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2期 王明等:低渗透油层压裂五点井网两相流动理论分析 ,1513 Aarcosoa 交界面条件为: p1=p2x,='p2=p3,= (16) 式中,、6分别为椭圆的长、短轴,t为其对应的同 心圆的半径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由上式可知A, 式中,r=Jcos2a十层sina,为椭圆的内边界, 只与三角形井网单元的角度有关,而与椭圆的长轴 ξ为椭圆的外边界,α为井排偏转角度. 方位无关,因此对于五点井网: 2.5油层基质裂缝耦合非定常流动方程 低渗透油藏在水力压裂开发过程中,储层与压 裂裂缝中的流体具有不同的流动规律,并据此将油 2.3Ⅲ区:远离人工裂缝的非达西渗流区 藏分割成三个区域,上文分别建立了不同区域内流 此处流体的流动为低速非达西渗流,遵循一般 体流动方程,储层与压裂裂缝中的流体的流动是相 的平面径向非定常渗流规律,平面径向流的压力分 互影响,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为流体在 布可简化为只与自变量r和t有关,而与角度和高 两种流动的交界处压力相等,由上述几式可得,低渗 度:无关的简单情形,其渗流偏微分方程可写 透油层油井压裂情况下产量与压力的关系表达式: 为8], -(p-6】+0.-号=0(9) p.-p0-G(,-w)2[s5-simh]= 上QxL+ 可-(vp-G创+0.+=0(10) kr 2wth n2ax0+a20+ 0 4πkxf $?。dtJ 0 式中,Q为源汇项,可写成: dsw (17) .0 Q。=[1-f.](x-xB)yB), 0.=08(x)8g)+60.8x-)8y-y8) 3五点井网压裂开采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上述的数学模型,应用Matlab编制程序进 式中,Q1和Q分别为注入井和生产井的体积流量, 行数值模拟计算。某实验区的数据如下:油藏平均 8为Dirac函数,fw为含水率,因为注入井流入该 有效厚度h为17.2m,含油饱和度S。为0.55,原油 三角形区域和生产井从该三角形区域流出的流量只 是井整个流量的一部分,依据流线分布规律,流线控 地下黏度。为12.58mPa·s,地层水黏度“.为 0.66mPas,孔隙度中为0.128,油层平均渗透率K 制区域内的流量应除以b或者c,由a的推导可 知,对五点井网可近似地认为b=c=8. 为3.07×10-3m2,目前注采压差为13.5mPa,裂 缝半长为90m,裂缝的导流能力为40 Darcy 'cm, 综合上述几式可知: 3.1裂缝半长对产量和含水率变化的影响 由图2、图3可以看出:在开发初期累积产量增 加较快,其对应的含水率从0增加到70%左右;随 8dyg)88(x)a(y)=0 (11) 着开采时间推进,累积产量增加幅度逐渐变缓,由 10 (12) 2.4定解条件及交界面条件 三6叶 初始条件为: 线4 ·…·+裂缝半长80m sw(E,O)-swe (13) 裂缝半长100m ---裂缝半长120m -·-裂缝半长140m 内边界条件为: Sw(0,t)=1-Sor (14) 34 567 外边界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的C点上压力导 时间10d 数为零,即 图2不同裂缝半长下累积产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Fig.2 Change of cumulative production with production time at dif- (15) ferent half fracture lengthsAt= 1 2 la·lbarccos x la ‚x= la·cost. 式中‚la、lb 分别为椭圆的长、短轴‚t 为其对应的同 心圆的半径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由上式可知 At 只与三角形井网单元的角度有关‚而与椭圆的长轴 方位无关.因此对于五点井网: a= 1 8 . 2∙3 Ⅲ区:远离人工裂缝的非达西渗流区 此处流体的流动为低速非达西渗流‚遵循一般 的平面径向非定常渗流规律.平面径向流的压力分 布可简化为只与自变量 r 和 t 有关‚而与角度和高 度 z 无关的简单情形.其渗流偏微分方程可写 为[8]: ᐁ -k kro μo (ᐁ p- G) + Qo-● ∂so ∂t =0 (9) ᐁ -k krw μw (ᐁ p- G) + Qw+● ∂sw ∂t =0 (10) 式中‚Q 为源汇项‚可写成: Qo= Q bh [1- f w ]δ( x- xB)δ( y-yB)‚ Qw= QI ch δ( x)δ( y)+ Q bh f wδ( x- xB)δ( y-yB). 式中‚QI 和 Q 分别为注入井和生产井的体积流量‚ δ为 Dirac 函数‚f w 为含水率.因为注入井流入该 三角形区域和生产井从该三角形区域流出的流量只 是井整个流量的一部分‚依据流线分布规律‚流线控 制区域内的流量应除以 b 或者 c.由 a 的推导可 知‚对五点井网可近似地认为 b=c=8. 综合上述几式可知: ᐁ K Kor μo + Krw μw ᐁ p - Q bh δ( x- xB)· δ( y-yB)- Q1 ch δ( x)δ( y)=0 (11) ∂sw ∂t = 1 ● f′(sw) K Kro μo + Krw μw ᐁp ᐁsw- 1 ● Qw=0 (12) 2∙4 定解条件及交界面条件 初始条件为: sw (ξ‚0)=swc (13) 内边界条件为: sw (0‚t)=1-sor (14) 外边界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的 C 点上压力导 数为零‚即 ∂p ∂n C =0 (15) 交界面条件为: p1= p2|x f=ξ0‚p2= p3|r=ξ (16) 式中‚r= l 2 acos 2α+ l 2 bsin 2α‚ξ0 为椭圆的内边界‚ ξ为椭圆的外边界‚α为井排偏转角度. 2∙5 油层基质-裂缝耦合非定常流动方程 低渗透油藏在水力压裂开发过程中‚储层与压 裂裂缝中的流体具有不同的流动规律‚并据此将油 藏分割成三个区域.上文分别建立了不同区域内流 体流动方程.储层与压裂裂缝中的流体的流动是相 互影响‚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为流体在 两种流动的交界处压力相等‚由上述几式可得‚低渗 透油层油井压裂情况下产量与压力的关系表达式: pw- p0- G( r- r0)- 2xf G π [sinhξ-sinhξ0]= μ kf Qxf 2wf h +∫ x f 0 ξρv 2d x0+ aQμoΩ 4πkxf + Q bk●A 2∫ t 0 QI c d∫t s wf s w0 f″w krw μw + kro μo d sw (17) 3 五点井网压裂开采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上述的数学模型‚应用 Matlab 编制程序进 行数值模拟计算.某实验区的数据如下:油藏平均 有效厚度 h 为17∙2m‚含油饱和度 So 为0∙55‚原油 地下黏度 μo 为12∙58mPa·s‚地层水黏度 μw 为 0∙66mPa·s‚孔隙度 ●为0∙128‚油层平均渗透率 K 为3∙07×10-3μm 2‚目前注采压差为13∙5mPa‚裂 缝半长为90m‚裂缝的导流能力为40Darcy·cm. 图2 不同裂缝半长下累积产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Fig.2 Change of cumulative production with production time at dif￾ferent half fracture lengths 3∙1 裂缝半长对产量和含水率变化的影响 由图2、图3可以看出:在开发初期累积产量增 加较快‚其对应的含水率从0增加到70%左右;随 着开采时间推进‚累积产量增加幅度逐渐变缓.由 第12期 王 明等: 低渗透油层压裂五点井网两相流动理论分析 ·151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