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握植物学、植物生理、植物生化、植物生态、遗传学、微生物学、植 物病理、农业昆虫及电子计算机等有关的基础知识。 第四节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概况说来,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不同阶段。 一、家家种田,户户留种阶段(1949~1957年) 全国各级农业部门成立了种子机构,实行行政、技术两位一体, 广泛开展群选群育活动,选育出的品种就地繁殖,就地推广,在农村 实行家家种田,户户留种。 二、“四自一辅”阶段(1958~1977年) 农业部提出农村用种主要靠农业社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 之以必要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并充实种子机构,逐步实行行政、技 术、经营三位一体。为了加强领导,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全国不少 地方推广实行了“三有三统一”措施,即生产大队要有一个种子基地, 有一支种子队伍,有一个种子仓库,统一繁殖,统一保管和统一供种。 这一措施,对保证“四自一辅”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 作用。 三、“四化一供”阶段(1978~1994年) 在总结建国30年的经验和吸取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的基础上, 1978年我国提出要实现“四化一供”的工作方针。即品种布局区域 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和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 一供种。在全国建立各级种子公司,并继续实行行政、技术、经营三 位一体。 四、种子工程阶段(1995年~1999年) 种子工程即种子产业化工程,是以实现种子产业化为目的的系统 工程,列入了我国“九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月标种子工程,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就是把种子的选育、生产、加工、推广、销售 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