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S社会工作社会问题 oclal work 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原因探析 陈奇娟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大学华业生的“啃老”现象被视为一道灰色“风景线”,令人深思。本文重 点从个体、家庭及社会三个维度探讨其原因所在,以期为有效化解这一何题提供理论参 考。个体层面的“不想长大”与“精英”情结,家庭层面的“责任伦理”与“孩子=学生”, 社会层面的教有弊端与双二元结构,是催生“晴老”现象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哨老”原因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08)05-0051-04 一般而言,“啃老”是指成年子女仍然不能实现出,单位行动涉及到行动者为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而 经济上的自立,而要依托父母提供的供给或支持以维 做出的主观决定,而所有这些都受到理念和情境条件 持其自身的需要。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 的限制,行动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行动者一系列的单 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若“老养 位行动。同时他把行动系统视为模式化了的系统,而 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上 使其模式化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宏观的,更有 海的一项家庭调查显示,将近85%的不在读未婚子 微观的:既有个体主观的,也有外在环境方面的因 女,仍需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严良成,素,对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也应该从系统论的角 2006)。 度思考戴香智、侯国凤,2006)。笔者将从个体、家庭及 社会学认为“角色”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结构的关社会几个维度加以剖析,以期为有效化解这一问题提 键概念。角色是指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由一定的社会地 供理论参考。 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根据 默顿的观点,在个体的每个生命时期,有两个序列: 一、个体层面:“不想长大”与“精英”情结 一个是状态序列,一个是角色序列。某一个行为状态 (一)“不想长大” 先于角色而发生,为角色的最后确定做准备,而角色 在我国,不管生理年龄有多大,学生在他人眼中 确定后的行为状态应当强化这一角色的行为张芳 始终是“孩子”,因此学生阶段的社会化往往意味若 芳、田洪波,2007)。大学生“长大不成人”、“啃老”, 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更多的社会支持。一旦大学毕 实际上是成年人这一角色期待已经出现,但在状态序 业,“孩子”将变成“大人”,角色的转换带来的是压 列上却迟迟没有出现的现象。 力和责任。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对成年期的理性而全 在社会学中,行动者是一个专业术语。帕森斯指 面的认识,所以他们中部分人不想长大,不愿意将角 [作者简介]陈奇娟,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 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问题 2008年第5期下51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08年第 5 期下 [作者简介] s o 社 ci 会 al w 工 or 作 k 社 会 问 题 一般而言,“啃老” 是指成年子女仍然不能实现 经济上的自立, 而要依托父母提供的供给或支持以维 持其自身的需要。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 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有 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 小”的现象, 有 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上 海的一项家庭调查显示, 将近 85%的不 在 读 未 婚 子 女 , 仍 需 父 母 支 出 部 分 乃 至 全 部 生 活 费 (严 良 成 , 2006)。 社会学认为“角色”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结构的关 键概念。角色是指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由一定的社会地 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根据 默顿的观点, 在个体的每个生命时期, 有两个序列: 一个是状态序列, 一个是角色序列。某一个行为状态 先于角色而发生, 为角色的最后确定做准备, 而 角 色 确 定 后 的 行 为 状 态 应 当 强 化 这 一 角 色 的 行 为 (张 芳 芳、田洪波,2007)。大学生“长大不成人”、“啃老”, 实际上是成年人这一角色期待已经出现, 但在状态序 列上却迟迟没有出现的现象。 在社会学中, 行动者是一个专业术语。帕森斯指 出, 单位行动涉及到行动者为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而 做出的主观决定, 而所有这些都受到理念和情境条件 的限制, 行动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行动者一系列的单 位行动。同时他把行动系统视为模式化了的系统, 而 使其模式化的要素是多方面的: 不仅有宏观 的 , 更 有 微观的; 既有个体主观的 , 也 有 外 在 环 境 方 面 的 因 素 , 对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也应该从系 统 论 的 角 度思考(戴香智、侯国凤,2006)。笔者将从个体、家庭及 社会几个维度加以剖析, 以期为有效化解这一问题提 供理论参考。 一、个体层面:“不想长大”与“精英”情结 ( 一) “不想长大” 在我国, 不管生理年龄 有 多 大 , 学 生 在 他 人 眼 中 始终是“孩子”, 因此学生阶段的社会 化 往 往 意 味 着 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更多的社会支持。一旦大学毕 业,“孩子”将变成“大人”, 角色的转换带来的是压 力和责任。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对成年期的理性而全 面的认识, 所以他们中部分人不想长大, 不 愿 意 将 角 [摘 要] 大学毕业生的“啃老”现象被视为一道灰色“风景线”, 令人深思。本文重 点从个体、家庭及社会三个维度探讨其原因所在, 以期为有效化解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参 考。个体层面的“不想长大”与“精英”情结, 家庭层面的“责任伦理”与“孩子 = 学生”, 社会层面的教育弊端与双二元结构, 是催生“啃老”现象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啃老”原因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828( 2008) 05- 0051- 04 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原因探析 陈奇娟,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 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问题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4) 陈奇娟 5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