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身为战争的发动国,纳粹造成的惨剧使得德国人注定长久地活在希特勒的阴影 下。而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划时代的一跪 为德国战后历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章。“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政府与东欧 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相比之下,二战之于日本,则由于广岛的创伤而兼有了受害者的形象,这使对真 相的蒙蔽成为可能,历史的原貌也变得模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战让普通人 想起的仍然是广岛、长崎,而不是南京。 时至今日,经历过大屠杀的幸存者所剩无无几,有关这场浩劫的记忆方式将发生 变化。自传性质的回忆将绝迹,我们只能依靠诸如战争遗物、遗迹和纪念碑等物。 由此传播和输入的知识绝对称不上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因为它有别于一个亲历者 所回忆的过去 1.下列各项不属于“世界记忆名录”中少见悲剧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世界记忆工程”的评选标准主要偏向艺术史类文献、国家历史档案、图书 馆馆藏等,使得很多经典文学作品和珍贵历史档案材料构成了“世界记忆”的主 体 B.着重刻画人类苦难史的档案或是战火纷飞中遭到损毁,遭到施暴者刻意的破 坏,或是天灾人祸中散佚在世界各个角落,或是随着世事变迁化为陈迹 C.涉案国家刻意阻挠,“世界记忆名录”的入选经历相当坎坷。例如南京大屠 杀的入选就遭到了日本的多次抗议和强烈批评。 D.经历过大屠杀的幸存者所剩无几,有关这场浩劫的记忆方式将发生变化。自 传性质的回忆将绝迹,我们只能依靠诸如战争遗物、遗迹和纪念碑等物。 2.下列各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世界记忆名录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倡议发起的以保护文献避免被 集体性遗忘、被忽视、被蓄意破坏的项目。 B.世界记忆工程的宗旨是让全世界所有人可以无障碍地接触到名录中的档案或 文件,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C.文字的遗产是世界及其记忆的镜象。这种记忆是脆弱的。每天都有一些世界 文献遗产永远消失。 D.在“世界记忆名录”现有的346项纪录中,直接涉及人类历史惨痛记忆的仅 有7项,可见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对于人类惨痛历史“讳莫如深”。 下列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南京大屠杀”申报过程中,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营义伟曾公开要求中方撒 回申请,认为联合国相关机构缺乏公平性。 B.“世界的记忆”馆藏的标准是在1993年于波兰普乌图斯克召开的首届会议中 达成确定的,其取向主要偏向艺术史类文献、国家历史档案、图书馆馆藏等。 C.历史真相的蒙蔽和原貌的模糊使日本在二战中有了受害者的形象,因此从某 种程度上来说,二战让普通人想起的仍然是广岛、长崎,而不是南京。 D.德国在二战之后勇于承认错误,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 起义纪念碑前划时代的一跪使联邦政府与东欧重归于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总有一些事情在大地上醒着 李雪峰身为战争的发动国,纳粹造成的惨剧使得德国人注定长久地活在希特勒的阴影 下。而 1970 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划时代的一跪, 为德国战后历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章。“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政府与东欧 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相比之下,二战之于日本,则由于广岛的创伤而兼有了受害者的形象,这使对真 相的蒙蔽成为可能,历史的原貌也变得模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战让普通人 想起的仍然是广岛、长崎,而不是南京。 时至今日,经历过大屠杀的幸存者所剩无无几,有关这场浩劫的记忆方式将发生 变化。自传性质的回忆将绝迹,我们只能依靠诸如战争遗物、遗迹和纪念碑等物。 由此传播和输入的知识绝对称不上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因为它有别于一个亲历者 所回忆的过去。 1.下列各项不属于“世界记忆名录”中少见悲剧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世界记忆工程”的评选标准主要偏向艺术史类文献、国家历史档案、图书 馆馆藏等,使得很多经典文学作品和珍贵历史档案材料构成了“世界记忆”的主 体。 B.着重刻画人类苦难史的档案或是战火纷飞中遭到损毁,遭到施暴者刻意的破 坏,或是天灾人祸中散佚在世界各个角落,或是随着世事变迁化为陈迹。 C.涉案国家刻意阻挠,“世界记忆名录”的入选经历相当坎坷。例如南京大屠 杀的入选就遭到了日本的多次抗议和强烈批评。 D.经历过大屠杀的幸存者所剩无几,有关这场浩劫的记忆方式将发生变化。自 传性质的回忆将绝迹,我们只能依靠诸如战争遗物、遗迹和纪念碑等物。 2.下列各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记忆名录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3 年倡议发起的以保护文献避免被 集体性遗忘、被忽视、被蓄意破坏的项目。 B.世界记忆工程的宗旨是让全世界所有人可以无障碍地接触到名录中的档案或 文件,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C.文字的遗产是世界及其记忆的镜象。这种记忆是脆弱的。每天都有一些世界 文献遗产永远消失。 D.在“世界记忆名录”现有的 346 项纪录中,直接涉及人类历史惨痛记忆的仅 有 7 项,可见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对于人类惨痛历史“讳莫如深”。 3.下列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南京大屠杀”申报过程中,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营义伟曾公开要求中方撒 回申请,认为联合国相关机构缺乏公平性。 B.“世界的记忆”馆藏的标准是在 1993 年于波兰普乌图斯克召开的首届会议中 达成确定的,其取向主要偏向艺术史类文献、国家历史档案、图书馆馆藏等。 C.历史真相的蒙蔽和原貌的模糊使日本在二战中有了受害者的形象,因此从某 种程度上来说,二战让普通人想起的仍然是广岛、长崎,而不是南京。 D.德国在二战之后勇于承认错误,1970 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 起义纪念碑前划时代的一跪使联邦政府与东欧重归于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总有一些事情在大地上醒着 李雪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