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六节 地下害虫的预测预报 一、地下害虫的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种类和虫口密度调查 1.挖土调查法:最常用的方法,样点面积一般33.3X33.3℃m,深度根据调查时间而定,取样方式取决于种类及田 间分布型。 2.灯光诱测法:越冬成虫出土活动开始到秋末越冬止可用黑光灯诱测。 3.食物诱集法:地下害虫的趋性,采取“社会秩序穴播食物诱集法”冬春播前,每隔50cm穴播小麦或玉米发现幼 苗受害后,挖土检查。 4.直接目测法:蝼蛄活动期上午10时前,查看地表遂道条数,确定虫量,地表2条遂条,土中有1条蝼蛄,遂道宽 3cm为若虫,3-5.5cm为成虫。 (二)为害情况调查 掌握地下害虫的为害情祝,是实施田间补救的依据,春播作物在苗后和定苗期各查一次,冬小麦在越冬前和返青、 拔节期各一次 二、发生时间及防治适期预测预报 (一)剖查雎虫卵巢发育进度,预测成虫防治适期。 (二)观察卵发育历期,预测幼虫防治适期 (三)查害虫活动情况预测防治适期,春季蝼蛄上升到20Cm左右,蛴螬和金针虫上升到。 10cm左右,田间发现被害苗,需及时防治。 (四)根据物侯预测防治适期。 三、发生趋势预测预报 第七节 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 一、原则地下害虫的防治:应按照“三查三定”(查大小、密度、深浅、定防面积,时间、方法)的原则,贯 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虫情因地因时制宜,各种措施协调应用,做到地下害虫地上治,成虫、幼 虫结合治,田内田外选择治,把地下害虫的为害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二、防治指标:因种类,地区而异,蝼蛄80头/亩,蛴螬2000头/亩、金针虫3000头/亩,三种混合发生以1500- 2000头/亩为宜。 三、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深翻改土,铲平沟坎荒坡,植树种草等,杜绝滋生地下害虫的策源地,创造 不利于地下害虫发生的环境。实践证明,改造环境是消灭蝼蛄的基本方法。 2.实行科学的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地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茎、块根类大田作物,对棉花、芝麻、油菜、麻 类等直根系作物不喜取食,因此,合理地轮作或间作,可以减轻其为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