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6 智能系统学报 第8卷 次信息,包括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文献 地表达和量化人类情绪和情感,是情感计算研究的 [7]对各类信息(包括概率信息、偶发信息、模糊信 基础。 息和确定型信息)进行描述,分别用信息的肯定度、 人的需求、认知、情感和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整 逻辑真实度和效用度对信息的形式(语法)、内容 体,全信息理论主要从信息的角度研究人类的智能 (语义)和效用(语用)进行度量 规律,提出了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机理:西米诺 1.2情绪的动机信息理论 夫的情绪理论比较简单,建立了情绪-需求-信息的 情绪的动机一信息理论的代表人物西米诺夫(P. 关系,为研究情绪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和方向.但西 V.Siminov),提出了著名的西米诺夫定理:E= 米诺夫没有对信息、需要的性质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N(I。-I),情绪(E)等于期望信息(I)和后验信 进行深人的动力学分析;全信息情感理论将依据全 息(I)之差与需要(N)的乘积.当得到的后验信息 信息理论和情绪的动机-信息理论,结合马斯洛的需 等于或超过了所需要的期望信息时,人们的需要得 求层次理论和PAD三维情绪模型,提出了在需求推 到预期的满足,便会产生良好稳定的情绪;如果得到 动下的认知情感交互机理,建立了需求、信息和情 的后验信息小于所期望的信息,没有达到人们的需 绪的数量关系,并认为需求预期和情感体验是否吻 求预期,则会产生不良情绪 合是产生新的需求动机的关键, 1.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全信息情感理论的基本假设 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 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2.1信息、情绪的全信息假设 提出,该理论认为:主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 2.1.1信息的全信息假设 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 在全信息理论中,本体论信息是事物本身所表现 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马斯洛将需求 的原始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个体无关;认识论信 分为5个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 息是个体依据自身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包括过去的经 升,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验)对事物所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包 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2类为本能需求, 括事物所处状态的形式、意义和效用(对主体而言),事 后3类为社会需求 物的形式信息(结构)称为语法信息,事物的意义信息 人们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变化性以及从低层次 (功能)称为语义信息,事物的效用信息(价值)称为语 向高层次需求演化的特征,它在主观上通常以需要、 用信息,其整体称为全信息通常用符号△In、△Im、 动机、愿望、信念等形式而被人所体验, △I和△。分别表示语法、语义、语用信息和全信息 1.4PAD三维情绪模型 的增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情感的维度观认为情绪或情感具有基本维度和 △I。=F(△Im,△Im,△Iw). (1) 两极性,近代科学心理学之父Wilhem Wundt最早明 即全信息为△I、△Im、△Is的某种运算,F为认 确地提出情感的三维学说,认为情绪情感有3个维 知个性运算符,可以是确定的、随机的、模糊的或未 度组成,每个维度的幅度变化都存在2种相互对立 确知运算 的状态.PAD三维模型是由Mehrabian和Russell于 如个体在对某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形成了概念, 1974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情感具有愉悦度、激活 在定义概念时必须对事物的结构形态、功能含义和 度和优势度3个维度,愉悦度(pleasure-displeasure) 价值效用进行描述,这就是事物的全信息.每个人由 表示个体情感状态的正负特性:激活度(arousal- 于认知个性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全信息描述可能差 nonarousal)表示个体的神经生理激活水平;优势度 别很大,感性的人往往更多地关注于结构形态,理性 (dominance-submissiveness)表示个体对情景和他人 的人可能关注功能含义多一些,而面向实际的人可 的控制状态,该模型简称为情感的PAD三维模型. 能更注重于价值效用,这就是F作用;当人的认知 研究表明,可以通过PAD3个维度的值来代表 个性还不成熟时,F表现为不确定性的运算,而当认 具体的情绪和情感.例如,Mehrabian等利用这3个 知个性成熟时,F表现为基本确定性运算. 维度可解释其他42种情感量表中的绝大部分变异, 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个体对事物(包括事件、活 而且这3个维度并不限于描述情感的主观体验,它 动等)认知信息的差别主要来源于个体对事物所包 与情感的外部表现、生理唤醒具有较好的映射关系, 含各类信息的体验不同,为了建立事物的信息认知 文献[12]的研究表明,PAD三维情绪模型可以充分 模型,引入个体的先验信息、后验信息、实得信息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