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五、学生操作设计 1、让学生对自我生活过程作审美反思,然后写下对“生活审美”的理解。 2、让学生写出对某抒情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某一艺术形象的意蕴 3、让学生选择某种感兴趣的自然事物,并通过反思,指出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事物。 4、写出自己心理上最常出现的自然景物或自然现象。 目的:认识生活审美的反思性、艺术审美的复杂性、自然审美的人文内涵和心理生活 中的自然形象的地位。 六、小结与课后要求 1、小结:研究生活审美、艺术审美与自然审美,是美学科学化的基础之一。指出每类 审美的具体特点,表明三类审美的性质、心理机制和心理活动过程是不一样的。这比过去笼 统谈美、美感、生活美、艺术美、自然美的机械论玄学,前进了一大步 2、满意度检查。 3、课后要求:复习教材、笔记并认真完成各项操作要求。看本章教学纲要和练习题 预习第六章,准备做自然环境调查。 参考书目 歌德谈话录》 2、席勒《美育书简》 3、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物色”、“知音”等篇 4、《中国历代文论选》 5、美国苏珊一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7、《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第六章 (第37-40课时,其中讲述3课时,讨论1課时) 讲述要点(板书) 本章讲述变换授课方式,不按节序讲,而是提出主要问题来讲。 (一)自然审美的心理活动原理和意识结构原理。 1、在自然审美中形成自然审美场 2、形成自然形象与人的性情融合的心理结构(从“天人感应”到“天人合一”的动态进行 性结构) 3、主观精神潜隐发生作用 4、形成景物与性情合一的文化结构 (二)价值发生原理 1、审美价值研究 2、自然景物无价值目标,是主体赋予对象价值目标 3、自然景物审美功能单纯,是主体赋予对象价值功能。 4、自然景物没有价值规定性,是主体赋予对象价值规定性。 5、自然景物没有人文内涵,是主体赋予它人文内涵 、课堂讨论 1、什么是自然审美场?这种场对自然审美心理有何作用? 2、联系历史事实谈谈“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 3、康德说的“纯粹美”、“依存美”有无道理?五、学生操作设计 1、让学生对自我生活过程作审美反思,然后写下对“生活审美”的理解。 2、让学生写出对某抒情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某一艺术形象的意蕴。 3、让学生选择某种感兴趣的自然事物,并通过反思,指出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事物。 4、写出自己心理上最常出现的自然景物或自然现象。 目的:认识生活审美的反思性、艺术审美的复杂性、自然审美的人文内涵和心理生活 中的自然形象的地位。 六、小结与课后要求 1、小结:研究生活审美、艺术审美与自然审美,是美学科学化的基础之一。指出每类 审美的具体特点,表明三类审美的性质、心理机制和心理活动过程是不一样的。这比过去笼 统谈美、美感、生活美、艺术美、自然美的机械论玄学,前进了一大步。 2、满意度检查。 3、课后要求:复习教材、笔记并认真完成各项操作要求。看本章教学纲要和练习题, 预习第六章,准备做自然环境调查。 参考书目 1、《歌德谈话录》。 2、席勒《美育书简》。 3、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物色”、“知音”等篇。 4、《中国历代文论选》 5、美国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7、《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第 六 章 (第 37-40 课时,其中讲述 3 课时,讨论 1 課时) 一、 讲述要点(板书) 本章讲述变换授课方式,不按节序讲,而是提出主要问题来讲。 (一)自然审美的心理活动原理和意识结构原理。 1、在自然审美中形成自然审美场 2、形成自然形象与人的性情融合的心理结构(从“天人感应”到“天人合一”的动态进行 性结构) 3、主观精神潜隐发生作用 4、形成景物与性情合一的文化结构 (二)价值发生原理 1、审美价值研究。 2、自然景物无价值目标,是主体赋予对象价值目标。 3、自然景物审美功能单纯,是主体赋予对象价值功能。 4、自然景物没有价值规定性,是主体赋予对象价值规定性。 5、自然景物没有人文内涵,是主体赋予它人文内涵。 二、课堂讨论 1、什么是自然审美场?这种场对自然审美心理有何作用? 2、联系历史事实谈谈“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 3、康德说的“纯粹美”、“依存美”有无道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