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展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德是道德的基础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伦理 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道德,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不能脱离一定的道德环境和规范 心理学对个体品德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丰富了社会道德的内容,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发展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有助于人们了解品德的心理实质,为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与培养 提供科学的依据。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 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下面,我们将分三个步骤进行探讨 (一)品德的心理成分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 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教育 心理学著作大部分都持这种观点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 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如学生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物 和爱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都有了较好的了解和理解,就表明他们的道德认识达到了一定的 水平。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其 中,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 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 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一般地说, 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本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 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例如,我们对英雄 模范人物产生敬佩之情,对损人利己的人产生厌恶的情感,对自己的舍己为人的行为感到欣 慰,对自己的过失言行感到羞愧等等。可见,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监督的力量,它能使 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 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的支持与控制行为的力量,象有的学 生长年帮助走路困难的同学上学就是意志支持的结果。道德意志还能使人抵御现实中的各种 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始终坚持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的作用就在于发动与既定目的相 符的行动,制止与既定目的相悖的行动。道德意志的过程一般经历下决心、树信心、立恒心 三个阶段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 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它们与一般的 技能、习惯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它们便具有了道德的性质。道 德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实现道德目的,它将指导道德行为做出对他人和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事 情,不致于好心办坏事。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人的道德行为,使其贯彻始终,经过多次反 复和实践,便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品德形成的客观标志。例如, 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因此,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及其习惯, 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 (二)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 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 和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一定的情境下,道德情感的激发又会促进 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和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 机是一股内部动力,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它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行道德行为。道德意展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德是道德的基础。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伦理 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道德,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不能脱离一定的道德环境和规范, 心理学对个体品德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丰富了社会道德的内容,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发展。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有助于人们了解品德的心理实质,为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与培养 提供科学的依据。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 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下面,我们将分三个步骤进行探讨。 (一)品德的心理成分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 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教育 心理学著作大部分都持这种观点。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 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如学生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物 和爱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都有了较好的了解和理解,就表明他们的道德认识达到了一定的 水平。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其 中,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 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 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一般地说, 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本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 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例如,我们对英雄 模范人物产生敬佩之情,对损人利己的人产生厌恶的情感,对自己的舍己为人的行为感到欣 慰,对自己的过失言行感到羞愧等等。可见,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监督的力量,它能使 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 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的支持与控制行为的力量,象有的学 生长年帮助走路困难的同学上学就是意志支持的结果。道德意志还能使人抵御现实中的各种 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始终坚持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的作用就在于发动与既定目的相 符的行动,制止与既定目的相悖的行动。道德意志的过程一般经历下决心、树信心、立恒心 三个阶段。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 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它们与一般的 技能、习惯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它们便具有了道德的性质。道 德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实现道德目的,它将指导道德行为做出对他人和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事 情,不致于好心办坏事。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人的道德行为,使其贯彻始终,经过多次反 复和实践,便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品德形成的客观标志。例如,一 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因此,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及其习惯, 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 (二)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 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 和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一定的情境下,道德情感的激发又会促进 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和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 机是一股内部动力,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它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行道德行为。道德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