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1卷第4期 人类学学报 Vol 21 No 4 2002年11月 ACTA ANTHROROLOGICA SINICA 非洲和中国直立人某些颅骨特征的比较 中国与非洲人类头骨特征对比之 刘武, Emma mba2,吴秀杰3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2.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内罗毕;3.中国科学院研況生院北京10009) 摘要:针对学术界有关非洲与亚洲直立人关系的争论,本又对一些用来支持非洲早期直立人从直立人中 分离出来而归入匠人的主要形态学证据进行了检验。用于研究的标本包括迄今在东非发现的年代最早的 直立人KMER3733、NNME3883和 KNMWI15000头骨化石。这些化石是被提倡非洲与亚洲的直立人 分属两个种的学者归入匠人的主要标本。对这些非洲早期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18项头骨特征对比显示 一些被认为是局限于亚洲直立人的独有特征在上述非洲直立人头骨都有出现。存在于非洲直立人与中国 直立人之间颅骨特征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特征的表现程度与方式的不同。作者认为根据本文对比的颅骨 特征,非洲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在颅骨形态上非常相似,他们之间的形态差异反映了直立人具有较宽的形 态变异范围。认为亚洲直立人具有特化的衍生性状的观点在本文不能得到支持。 关键词:直立人;匠人;颅骨特征;中国;非洲 中图法分类号:Q9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193(2002)04025513 1引言 爪哇与周口店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上的系统地位。此后直 立人化石在非洲的进一步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这一生物种在亚洲和非洲的广泛分布。70-80 年代在肯尼亚特卡纳湖( Lake Turkana)地区发现了丰富直立人化石,包括几乎完整的头骨 KNMER3733、KMER3883和迄今最为完整的直立人骨架 KNM WT5000。这些化石以其保 存状态良好的形态特征和可靠的古老年代数据使学术界普遍认为直立人最初出现在非洲 然后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并成为后期人类的祖先。然而,在过去的10多年里这种对直立 人演化模式的传统解释不断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爪哇和周口店直立人化石具有 些特化的头骨特征,如额矢状脊、角圆枕、枕圆枕等。而这些特征在东非标本缺如说明其 是东亚直立人的自近裔特征( autapomorphic features)。他们据此提出直立人是局限于东亚地 区的一个演化旁支,而将年代较早的 KNMFER3733、 KNMER3883及KMWm5000等东非化 石归入匠人( Homo ergaster),并认为匠人是后期人类的祖先。近年,有学者提出将在格 鲁吉亚 Dmanisi地点发现的距今170万年前的头骨化石也归入匠人-。对于这种将非洲 收稿日期:2002-0723;定稿日期:2002-08-13 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2011)及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CCA01700)资助 作者简介:刘武(1959-),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人类学研究 o1994-2006ChinaAcademic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cnki.net第 21 卷 第 4 期 2002 年 11 月 人 类 学 学 报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Vol121 ,No14 Nov. ,2002 非洲和中国直立人某些颅骨特征的比较 ———中国与非洲人类头骨特征对比之一 刘 武1 , Emma Mbua2 , 吴秀杰1 ,3 (1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 21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 ,内罗毕 ; 3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摘要 : 针对学术界有关非洲与亚洲直立人关系的争论 ,本文对一些用来支持非洲早期直立人从直立人中 分离出来而归入匠人的主要形态学证据进行了检验。用于研究的标本包括迄今在东非发现的年代最早的 直立人 KNM2ER 3733、KNM2ER 3883 和 KNM2WT 15000 头骨化石。这些化石是被提倡非洲与亚洲的直立人 分属两个种的学者归入匠人的主要标本。对这些非洲早期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 18 项头骨特征对比显示 : 一些被认为是局限于亚洲直立人的独有特征在上述非洲直立人头骨都有出现。存在于非洲直立人与中国 直立人之间颅骨特征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特征的表现程度与方式的不同。作者认为根据本文对比的颅骨 特征 ,非洲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在颅骨形态上非常相似 ,他们之间的形态差异反映了直立人具有较宽的形 态变异范围。认为亚洲直立人具有特化的衍生性状的观点在本文不能得到支持。 关键词 : 直立人 ; 匠人 ; 颅骨特征 ; 中国 ; 非洲 中图法分类号 : Q981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3193 (2002) 0420255213 收稿日期 : 2002207223 ; 定稿日期 : 2002208213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2011) 及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1CCA01700) 资助 作者简介 : 刘武(1959 - ) ,男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古人类学研究。 1 引 言 爪哇与周口店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上的系统地位。此后直 立人化石在非洲的进一步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这一生物种在亚洲和非洲的广泛分布。70 —80 年代在肯尼亚特卡纳湖 (Lake Turkana) 地区发现了丰富直立人化石 ,包括几乎完整的头骨 KNM2ER3733、KNM2ER3883 和迄今最为完整的直立人骨架 KNM2WT15000。这些化石以其保 存状态良好的形态特征和可靠的古老年代数据使学术界普遍认为直立人最初出现在非洲 , 然后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并成为后期人类的祖先[1 —3 ] 。然而 ,在过去的 10 多年里这种对直立 人演化模式的传统解释不断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爪哇和周口店直立人化石具有 一些特化的头骨特征 ,如额矢状脊、角圆枕、枕圆枕等。而这些特征在东非标本缺如说明其 是东亚直立人的自近裔特征(autapomorphic features) 。他们据此提出直立人是局限于东亚地 区的一个演化旁支 ,而将年代较早的 KNM2ER3733、KNM2ER3883 及 KNM2WT15000 等东非化 石归入匠人( Homo ergaster) ,并认为匠人是后期人类的祖先[4 —7 ] 。近年 ,有学者提出将在格 鲁吉亚 Dmanisi 地点发现的距今 170 万年前的头骨化石也归入匠人[8 —10 ] 。对于这种将非洲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