发生的 问题,也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可是中国文学系一直 在板着面孔,抵拒新潮。(16) 四 “态度决定一切”。了解了中国现代大学对于大 学理念与使命的设定,就不难理解大方向上,它们在 对待新文学所采取的姿态与措施上的一致性。现代 大学尚无法把刚刚诞生的新文学纳入其代表的现代 学术体制内,固然有很多原因:大师们对于国家命运 的焦灼,新文学还没有显示出创作的“实绩”,还没有 凝结成历史……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学对于“知识”的 “遴选”和“学术”的权力使得新文学不可能作为引领 时代流行风尚的思潮进入大学中国文学系的讲堂。 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尽管各个大 学有着自己的文化风格与办学目标,但在接纳新文 学这一点上,都显得有点矜持。大致上说,1929年以 前,新文学还是游离在大学课堂教学之外的,1929年 以后,也不是每个大学都设立与新文学相关的课程, 比如上海的光华大学中文系,直到抗战前的课程设 置中,都没有包含“新”的因素。而这,就跟各个学校 不同的精神气质有关了。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 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大学”成果(项目 批准号:06JJD75011-44007)] 注释: (1)在1929年,并非只有清华大学设立了新文学课程。同 年,上海的中国公学也设立了新文学课程。但由于清华大学 太过瞩目,而中国公学是私立大学,不太为人所关注,因此人 们往往熟悉清华的新文学课程设置情况而忽略了中国公学。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页。 (3)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词》,见:《蔡孑民先 生言行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4)(5)《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 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01页,第402页。 (6)《国立清华大学规程(1929)》,见《清华人文学科年 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7)《复旦大学章程》(1920年重订),见复旦大学档案馆 0358号档案。 (8)《大夏大学一览(1930)》,见上海市档案馆,Y8-1- 221号档案。 (9)《光华大学章程(1936)》,见上海市档案馆,Y8-1- 224号档案。 (10)《交通大学一览(1936)》,见上海市档案馆,Y8—1— 317号档案。 (11)朱自清:《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见朱乔森编:《朱 自清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页。 (12)见《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19页。 (13)见台湾大学官方网站:www.twu.edu.tw (14)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见《新潮》1919年第5卷。 (15)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 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页。 (16)杨振声:《为追悼朱自清先生讲到中国文学系》,见 《文学杂志》1948年第3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