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这种分析限于一个具体范围,但它可以作为例子说明当代各种各样的批评话语如何联合起来,通过社会性别的象征与再 现,导致我们对身体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这种角色微妙难言,而且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 身体作为女性气质的文本 女性失调和“正常"的女性实践( practice之间的连续性,通过对这些失调的细读 a close reading可以得到清晰的展现( sharply vealed,妇女尤其容易受到这些失调的攻击。当然,这些失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神经衰弱与歇斯底里出现于19世 纪后半期,旷野恐惧和最具戏剧性的神经性厌食、易饿病出现在20世纪后半期。这并不是说19世纪不存在厌食症——许多病例 被记录下来,通常是在歇斯底里症的诊断过程中8—一也不是说20世纪妇女不再承受经典的歇斯底里症状的痛苦。但是,大规 模的饮食失调为20世纪80年代独有,正如歇斯底里仅仅在维多利亚时代流行。[9 这些失调的症候学( symptomatology)揭示其自身的文本性( textuality)).失去移动性( loss of mobility)、失声、不能离家、自己挨锇 却喂养他人、占据空间、减少自己身体占据的地方——这一切都有象征意义,在变化的规则之下都有政治意义,这些规则在历 史上统治社会性别的建构。在这样的架构下( framework工作,我们发现无论是歇斯底里、旷野恐惧还是厌食症,受害者的身体 都深深地铭刻着象征她们自己的时代的女性气质建构( a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femininity)。当然,这种建构总是一元化 ( homogenizing、规范化( normalizing)舶的,消除种族、阶级和其他差异,坚持认为所有妇女都渴望实现强制的( coercive)、标准化 ( standardized)的理想。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些失调中,女性气质的建构以具体、夸张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方式令人困扰 对当时流行的女性奥秘( female mystique)进行夸大其实、完全不受约束、不时地是实际上漫画式的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身体失 调的妇女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攻击性的图解文本( aggressively graphic tex),提供给阐释者——这种文本坚持、实际上是要求被当 作文化陈述( cultural statemen来阅读,一种关于社会性别的陈述。 无论是19世纪的男性医生,还是20世纪的女权主义评论家,他们都从神经衰弱和歇斯底里症状中(随着本世纪的消逝,症状之 司的差异逐渐减少)发现人们对固有的 stereotypically)女性特征的夸大。19世纪的女士的理想化形象是敏感多梦、性欲被动、 性情多变任性而娇媚可爱。μo这些看法在男性理论家的著作中得到定型化和科学化( formalized and scientized),如阿克顿 ( Acton)、克拉夫特—埃宾(Kraf-bing和弗洛伊德,他们用这些词语描述“正常"、成熟的女性气质。在这样的背景下 ( context),与19世纪各种女性失调相关的种种症状成为该时期女性奥秘的具体化表现:分裂的自我( dissociations)、漂移朦胧 的感觉、神经性的惊恐与昏厥、失去知觉以及性情极度不稳定等,这些都是统治当时女性气质建构的规则的产物,这些女性气 质曾经盛行时。对于后来被通称为歇斯底里的性格特征,医生们当时的描述是“敏感、易受暗示、自恋、极不安定,其情绪变 化突如其来其富有戏剧性,表面上看因为不合逻辑的原因极端自我中心基本无性意识、并非罕见地性冷感12全 部特征都是该时代女性气质的规范标准。正如依莱恩·肖瓦尔特( Elaine Showalter)指出的,歇斯底里这个词本身与该时代文献中 的女性的一词几乎可以互相替换。13 但是,歇斯底里所体现的时代的女性奧秘,与旷野恐惧和厌食症独创性的忠实于事实 (ingenious literalism相比,显得难以言传、 难以形容( subtle and ineffable。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这种对事实的忠实颇有意义。随着电影、电视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气 质规则通过标准化的视觉形象从文化上进行传播;结果,按照欧文戈夫曼( rving goffman描述的方式,女性气质本身在很大意 义上成为建构恰当、肤浅的自我陈述的问题( a matter of constructing the appropriate surface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4关于什么是 女人或者女性气质由什么组成,我们不再看到文字描述或者是榜样,而是通过直接通过身体话语了解这些规则:各式各样的形 象告诉我们女性必须迎合的服装款式、身体形态、面部表情、动作姿态以及行为举止 王旷野恐惧和更有戏剧性的厌食症中,失调本身是对20世纪女性气质建构的事实上的讽刺,虽然这种讽刺颇具悲剧色彩。20世 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即旷野恐惧症刚刚在妇女中间逐步蔓延的期间,是一个将家庭生活和附属依赖( domesticity and dependency)重申为女性理想的时代。职业妇女这个词含有贬义,比起战争时期更有过之,战争时期由于妇女自觉地承担男人的 工作经济才得以发展。女性气质的主导观念是天真无邪、优柔寡断和失去男性时的无依无靠,“满足于卧室、厨房、性、婴儿 和家构成的世界”,贝蒂弗兰丹( Betty Friedan)对此进行了精彩描述,该时代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也逼真地反映出来。15不能外出 的旷野恐惧患者如实地身体力行了这种女性气质的建构。“你想我进入这个家?你得要我在这个家中—强烈地!”许多治疗专 家曾经对这一点进行评述,也就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分析。正如G福德(LG. Fordor)所说,旷野恐惧看似是这个时代“妇女固有的 文化性别角色合乎逻辑的延伸——虽然是极端的延伸。”I 代妇女的理想形象是骨瘦如柴( hyperslendemess),厌食症患者僬悴衰弱的身体当然是对这一理想的直观、漫画式的模仿,尽管 对种族差异和少数民族差异进行勇敢的抵抗已经成为今天妇女的行为标准。但是苗条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苗条本身也需要阐 释。“c' est le sens qui fait vendre,这是巴尔特( Barthes)谈到服装款式时说的—是意义影响销售.·7因此,同样地,是意义使 得身体值得欣赏。如果我们说厌食症是“关于苗条的,它也是作为当代和历史意义的避难所的苗条,而不是作为空泛的时尚理 想的苗条。同样的,对苗条的阐释导致多重性的解读,有的与社会性别有关,有的无关。出于本文的目的,我要提供一篇缩略 的、以社会性别为中心的解读,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解读仅仅进行了部分的解析,许多本文中未涉及的思潮—经济的、社会 心理的、历史的及种族和阶级的角度——具有重要意义。81 我们首先研究的是控制当代女性气质建构的规则在厌食症患者的身体上亳不夸张地留下了痛苦的印记,这种建构是一种双重约 束( double bind),规定了自相矛盾的理想和命令。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仍在大肆宣扬女性气质的家庭生活观念,这是对劳动进行 严格的二元论性别分工的思想支柱,将妇女的角色定位于主要的情感与身体的养育员。这种女性气质建构的规则(我在此使用 的语言既是字面意义,也有象征性)要求妇女学习养育他人,而非自我;将任何自我培养、自我养育的欲望解释为贪婪、过 分。「因此,妇女必须开放完全倾向于他人的情感经济( emotional economy),在这种经济中,对女性食欲的控制不过是控制女 性气质建构总则的最具体的表现:女性欲望——对公共权力、独立自主、性满足的欲望——受到抑制,妇女可以占有的公共空 间被限定界限 circumscribed)、受到限制 (imited.如图23际示,它出现在一本女性杂志的时装广告中,戏剧性地图示了与阳刚 之气 muscularity)的复苏及目前大多数人怀有的男性身体理想( bulk of the current male body- -ideal)相对抗时,面对男性对社会空 间的决定性占领,在何等程度上苗条带有脆弱和缺乏权力的内涵。这些规则冷酷而深刻地铭刻在厌食症妇女的身体上。 另一方面,即使今天的年青妇女继续得到关于传统的妇德”的教诲,由于职业竞技场已经向她们开放,她们也必须学习体现竞 技场上“男性'( masculine)的语言和价值——自我控制、意志坚强、头脑冷静、情绪约束、控制权,等等,女性身体用她们纤弱瘦 削的形态与流行的男性化服装的外表富有象征意义地诉说着这种必要性。(如图24所示的当代服装界一个巧妙的镜像标识 ( mirror-image logo)中,模特的姿态既暗示出阴茎自信( phallic confidence),又有女性的妩媚,为"新男性提供妇女时装。)当我 们毎天不辞辛苦地走进健身中心,拼命抗拒饥饿和欲望來安慰自己时,我们的身体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实践关于控制和自律的男 性观念。图25阐明当代的一个等式:身体约束等于成为自己灵魂的指挥者”( captain)厌食者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些出的这种分析限于一个具体范围,但它可以作为例子说明当代各种各样的批评话语如何联合起来,通过社会性别的象征与再 现,导致我们对身体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这种角色微妙难言,而且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 身体作为女性气质的文本 女性失调和“正常”的女性实践(practice)之间的连续性,通过对这些失调的细读(a close reading)可以得到清晰的展现(sharply revealed),妇女尤其容易受到这些失调的攻击。当然,这些失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神经衰弱与歇斯底里出现于19世 纪后半期,旷野恐惧和最具戏剧性的神经性厌食、易饿病出现在20世纪后半期。这并不是说19世纪不存在厌食症——许多病例 被记录下来,通常是在歇斯底里症的诊断过程中[8]——也不是说20世纪妇女不再承受经典的歇斯底里症状的痛苦。但是,大规 模的饮食失调为20世纪80年代独有,正如歇斯底里仅仅在维多利亚时代流行。[9] 这些失调的症候学(symptomatology)揭示其自身的文本性(textuality)。失去移动性 (loss of mobility)、失声、不能离家、自己挨饿 却喂养他人、占据空间、减少自己身体占据的地方——这一切都有象征意义,在变化的规则之下都有政治意义,这些规则在历 史上统治社会性别的建构。在这样的架构下(framework)工作,我们发现无论是歇斯底里、旷野恐惧还是厌食症,受害者的身体 都深深地铭刻着象征她们自己的时代的女性气质建构(a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femininity)。当然,这种建构总是一元化 (homogenizing)、规范化(normalizing)的,消除种族、阶级和其他差异,坚持认为所有妇女都渴望实现强制的(coercive)、标准化 (standardized)的理想。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些失调中,女性气质的建构以具体、夸张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方式令人困扰: 对当时流行的女性奥秘(female mystique)进行夸大其实、完全不受约束、不时地是实际上漫画式的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身体失 调的妇女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攻击性的图解文本(aggressively graphic text),提供给阐释者——这种文本坚持、实际上是要求被当 作文化陈述(cultural statement)来阅读,一种关于社会性别的陈述。 无论是19世纪的男性医生,还是20世纪的女权主义评论家,他们都从神经衰弱和歇斯底里症状中(随着本世纪的消逝,症状之 间的差异逐渐减少)发现人们对固有的(stereotypically)女性特征的夸大。19世纪的“女士”的理想化形象是敏感多梦、性欲被动、 性情多变任性而娇媚可爱。[10]这些看法在男性理论家的著作中得到定型化和科学化(formalized and scientized),如阿克顿 (Acton)、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和弗洛伊德,他们用这些词语描述“正常”、成熟的女性气质。[11]在这样的背景下 (context),与19世纪各种女性失调相关的种种症状成为该时期女性奥秘的具体化表现:分裂的自我(dissociations)、漂移朦胧 的感觉、神经性的惊恐与昏厥、失去知觉以及性情极度不稳定等,这些都是统治当时女性气质建构的规则的产物,这些女性气 质曾经盛行一时。对于后来被通称为歇斯底里的性格特征,医生们当时的描述是“敏感、易受暗示、自恋、极不安定,其情绪变 化突如其来其富有戏剧性,表面上看因为不合逻辑的原因……极端自我中心……基本无性意识、并非罕见地性冷感”[12]——全 部特征都是该时代女性气质的规范标准。正如依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指出的,歇斯底里这个词本身与该时代文献中 的女性的一词几乎可以互相替换。[13] 但是,歇斯底里所体现的时代的女性奥秘,与旷野恐惧和厌食症独创性的忠实于事实(ingenious literalism)相比,显得难以言传、 难以形容(subtle and ineffable)。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这种对事实的忠实颇有意义。随着电影、电视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气 质规则通过标准化的视觉形象从文化上进行传播;结果,按照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描述的方式,女性气质本身在很大意 义上成为建构恰当、肤浅的自我陈述的问题(a matter of constructing the appropriate surface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14]关于什么是 女人或者女性气质由什么组成,我们不再看到文字描述或者是榜样,而是通过直接通过身体话语了解这些规则:各式各样的形 象告诉我们女性必须迎合的服装款式、身体形态、面部表情、动作姿态以及行为举止。 在旷野恐惧和更有戏剧性的厌食症中,失调本身是对20世纪女性气质建构的事实上的讽刺,虽然这种讽刺颇具悲剧色彩。20世 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即旷野恐惧症刚刚在妇女中间逐步蔓延的期间,是一个将家庭生活和附属依赖(domesticity and dependency)重申为女性理想的时代。职业妇女这个词含有贬义,比起战争时期更有过之,战争时期由于妇女自觉地承担“男人的 工作”经济才得以发展。女性气质的主导观念是天真无邪、优柔寡断和失去男性时的无依无靠,“满足于卧室、厨房、性、婴儿 和家构成的世界”,贝蒂·弗兰丹(Betty Friedan)对此进行了精彩描述,该时代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也逼真地反映出来。[15]不能外出 的旷野恐惧患者如实地身体力行了这种女性气质的建构。“你想我进入这个家?你得要我在这个家中——强烈地!”许多治疗专 家曾经对这一点进行评述,也就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分析。正如I.G.福德(I.G. Fordor)所说,旷野恐惧看似是这个时代“妇女固有的 文化性别角色合乎逻辑的延伸——虽然是极端的延伸。”[16] 当代妇女的理想形象是骨瘦如柴(hyperslenderness),厌食症患者憔悴衰弱的身体当然是对这一理想的直观、漫画式的模仿,尽管 对种族差异和少数民族差异进行勇敢的抵抗已经成为今天妇女的行为标准。但是苗条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苗条本身也需要阐 释。 “C’est le sens qui fait vendre,”这是巴尔特(Barthes)谈到服装款式时说的——是意义影响销售。[17]因此,同样地,是意义使 得身体值得欣赏。如果我们说厌食症是“关于”苗条的,它也是作为当代和历史意义的避难所的苗条,而不是作为空泛的时尚理 想的苗条。同样的,对苗条的阐释导致多重性的解读,有的与社会性别有关,有的无关。出于本文的目的,我要提供一篇缩略 的、以社会性别为中心的解读,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解读仅仅进行了部分的解析,许多本文中未涉及的思潮——经济的、社会 心理的、历史的及种族和阶级的角度——具有重要意义。[18] 我们首先研究的是控制当代女性气质建构的规则在厌食症患者的身体上毫不夸张地留下了痛苦的印记,这种建构是一种双重约 束(double bind),规定了自相矛盾的理想和命令。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仍在大肆宣扬女性气质的家庭生活观念,这是对劳动进行 严格的二元论性别分工的思想支柱,将妇女的角色定位于主要的情感与身体的养育员。这种女性气质建构的规则(我在此使用 的语言既是字面意义,也有象征性)要求妇女学习养育他人,而非自我;将任何自我培养、自我养育的欲望解释为贪婪、过 分。[19] 因此,妇女必须开放完全倾向于他人的情感经济(emotional economy),在这种经济中,对女性食欲的控制不过是控制女 性气质建构总则的最具体的表现:女性欲望——对公共权力、独立自主、性满足的欲望——受到抑制,妇女可以占有的公共空 间被限定界限(circumscribed)、受到限制(limited)。如图23所示,它出现在一本女性杂志的时装广告中,戏剧性地图示了与阳刚 之气(muscularity)的复苏及目前大多数人怀有的男性身体理想(bulk of the current male body-ideal)相对抗时,面对男性对社会空 间的决定性占领,在何等程度上苗条带有脆弱和缺乏权力的内涵。这些规则冷酷而深刻地铭刻在厌食症妇女的身体上。 另一方面,即使今天的年青妇女继续得到关于传统的“妇德”的教诲,由于职业竞技场已经向她们开放,她们也必须学习体现竞 技场上“男性”(masculine)的语言和价值——自我控制、意志坚强、头脑冷静、情绪约束、控制权,等等,女性身体用她们纤弱瘦 削的形态与流行的男性化服装的外表富有象征意义地诉说着这种必要性。(如图24所示的当代服装界一个巧妙的镜像标识 (mirror-image logo)中,模特的姿态既暗示出阴茎自信(phallic confidence),又有女性的妩媚,为“新男性”提供妇女时装。)当我 们每天不辞辛苦地走进健身中心,拼命抗拒饥饿和欲望来安慰自己时,我们的身体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实践关于控制和自律的“男 性”观念。图25阐明当代的一个等式:身体约束等于成为自己灵魂的“指挥者”(captain)。厌食者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