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FDC-18006-1x-P.C 宝武韶 这样做的结果是生产出的产品尺寸不均匀,对于产品尺寸要求不严格的普材来说也许问题不大,但对于 讲究精细、精准的优特钢来说,完全不符合要求。” “必须转变员工的工作习惯,号召大家统一思想,为生存而战,这样韶钢才有救!”为了形成员工 的责任意识,转变工作认识,李世平牵头制作电视专题片《为生存而战》,全方位地宣传,让每一位员工 明白“企业亏损我也有责任”,“企业的所有利益和每一个人有关”。《为生存而战》专题片图文并茂,引 起员工深深的共鸣。 专题片发布后,仅用2天时间便获得23000多点击量和6000多条转发量。一场场“转型升级形势任 务教育”全员轮训层层铺开,党政一把手亲自参与轮训方案设计,和班子成员一起到基层给员工授课, 讲形势、日标和任务,分析韶钢的优势和不足。炼铁厂喷煤作业区作业长洪志高禁不住发出感叹:“我在 韶钢工作了18年,听公司领导给我们讲课是头一回,这就是变化!我相信韶钢会在变化中生存下去。希 望公司在管理上还要不断抓,做到精细管理,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和作风 宣讲会一共开展了287场,共有21名公司高管、114名中层领导参与,共计覆盖12117名员工,效 果良好。“企业亏损我们也有责任”,能环部管控中心主任的这句话在韶钢传得很广, 段时间,他的 心情特别沉重,常常听到有员工发牢骚、抱怨企业。“这些话我听着挺不舒服。企业是衣食父母,中国人 讲究以孝为先,‘父母’遇到困难,‘儿女’就没有一点责任?”为了打消这些错误思想,他把管控中心 的岗位规程梳理出来,让大家各自对照:“先问问自己,都做到了没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员工 们的抱怨 2)“三个不动摇 韶钢管理层经过实践的摸爬滚打,找清公司存在的问题后,从管理、成本、效率、供销、产线升级 和文化等角度,提出“三个不动摇”的工作主线,即加快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力度不动摇、加快转型升级 步伐不动摇、加快基础管理能力提升不动摇 a)加快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力度不动摇。一是积极推进“瘦身健体”减去不必要的包袱、清理过 剩产能、精简业务链条、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韶钢的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真正做强、做优钢铁 。二是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优化,依靠能力提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体系支持等四个途径,将劳 动效率提升进行到底。三是改革用人、分配体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 四是稳步推进变革。鼓励各级管理者身体力行,成为文化变革的示范者和推进者,持续强化“精品、精 益制造和精品文化”的优特文化理念,打造“担当、专注、争先”的新韶钢人精神品质DNA。 b)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动摇。韶钢转型升级包括三部分 ●产品转型。加快普转优,优转特的转变步伐。包括聚焦特钢中高端产品,做优做强工业线材, 以及实现优特钢生产制造关键技术指标达国内一流,打造高端棒线材制造基地。 制造转型。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最终实现生产制造的少人化、无人化 和智能化,推动钢铁业的转型 ●产业转型。加快以产品为竞争模式转变为以产品为中心构筑价值链的模式转变。 c)加快提升基础管理能力不动摇。提升基础管理提升的主要手段就是开展全员参与的“三岗”活 动。即通过岗位找茬,揭示标准问题,保持体系动态:通过岗位对标发现自我差距,保持激情谦逊;通 过岗位提升,不断学习积累,激发成长内生动力。 3)“嵌入式支撑”机制 在韶关,李世平着手以人力资源与组织变革撬动文化变革:在上海,宝钢集团在思考如何向韶钢注 入资源,支持韶钢的发展和建设。2014年,宝钢集团提出“嵌入式支撑”的机制,宝钢从总公司派出团 队和人员常驻韶钢,对韶钢进行全方位“会诊”和“对症下药”,支撑团队最多时达到300人 刘建荣是支撑团队总代表。支撑团队经过摸底调硏后,和韶钢管理层商定,决定组建降低铁水成本 优化高线产品结构、特棒协同经营等11个项目干起,覆盖降本増效、现场管理改善、产品优化、技术移 植、人事效率提升等各方面。支撑团队对11个项目进行分解,共梳理出81个子项目,涉及662个问题, 4/14FDC-18006-1X-P-C 宝武韶钢 4 / 14 这样做的结果是生产出的产品尺寸不均匀,对于产品尺寸要求不严格的普材来说也许问题不大,但对于 讲究精细、精准的优特钢来说,完全不符合要求。” “必须转变员工的工作习惯,号召大家统一思想,为生存而战,这样韶钢才有救!” 为了形成员工 的责任意识,转变工作认识,李世平牵头制作电视专题片《为生存而战》,全方位地宣传,让每一位员工 明白“企业亏损我也有责任”,“企业的所有利益和每一个人有关”。《为生存而战》专题片图文并茂,引 起员工深深的共鸣。 专题片发布后,仅用 2 天时间便获得 23000 多点击量和 6000 多条转发量。一场场“转型升级形势任 务教育”全员轮训层层铺开,党政一把手亲自参与轮训方案设计,和班子成员一起到基层给员工授课, 讲形势、目标和任务,分析韶钢的优势和不足。炼铁厂喷煤作业区作业长洪志高禁不住发出感叹:“我在 韶钢工作了 18 年,听公司领导给我们讲课是头一回,这就是变化!我相信韶钢会在变化中生存下去。希 望公司在管理上还要不断抓,做到精细管理,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和作风。” 宣讲会一共开展了 287 场,共有 21 名公司高管、114 名中层领导参与,共计覆盖 12117 名员工,效 果良好。“企业亏损我们也有责任”,能环部管控中心主任的这句话在韶钢传得很广。有一段时间,他的 心情特别沉重,常常听到有员工发牢骚、抱怨企业。“这些话我听着挺不舒服。企业是衣食父母,中国人 讲究以孝为先,‘父母’遇到困难,‘儿女’就没有一点责任?”为了打消这些错误思想,他把管控中心 的岗位规程梳理出来,让大家各自对照:“先问问自己,都做到了没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员工 们的抱怨。 2)“三个不动摇” 韶钢管理层经过实践的摸爬滚打,找清公司存在的问题后,从管理、成本、效率、供销、产线升级 和文化等角度,提出“三个不动摇”的工作主线,即加快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力度不动摇、加快转型升级 步伐不动摇、加快基础管理能力提升不动摇。 a) 加快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力度不动摇。一是积极推进“瘦身健体”,减去不必要的包袱、清理过 剩产能、精简业务链条、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韶钢的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真正做强、做优钢铁 主业。二是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优化,依靠能力提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体系支持等四个途径,将劳 动效率提升进行到底。三是改革用人、分配体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 四是稳步推进变革。鼓励各级管理者身体力行,成为文化变革的示范者和推进者,持续强化“精品、精 益制造和精品文化”的优特文化理念,打造“担当、专注、争先”的新韶钢人精神品质 DNA。 b)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动摇。韶钢转型升级包括三部分:  产品转型。加快普转优,优转特的转变步伐。包括聚焦特钢中高端产品,做优做强工业线材, 以及实现优特钢生产制造关键技术指标达国内一流,打造高端棒线材制造基地。  制造转型。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最终实现生产制造的少人化、无人化 和智能化,推动钢铁业的转型。  产业转型。加快以产品为竞争模式转变为以产品为中心构筑价值链的模式转变。 c)加快提升基础管理能力不动摇。提升基础管理提升的主要手段就是开展全员参与的“三岗”活 动。即通过岗位找茬,揭示标准问题,保持体系动态;通过岗位对标发现自我差距,保持激情谦逊;通 过岗位提升,不断学习积累,激发成长内生动力。 3)“嵌入式支撑”机制 在韶关,李世平着手以人力资源与组织变革撬动文化变革;在上海,宝钢集团在思考如何向韶钢注 入资源,支持韶钢的发展和建设。2014 年,宝钢集团提出“嵌入式支撑”的机制,宝钢从总公司派出团 队和人员常驻韶钢,对韶钢进行全方位“会诊”和“对症下药”,支撑团队最多时达到 300 人。 刘建荣是支撑团队总代表。支撑团队经过摸底调研后,和韶钢管理层商定,决定组建降低铁水成本、 优化高线产品结构、特棒协同经营等 11 个项目干起,覆盖降本增效、现场管理改善、产品优化、技术移 植、人事效率提升等各方面。支撑团队对 11 个项目进行分解,共梳理出 81 个子项目,涉及 662 个问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