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华眼科杂志2014年3月第50卷第3期 Chin J Ophthalmol, March2014,Vol50,No3 学术动态 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签署2014-2019年防治可避免盲 和视觉损伤的全球行动计划 世界卫生组织 2013年5月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 World Health行动计划”,特别是包括促进人人全面、平等地享有医疗服务 Assembly,WHA)签署WHA66.4号决议“面向普遍的眼健方面。 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全球行动计划旨在支持 3.继续对预防包括盲在内的可避免视觉损伤给予优先 和扩大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成员考虑,要考虑对实施“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 国和秘书处以及国际合作者的努力来进一步改善眼健康。球行动计划”分配资源。 预期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将能为巩固全球为面向普 4.通过WHO行政委员会向2017年第70届WHA和 遍的眼健康而做的共同努力提供路线图。 2020年第73届WHA报告实施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 第66届WHA关于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 、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 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WHA664)的决议 1.2012年1月,WHO行政委员会回顾了实施200 第66届WHA已经考虑到“面向普遍的眼健康的全球2013年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它 行动计划”的报告和草稿;回顾了WHA5626号有关根除可决定立即开始工作,制定2014-2019年期间的后续行动计 避免盲的决议以及WHA62.1号和WHA59.25号有关预防划,请求WHO总干事长在密切咨询WHO成员国和国际合 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的决议;认识到“面向普遍的眼健康:作者前提下制定2014—2019年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行 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是建立在2009—2013年预防动计划的草稿通过行政委员会提交给WHA。下列全球行 可避免盲和视力损伤行动计划的基础之上;认识到“面向普动计划是咨询WHO成员国、国际合作者和联合国系统的有 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的一些领城与解关机构后的草稿。 决非传染性疾病和被忽视的热带病的努力之间存在着联系 全世界当前的视觉损伤 (一)签署“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 2.2010年,WHO估计全球有285亿视觉损伤者,其中 动计划 3900万为盲人 (二)号召WHO成员国 3.根据2010年的资料,包括盲在内的80%的视觉损伤 1.在恰当的时候要加强国家的努力,尤其要通过更好者是可以避免的。世界上视觉损伤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未矫 地将眼健康整合到国家卫生计划和卫生服务的提供中,来预屈光不正(42%)和白内障(33%)。在所有的国家里都存 防包括肓在内的可避免视觉损伤 在着减少这两种情况负担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 2.根据国家的优先考虑,包括促进人人全面、平等地享 4.视觉损伤更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中。2010年,82%的 有眼保健服务,来实施“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盲人和65%的中重度视觉损伤者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中 全球行动计划”所建议的行动。 较贫困的人群更易受到包括盲在内的视觉损伤的影响 继续实施WHA62.1号有关预防盲和视觉损伤的决 在过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构建 议以及2002013年预防盲和视觉损伤行动计划所同意的.在近来的决议中,WHA突出了根除作为公共卫生问 题的可避免盲的重要性。2009年,WHA做出了WHA62 4.继续支持WHO秘书处在2013年底前实施当前行动号决议,签署了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的行动计划。 计划。 2012年,由第65届WHA评述的报告和讨论稿叙述了实施 5.在更广泛的项目预算范围内考虑与实施这一决议相20092013年行动计划中所得到的教训。这些发现和在讨 关的项目和预算 论中所得到的反馈是制定本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所获得 (三)请求WHO总干事长 的一些教训如下述:(1)在所有国家中,评估视觉损伤的程 1.对WHO成员国根据国家的优先考虑实施“面向普遍度和原因以及服务的效率是极为紧要的。重要的是要保证 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所建议的行动提供监测视觉损伤患病率和原因的系统处于工作中包括了解随 技术支持。 时间而发生的变化,了解作为整个卫生系统一部分的眼保健 2.进一步完善“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和康复服务的效率。监测和评估眼保健服务和眼病的流行 病学趋势应当整合到国家的卫生信息系统中去。从监测和 DoI:10.3760/ cma, ], Issn.04124081.2014.03.021 评估中所获得的信息应当应用于指导制定服务计划和资源 万方数据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签署2014--2019年防治可避免盲 和视觉损伤的全球行动计划 世界卫生组织 2013年5月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World Health Assembly,WHA)签署wHA66.4号决议“面向普遍的眼健 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全球行动计划旨在支持 和扩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成员 国和秘书处以及国际合作者的努力来进一步改善眼健康。 预期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将能为巩固全球为面向普 遍的眼健康而做的共同努力提供路线图。 一、第66届WHA关于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 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WHA66.4)的决议 第66届WHA已经考虑到“面向普遍的眼健康的全球 行动计划”的报告和草稿;回顾了WHA56.26号有关根除可 避免盲的决议以及WHA62.1号和wHA59.25号有关预防 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的决议;认识到“面向普遍的眼健康: 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是建立在2009--2013年预防 可避免盲和视力损伤行动计划的基础之上;认识到“面向普 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的一些领域与解 决非传染性疾病和被忽视的热带病的努力之间存在着联系。 (一)签署“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 动计划” (二)号召WHO成员国 1.在恰当的时候要加强国家的努力,尤其要通过更好 地将眼健康整合到国家卫生计划和卫生服务的提供中,来预 防包括盲在内的可避免视觉损伤。 2.根据国家的优先考虑,包括促进人人全面、平等地享 有眼保健服务,来实施“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 全球行动计划”所建议的行动。 3.继续实施WHA62.1号有关预防盲和视觉损伤的决 议以及2009--2013年预防盲和视觉损伤行动计划所同意的 行动。 4.继续支持WHO秘书处在2013年底前实施当前行动 计划。 5.在更广泛的项目预算范围内考虑与实施这一决议相 关的项目和预算。 (三)请求WHO总干事长 1.对WHO成员国根据国家的优先考虑实施“面向普遍 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所建议的行动提供 技术支持。 2.进一步完善“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 DOI:tO.3760/cma.j.issn.0412-4081.2014.03.021 233· .学术动态. 行动计划”,特别是包括促进人人全面、平等地享有医疗服务 方面。 3.继续对预防包括盲在内的可避免视觉损伤给予优先 考虑,要考虑对实施“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 球行动计划”分配资源。 4.通过WHO行政委员会向2017年第70届WHA和 2020年第73届WHA报告实施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 二、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 1.2012年1月,WHO行政委员会回顾了实施2009— 2013年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它 决定立即开始工作,制定2014--2019年期间的后续行动计 划,请求WHO总干事长在密切咨询WHO成员国和国际合 作者前提下制定2014--2019年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行 动计划的草稿,通过行政委员会提交给WHA。下列全球行 动计划是咨询WHO成员国、国际合作者和联合国系统的有 关机构后的草稿。 全世界当前的视觉损伤 2.2010年,WHO估计全球有2.85亿视觉损伤者,其中 3 900万为盲人。 3.根据2010年的资料,包括盲在内的80%的视觉损伤 者是可以避免的。世界上视觉损伤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未矫 正屈光不正(42%)和白内障(33%)。在所有的国家里都存 在着减少这两种情况负担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 4.视觉损伤更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中。2010年,82%的 盲人和65%的中重度视觉损伤者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中。 较贫困的人群更易受到包括盲在内的视觉损伤的影响。 在过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构建 5.在近来的决议中,WHA突出了根除作为公共卫生问 题的可避免盲的重要性。2009年,WHA做出了WHA62.1 号决议,签署了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的行动计划。 2012年,由第65届WHA评述的报告和讨论稿叙述了实施 2009--2013年行动计划中所得到的教训。这些发现和在讨 论中所得到的反馈是制定本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所获得 的一些教训如下述:(1)在所有国家中,评估视觉损伤的程 度和原因以及服务的效率是极为紧要的。重要的是要保证 监测视觉损伤患病率和原因的系统处于工作中,包括了解随 时间而发生的变化,了解作为整个卫生系统一部分的眼保健 和康复服务的效率。监测和评估眼保健服务和眼病的流行 病学趋势应当整合到国家的卫生信息系统中去。从监测和 评估中所获得的信息应当应用于指导制定服务计划和资源 万方数据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