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斯科也认为,选举制度在对民主投票结果的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融合其他制度, 还可以对政党性质以及民主的总体特性发挥较为深刻的影响。①诺里斯在其新近出版的著作中则 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选举工程学”(E卡cpral Engineeri吗的概念并作了系统的研究。推进了这一 领域的研究.② 无论是宪政工程学、选举工程学还是政治工程学,基本内涵都是一样的,即如何通过选举制度 设计的工程来塑造和巩固民主。对于民主政治发展而言,人们并不是被动的和无能为力的,完全可 以通过制度设计特别是选举制度的设计来促成某种特定民主形式的生成。就此而言,国际上的大 量研究己经揭示出了其中一些内在逻辑和规律。本文选取这些研究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加以分析, 即“迪韦尔热定律”及其修正、分裂社会民主化过程中的选举制度设计问题和民主化过程中的选举 管理,并从中揭示出选举制度与选举管理对于民主形式和民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迪韦尔热定律及其探讨 民主制度与政党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通常,在议会制国家,极端多元主义的多党制会导 致内阁的频繁更迭从而影响政治的稳定性,德国的魏玛共和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二战后的意大 利等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那么,特定的政党制度是否就是天然形成的呢?能否通过一定的制度 设计对政党制度加以塑造和限定呢?选举制度的具体安排对于政党制度具有何种程度的影响呢?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就对选举制度和政党数量的因果 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在1954年出版的名著《政党:现代国家中的组织与行为》一书中,用古典 制度主义的方法对两者的关系做了系统的阐释,并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迪韦尔热定律”,其主要 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③ 第一,单轮多数投票制通常容易产生两党制的政党制度。迪韦尔热认为,在单名制选区中,如 果当选与否是根据相对多数规则裁定,那么在这个选区政党的数量结构一定是二元的,其原因可以 从这一选举制度设计对政党和选民所形成的激励效应来考察:由于这一选举制度的逻辑是“赢者 通吃”,政党欲获得选举胜利就要进行某种意义上的长期联合:政治人物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必 然选择规模大的、更具实力的政党:选民也不会把选票浪费在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政党上,相反,在意 识形态比较相近的情况下,选民更愿意选择最具实力获胜的政党。这三方面的原因使政党层面进 行分化组合,最终会形成代表两种截然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并且在拥有自己固定选民阵营的基础 上,竭力拉拢中间选民。 第二,比例代表制倾向于多元的、严密的、独立的政党体系。迪韦尔热认为,由于比例代表制的 逻辑是“利益均沾”,这一选举制度会促使众多党派的产生和竞争:同时,即使为了获得稳定和政策 控制而进行某种意义上的联合,这种联合也是暂时的,因为彼此都有独自获得席位的可能:选民也 不用顾忌小党当选的可能性,他们可以自由地对自己最中意的候选人进行投票。这几个方面的原 因促成比例代表制下组建政党的积极性并竭力打造各自独立、严密的体系。 第三,两轮投票制倾向于多元的、灵活的、非独立的政党体系。在诸如法国等国家所采用的投 票制度中,如果没有一个候选人或者政党在某轮投票中获得规定的多数(一般是绝对多数,那么 就会把选举推进到第二轮、第三轮,甚至第四轮。就两轮多数投票制而言,一般有一个获得选票的 “门槛”基准,只有达到门槛基准的候选人或政党才有机会进入下一轮的选举,故在此选举制度下, 政党数量要少于比例代表制下的数量,在结构上属有限多元。同时,为了达到选票的门槛基准,小 D T Sisk "Choosing an Elcporal Systm SouhAfrica Seeks New Graund Rules"Joumal ofDemocmcy 4 1(1993)79. Pippa Norris Elecoral Eng ineering Voting Rules and Political Behavi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Maurice Duveger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ganizatins and Activity n heModem Stte (Londo Ergland Mehuen 1954). 119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斯科也认为 ,选举制度在对民主投票结果的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通过融合其他制度, 还可以对政党性质以及民主的总体特性发挥较为深刻的影响 。 ① 诺里斯在其新近出版的著作中则 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 “选举工程学” (ElectoralEngineering)的概念并作了系统的研究, 推进了这一 领域的研究 。 ② 无论是宪政工程学、选举工程学还是政治工程学, 基本内涵都是一样的, 即如何通过选举制度 设计的工程来塑造和巩固民主 。对于民主政治发展而言 ,人们并不是被动的和无能为力的 ,完全可 以通过制度设计特别是选举制度的设计来促成某种特定民主形式的生成 。就此而言, 国际上的大 量研究已经揭示出了其中一些内在逻辑和规律 。本文选取这些研究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加以分析, 即 “迪韦尔热定律 ”及其修正、分裂社会民主化过程中的选举制度设计问题和民主化过程中的选举 管理, 并从中揭示出选举制度与选举管理对于民主形式和民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 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 :迪韦尔热定律及其探讨 民主制度与政党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通常, 在议会制国家, 极端多元主义的多党制会导 致内阁的频繁更迭从而影响政治的稳定性 ,德国的魏玛共和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二战后的意大 利等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那么,特定的政党制度是否就是天然形成的呢? 能否通过一定的制度 设计对政党制度加以塑造和限定呢? 选举制度的具体安排对于政党制度具有何种程度的影响呢 ? 早在上个世纪 50年代 ,法国著名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就对选举制度和政党数量的因果 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在 1954年出版的名著《政党 :现代国家中的组织与行为》一书中, 用古典 制度主义的方法对两者的关系做了系统的阐释 ,并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 “迪韦尔热定律” ,其主要 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③ 第一,单轮多数投票制通常容易产生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迪韦尔热认为 ,在单名制选区中, 如 果当选与否是根据相对多数规则裁定 ,那么在这个选区政党的数量结构一定是二元的 ,其原因可以 从这一选举制度设计对政党和选民所形成的激励效应来考察:由于这一选举制度的逻辑是 “赢者 通吃”, 政党欲获得选举胜利就要进行某种意义上的长期联合 ;政治人物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必 然选择规模大的 、更具实力的政党;选民也不会把选票浪费在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政党上,相反,在意 识形态比较相近的情况下 ,选民更愿意选择最具实力获胜的政党。这三方面的原因使政党层面进 行分化组合 ,最终会形成代表两种截然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 ,并且在拥有自己固定选民阵营的基础 上 ,竭力拉拢中间选民 。 第二,比例代表制倾向于多元的 、严密的、独立的政党体系。迪韦尔热认为, 由于比例代表制的 逻辑是 “利益均沾 ”,这一选举制度会促使众多党派的产生和竞争;同时 ,即使为了获得稳定和政策 控制而进行某种意义上的联合 ,这种联合也是暂时的, 因为彼此都有独自获得席位的可能 ;选民也 不用顾忌小党当选的可能性,他们可以自由地对自己最中意的候选人进行投票 。这几个方面的原 因促成比例代表制下组建政党的积极性, 并竭力打造各自独立、严密的体系 。 第三,两轮投票制倾向于多元的 、灵活的、非独立的政党体系。在诸如法国等国家所采用的投 票制度中,如果没有一个候选人或者政党在某轮投票中获得规定的多数 (一般是绝对多数 ), 那么 就会把选举推进到第二轮 、第三轮,甚至第四轮 。就两轮多数投票制而言 ,一般有一个获得选票的 “门槛”基准 ,只有达到门槛基准的候选人或政党才有机会进入下一轮的选举, 故在此选举制度下, 政党数量要少于比例代表制下的数量 ,在结构上属有限多元 。同时 ,为了达到选票的门槛基准, 小 119 ① ② ③ T.Sisk, “ChoosinganElectoralSystem:SouthAfricaSeeksNewGroundRules, ” JournalofDemocracy4.1(1993):79. PippaNorris, ElectoralEngineering:VotingRulesandPoliticalBehavior(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004). MauriceDuverger, PoliticalParties:TheirOrganizationsandActivityintheModernState(London, England:Methuen, 195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