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N 财务与审计 ORTHERN ECO NOMY AND TRADE (一)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对经营者和逐步增加的职业 要由有关机构定期对 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他们的业绩、行为进行考核 其声誉,记录在案。对 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于他们的劣迹要随时公布, 他们放弃短期行为转 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而追求长期利益 管理提供参考。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2.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近年来我国先后 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以《会计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规,尽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第三,大力发展注册会计但只要严格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信 师队伍,发挥其监督作用。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息失真的治理,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 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 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假行为的震慑作用,除了对有关的财会人员进行处罚外 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领导进行严厉的处罚,治理了造假的 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源头,才能大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关系,将会计人员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逐步形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 成“社会招聘、工酬分离、风险执业、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采用媒体监督机制,社会的相关 面规范”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也比司法和行政监管更广泛、更有效 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强化会计机构和 (习)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人员的管理,杜绝无证人员上岗和随意撤换会计人员的现 在新常态下互联网+的时代,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使 象。同时推行会计委派制。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得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信度更高,同时也会大大 委派到企业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和主管会计。 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加快企业的办事效率。 (二)加强监督和法律管理 1.对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进行声誉评价。利用会计信 参考文献: 息所反映的经营业绩,对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进行评价 杨勇,我小红,刘晨会计信息失真是源于会计职 对经营不善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应追究其法律责 业道德缺失吗?即财务与会计,2004(1 任。声誉是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21杜莹芬,假账背后一一企业会计造假的制度国素 获利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声誉有利于经营者和 职业企业家的长期发展,而劣迹斑斑的声誉记录则很可能 经济管理,2004(8) 使他们被逐出经理人市场,甚至毁掉其一生的事业。因此 [贵任编辑:王旸] 上接第148页) 三、记录过程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一)记录方法的选择 己录过程中常采用的核算方法包括复式记账、账户设 实情C2会计报表附注说明的内进采用多种不同的 由前文可知,对于同一项经济业务 置、编制会计分录等,无论哪种核算方法其目的都是规范会计核算方法,而在会计报表中如果不交代清楚各个项目 会计信息形态,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会计核算方法的设计是采用何种方法核算的,就会给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带来困 和使用来达到提供特殊信息的目的。例如,在企业购进存惑,为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容易理解报表内容,应当通 货时对销货方给予的现金折扣如何记录的问题上,如果采过会计报表附注对会计报表进行补充说明 三披露的充分程度的选 获得的折扣则按照入库材料成本的减项或者理财收益记 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程度是否充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 录,当超过折扣期支付而导致无法取得折扣的情况下,在量。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一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交易事 账面上不用做任何记录。而采用净值法时,购入的材料按项不予确认和计量,就使得这些事项不能在会计报告中反 照折扣后的净值作为成本,取得的折扣并不反映在账面映出来,因此,容易使这些未被反映出来的事项成为未来 上,而如果超过折扣期支付导致成本增加时,无法取得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因素。 折扣额需要计入折扣损失,从而反映出当前企业财务管理 五、结语 效率低下的现实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好 (二)记录手段的选择 坏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借鉴国内 传统的会计记录主要是手工完成,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外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并结合企业当前的自身情况,在 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误差较大,容易产生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全过程科学选择会计核算方法,不断提高会计信 失真的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始根据自身需息质量,为企业决策服务。 要开发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通过采用会计电算化,大 大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减少会计信 息失真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四、报告过程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l孙艳对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探析现代商业 (一)会计信息列报方法的选择 012(20) 目前会计报表都是采用表格的形式,虽然较为直观和21陈华会计核算方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分析 方便,但报表中只能反映出各主要项目的基本情况,而对 中国外资,2013(3) 于各项目深层次的情况却无法反映出来。以资产负债表为31宋闯企业性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探完即中 例,其中的应付账款只能反映出年末账面的价值,对于应 国集体经济,2012(28 收账款的账龄却无法反映出来,而严格上来说,这方面的41冯书英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方法变化及应对策 信息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情况是极为重要 略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4(3) 的,为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企业一般是利用会计报表附注 [贵任编辑:王旸] 的方式提供此方面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全面地反映真 ?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5年第10期 N 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上接第 148 页) !!!!!!!!!!!!!!!!!!!!!!!!!!!!!!!!!!!!!!!!!!!!! 三、记录过程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一)记录方法的选择 记录过程中常采用的核算方法包括复式记账、账户设 置、编制会计分录等,无论哪种核算方法其目的都是规范 会计信息形态,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会计核算方法的设计 和使用来达到提供特殊信息的目的。例如,在企业购进存 货时对销货方给予的现金折扣如何记录的问题上,如果采 用总价法,则购入的材料按照折扣前的总价确定成本,而 获得的折扣则按照入库材料成本的减项或者理财收益记 录,当超过折扣期支付而导致无法取得折扣的情况下,在 账面上不用做任何记录。而采用净值法时,购入的材料按 照折扣后的净值作为成本,取得的折扣并不反映在账面 上,而如果超过折扣期支付导致成本增加时,无法取得的 折扣额需要计入折扣损失,从而反映出当前企业财务管理 效率低下的现实。 (二)记录手段的选择 传统的会计记录主要是手工完成,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误差较大,容易产生会计信息 失真的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始根据自身需 要开发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通过采用会计电算化,大 大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减少会计信 息失真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报告过程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一)会计信息列报方法的选择 目前会计报表都是采用表格的形式,虽然较为直观和 方便,但报表中只能反映出各主要项目的基本情况,而对 于各项目深层次的情况却无法反映出来。以资产负债表为 例,其中的应付账款只能反映出年末账面的价值,对于应 收账款的账龄却无法反映出来,而严格上来说,这方面的 信息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情况是极为重要 的,为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企业一般是利用会计报表附注 的方式提供此方面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全面地反映真 实情况。 (二)会计报表附注说明的内容选择 由前文可知,对于同一项经济业务可采用多种不同的 会计核算方法,而在会计报表中如果不交代清楚各个项目 是采用何种方法核算的,就会给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带来困 惑,为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容易理解报表内容,应当通 过会计报表附注对会计报表进行补充说明。 (三)披露的充分程度的选择 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程度是否充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 量。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一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交易事 项不予确认和计量,就使得这些事项不能在会计报告中反 映出来,因此,容易使这些未被反映出来的事项成为未来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因素。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好 坏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借鉴国内 外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并结合企业当前的自身情况,在 会计核算全过程科学选择会计核算方法,不断提高会计信 息质量,为企业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 艳.对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探析[J].现代商业, 2012(20). [2] 陈 华. 会计核算方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分析[J]. 中国外资,2013(3). [3] 宋 闯.企业性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探究[J].中 国集体经济,2012(28). [4] 冯书英.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方法变化及应对策 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3). [责任编辑:王 旸] (一)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 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 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 管理提供参考。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以《会计 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第三,大力发展注册会计 师队伍,发挥其监督作用。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 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 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 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 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还要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变会计人员隶属 关系,将会计人员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逐步形 成“社会招聘、工酬分离、风险执业、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全 面规范”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 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强化会计机构和 人员的管理,杜绝无证人员上岗和随意撤换会计人员的现 象。同时推行会计委派制。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财务人员 委派到企业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和主管会计。 (二)加强监督和法律管理 1.对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进行声誉评价。利用会计信 息所反映的经营业绩,对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进行评价, 对经营不善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应追究其法律责 任。声誉是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 获利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声誉有利于经营者和 职业企业家的长期发展,而劣迹斑斑的声誉记录则很可能 使他们被逐出经理人市场,甚至毁掉其一生的事业。因此, 对经营者和逐步增加的职业企业家,要由有关机构定期对 他们的业绩、行为进行考核,并评定其声誉,记录在案。对 于他们的劣迹要随时公布,从而迫使他们放弃短期行为转 而追求长期利益。 2.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近年来我国先后 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规,尽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只要严格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信 息失真的治理,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 假行为的震慑作用,除了对有关的财会人员进行处罚外,特别 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领导进行严厉的处罚,治理了造假的 源头,才能大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3.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在我国的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 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采用媒体监督机制,社会的相关 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也比司法和行政监管更广泛、更有效。 (三)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在新常态下互联网 + 的时代,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使 得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信度更高,同时也会大大 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加快企业的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 勇,戎小红,刘 晨.会计信息失真是源于会计职 业道德缺失吗?[J].财务与会计,2004(1). [2] 杜莹芬. 假账背后——企业会计造假的制度因素[J]. 经济管理,2004(8). [责任编辑:王 旸] 财务与审计 150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