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根据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原则,搭建实验转置。 (2)取打磨光滑除去氧化膜的镁条1.5g(0.0625mol),剪成细片(剪得越碎越好, 可以用干燥的烧杯收集,防止碎屑四处飞溅或底下垫一张A4纸),然后将镁屑 加入烧瓶中,并加入干燥一粒磁力搅拌子: (3)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正溴丁烷(6.4mL,8.1g,0.06mol移取),加入无水 乙醚(15mL,量取),混匀,将此恒压滴液漏斗装入三口烧瓶的侧口中,并用空心 塞塞住恒压滴液漏斗上口。 (4)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约5mL溴代正丁烷乙醚溶液(约占总 溶液体积的14,不能加太多,否则反应液温度太高),静置, (5)向含有镁屑、正溴丁烷、乙醚和搅拌子的烧瓶中加入一小粒碘(注意:此 时保持溶液静止,切记开动磁力搅拌器,搅拌会使碘快速溶解,局部碘浓度减低, 将难以引发格式试剂制备反应),静置,待反应瓶中冒出稳定的气泡,溶液棕色 褪去(如果反应未引发,可以适当水浴加热或用手握住烧瓶底部,加热促进反应 进行)。从冷凝管上口加入25mL无水乙醚。 (6)慢慢开动搅拌,向烧瓶中滴加剩余溴代正丁烷乙醚溶液,滴加速度约为1 滴秒(约15min加完,控制水浴温度至30℃-35℃)。滴加完毕后将浴温升至 40℃,继续回流至镁完全溶解。 2、2-甲基-2己醇的制备 (1)合成 关闭水浴锅电源,用虹吸法将水浴锅中热水抽出,加入冷水和适量冰块。将 5mL干燥的丙酮和10ml无水乙醚加到滴液漏斗中,反应在冰水浴冷却下滴加丙 酮溶液,控制滴加速度(约1滴秒速度,以保持反应液微沸),加完后移去冰水 浴,在室温下放置15min。反应液应呈灰白色黏稠状。 (Ⅱ)水解 反应液在冰水浴冷却下,自滴液漏斗慢慢加入60mL10%硫酸溶液使反应物 分解(由于反应较刷烈,刚开始时采取1-2滴秒速度滴加,滴加大约10min后, 若加大滴加速度反应不再剧烈,则可将剩余硫酸一次性加入)。(注意:若硫酸滴 加完后依旧留有镁屑,可滴加适量浓硫酸反应掉多余的镁屑) 3、分液、萃取、干燥 根据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原则,搭建实验转置。 (2)取打磨光滑除去氧化膜的镁条 1.5g (0.0625 mol),剪成细片(剪得越碎越好, 可以用干燥的烧杯收集,防止碎屑四处飞溅或底下垫一张 A4 纸),然后将镁屑 加入烧瓶中,并加入干燥一粒磁力搅拌子; (3)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正溴丁烷(6.4 mL,8.1 g,0.06mol 移取),加入无水 乙醚(15 mL,量取),混匀,将此恒压滴液漏斗装入三口烧瓶的侧口中,并用空心 塞塞住恒压滴液漏斗上口。 (4)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约 5 mL 溴代正丁烷乙醚溶液(约占总 溶液体积的 1/4,不能加太多,否则反应液温度太高),静置, (5)向含有镁屑、正溴丁烷、乙醚和搅拌子的烧瓶中加入一小粒碘(注意:此 时保持溶液静止,切记开动磁力搅拌器,搅拌会使碘快速溶解,局部碘浓度减低, 将难以引发格式试剂制备反应),静置,待反应瓶中冒出稳定的气泡,溶液棕色 褪去(如果反应未引发,可以适当水浴加热或用手握住烧瓶底部,加热促进反应 进行)。从冷凝管上口加入 25mL 无水乙醚。 (6)慢慢开动搅拌,向烧瓶中滴加剩余溴代正丁烷乙醚溶液,滴加速度约为 1 滴/秒(约 15 min 加完,控制水浴温度至 30℃~35℃)。滴加完毕后将浴温升至 40℃,继续回流至镁完全溶解。 2、2-甲基-2-己醇的制备 (I)合成 关闭水浴锅电源,用虹吸法将水浴锅中热水抽出,加入冷水和适量冰块。将 5 mL 干燥的丙酮和 10ml 无水乙醚加到滴液漏斗中,反应在冰水浴冷却下滴加丙 酮溶液,控制滴加速度(约 1 滴/秒速度,以保持反应液微沸),加完后移去冰水 浴,在室温下放置 15min。反应液应呈灰白色黏稠状。 (II)水解 反应液在冰水浴冷却下,自滴液漏斗慢慢加入 60 mL10%硫酸溶液使反应物 分解(由于反应较剧烈,刚开始时采取 1-2 滴/秒速度滴加,滴加大约 10min 后, 若加大滴加速度反应不再剧烈,则可将剩余硫酸一次性加入)。(注意:若硫酸滴 加完后依旧留有镁屑,可滴加适量浓硫酸反应掉多余的镁屑) 3、分液、萃取、干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