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数,借以表明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动的程度。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也称为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动态相对数、报告期指标数值 100% 基期指标数值 通常,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称为基期,与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报告期。 例如,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533亿元,2000年为89404亿元,如 果2000年选作基期,亦即将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作为100,则2001的国 内生产总值与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得出动态相对数为106.9%, 它说明在2000年基础上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 动态相对数在统计分析中应用很广,本书将在第八章时间数列中详加 论述。 42.3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上述六种相对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对比方法,对两个 同类指标数值进行静态的或动态的比较,对总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数 量分析,对两个不同总体之间的联系程度和比例作比较,是统计中常用的 基本数量分析方法之一。要使相对指标在统计分析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在 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可比性原则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关的指标数值之比,对比结果的正确性,直接按取 决于两个指标数值的可比性。如果违反可比性这一基本原则计算相对指标 就会失去其实际意义,导致不正确的结论。对比指标的可比性,是指对比 的指标在含义、内容、范围、时间、空间和计算方法等口径方面是否协调 致,相互适应。如果各个时期的统计数字因行政区划、组织机构、隶属 关系的变更,或因统计制度方法的改变不能直接对比的,就应以报告期的 口径为准,调整基期的数字。许多用金额表示的价值指标,由于价格的变 动,各期的数字进行对比,不能反映实际的发展变化程度,一般要按不变 价格换算,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计算对比指标数值的方法是简便易行的,但要正确地计算和运用相对 数,还要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因为事物之间的对比分 析,必须是同类型的指标,只有通过统计分组,才能确定被研究现象的同 质总体,便于同类现象之间的对比分析。这说明要在确定事物性质的基础 上,再进行数量上的比较或分析,而统计分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统计 的定性分类或分析。即使是同一种相对指标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进行比数,借以表明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动的程度。—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也称为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100% 基期指标数值 报告期指标数值 动态相对数= (4–9) 通常,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称为基期,与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报告期。 例如,200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95533 亿元,2000 年为 89404 亿元,如 果 2000 年选作基期,亦即将 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作为 100,则 2001 的国 内生产总值与 2000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得出动态相对数为 106.9%, 它说明在 2000 年基础上 2001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 动态相对数在统计分析中应用很广,本书将在第八章时间数列中详加 论述。 4.2.3 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上述六种相对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对比方法,对两个 同类指标数值进行静态的或动态的比较,对总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数 量分析,对两个不同总体之间的联系程度和比例作比较,是统计中常用的 基本数量分析方法之—。要使相对指标在统计分析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在 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 可比性原则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关的指标数值之比,对比结果的正确性,直接按取 决于两个指标数值的可比性。如果违反可比性这—基本原则计算相对指标, 就会失去其实际意义,导致不正确的结论。对比指标的可比性,是指对比 的指标在含义、内容、范围、时间、空间和计算方法等口径方面是否协调 一致,相互适应。如果各个时期的统计数字因行政区划、组织机构、隶属 关系的变更,或因统计制度方法的改变不能直接对比的,就应以报告期的 口径为准,调整基期的数字。许多用金额表示的价值指标,由于价格的变 动,各期的数字进行对比,不能反映实际的发展变化程度,一般要按不变 价格换算,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计算对比指标数值的方法是简便易行的,但要正确地计算和运用相对 数,还要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因为事物之间的对比分 析,必须是同类型的指标,只有通过统计分组,才能确定被研究现象的同 质总体,便于同类现象之间的对比分析。这说明要在确定事物性质的基础 上,再进行数量上的比较或分析,而统计分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统计 的定性分类或分析。即使是同一种相对指标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进行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