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比较与借鉴 在这种条件下,持续经济发展的政治框架也难以形成。 活水平不仅没有改善,从不少指标反映的情况来看, (二)巴西军政府时期财富分配的权力化 反而在下降。 巴西军政府依赖富人群体的支持,军政府时期财 因此,巴西军政府时期,财富分配有着明显的权 富密集地流向富人。在巴西农村,大农场主获得了巨 力化倾向。对富人多予少取:对贫民多取少予。这样 大的收益。他们凭借其政治影响力,获得大额信贷、 的分配政策让巴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在1960年, 出口补贴以及其他方面的政府资助。在20世纪七八 最富有的10%的巴西人拥有28.3%的巴西总收入: 十年代,巴西农业所得税仅占国家所得税的1%;与 到了1970年,他们获得了34.1%的收入;到了1980 此同时,大农场则获得了政府巨额的补贴。国家所得 年,这个数字变为34.9%。与此同时,最贫困的 税中的10%用于农业补贴,这些补贴大都流向大农10%的巴西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60年的 场。圆在1969年到1975年间,分配给大农场的信贷 1.9%下跌至1980年的1.1%。在1960年到1970年 增长了10倍,而分配给小农场的信贷增长还不到 间,占人口总数50%的巴西底层民众的收入占总收 两倍。回 入的比重由17.4%下跌至14.9%,到了1980年,进 巴西的国有企业高管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在 一步下跌至14.1%。这段时间巴西增长带来的好处不 20世纪80年代早期,巴西国企高层普遍享有高薪, 成比例地由富人获得。圆 乃至高于其欧美同行。在巴西政府连海外借款的利息 这样的分配结构难以为普通民众提供经济激励以 都难以偿付时,巴西国有企业仍将巨额资金用于支付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相反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 其高额的薪酬。0 面。巴西的无地农民开始占领土地、冲击政府机关、 巴西教育也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巴西,最好的中 摧毁道路收费站,他们屡屡使用暴力以冲击固化的产 学都是私立的,富人子弟来这里读书,他们赢在起跑 权。在1964年到1989年间,巴西有1566人死于争夺 线上。这些富家子弟再通过激烈的入学考试,进入巴 土地的纠纷。回 西的国立大学读书,而大学教育却是免费的,教育拨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一部分巴西贫民转向武 款有一半流向这些国立大学。巴西军政府忽视基础教 装斗争,成为了游击队员。1969年,美国驻巴西大 育而重视高等教育的政策让贫民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 使伯克·艾布里克(Burke Elbrick)被游击队员绑 机会,这一政策不仅补贴了富人,也阻碍了贫民通过 架,绑架者要求政府释放被关押的10名游击队员, 教育实现社会流动。 用以交换美国大使。此事引起了很大的国际反响,巴 在巴西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弱势群体的收益不 西政府被迫答应了游击队员的要求,这又诱发了后续 增反降。巴西的劳工群体和无地农民、城市贫民的境 的绑架事件。此后,游击队员又绑架了瑞士驻巴西大 况日益恶化,巴西的最低工资实际购买力大幅度下 使、德国驻巴西大使以及日本驻巴西的总领事。 降。在1972年,52.5%的巴西民众生活水平还达不 因此,巴西收入分配的权力化导致经济的激励结 到当时的最低工资水平;在1985年,巴西实施的最 构被破坏,贫民对巴西产权与政治的冲击不断,经济 低工资的购买力还不到1940年的50%。)在农村的 发展的稳定框架也难以搭建。 贫民生活也没有得到改善。直到1980年仍有73%的 (三)巴西产业结构的畸形化与经济增长的债 巴西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仅相当于最低工资的一半乃至 务化 更低。从1961年到1975年,营养不良的巴西人口数 巴西“经济奇迹”期间,人们往往强调巴西经 量增加了一倍。受饥饿困扰的人群也开始增多,在 济的一个侧面:巴西修建了奢侈的新都巴西利亚,这 1961年,巴西有2700万人口在忍受饥饿,占巴西人 座首都以优良的建筑和精美的设计闻名于世。这座城 口总数的38%;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奇迹” 市是世界上第一座为汽车而不是为普通人设计的大都 的展开,到1975年,这个数字达到7200万,饥饿人 市。巴西的汽车产业由跨国公司创建,1986年就生 口占总人口数的67%。网在“经济奇迹”期间,巴 产了10亿辆汽车,生产的汽车1/4用于出口。巴西 西贫民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收益,普通民众的生 也是世界上第五大武器出口商,它向英国皇家空军出 ·117·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在这种条件下,持续经济发展的政治框架也难以形成。 ( 二) 巴西军政府时期财富分配的权力化 巴西军政府依赖富人群体的支持,军政府时期财 富密集地流向富人。在巴西农村,大农场主获得了巨 大的收益。他们凭借其政治影响力,获得大额信贷、 出口补贴以及其他方面的政府资助。在 20 世纪七八 十年代,巴西农业所得税仅占国家所得税的 1% ; 与 此同时,大农场则获得了政府巨额的补贴。国家所得 税中的 10% 用于农业补贴,这些补贴大都流向大农 场。[8]在 1969 年到 1975 年间,分配给大农场的信贷 增长了 10 倍,而分配给小农场的信贷增长还不到 两倍。[9] 巴西的国有企业高管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巴西国企高层普遍享有高薪, 乃至高于其欧美同行。在巴西政府连海外借款的利息 都难以偿付时,巴西国有企业仍将巨额资金用于支付 其高额的薪酬。[10] 巴西教育也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巴西,最好的中 学都是私立的,富人子弟来这里读书,他们赢在起跑 线上。这些富家子弟再通过激烈的入学考试,进入巴 西的国立大学读书,而大学教育却是免费的,教育拨 款有一半流向这些国立大学。巴西军政府忽视基础教 育而重视高等教育的政策让贫民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 机会,这一政策不仅补贴了富人,也阻碍了贫民通过 教育实现社会流动。 在巴西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弱势群体的收益不 增反降。巴西的劳工群体和无地农民、城市贫民的境 况日益恶化,巴西的最低工资实际购买力大幅度下 降。在 1972 年,52. 5% 的巴西民众生活水平还达不 到当时的最低工资水平; 在 1985 年,巴西实施的最 低工资的购买力还不到 1940 年的 50% 。[11]在农村的 贫民生活也没有得到改善。直到 1980 年仍有 73% 的 巴西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仅相当于最低工资的一半乃至 更低。从 1961 年到 1975 年,营养不良的巴西人口数 量增加了一倍。受饥饿困扰的人群也开始增多,在 1961 年,巴西有 2700 万人口在忍受饥饿,占巴西人 口总数的 38% ; 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和 “经济奇迹” 的展开,到 1975 年,这个数字达到 7200 万,饥饿人 口占总人口数的 67% 。[12]在 “经济奇迹”期间,巴 西贫民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收益,普通民众的生 活水平不仅没有改善,从不少指标反映的情况来看, 反而在下降。 因此,巴西军政府时期,财富分配有着明显的权 力化倾向。对富人多予少取; 对贫民多取少予。这样 的分配政策让巴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在 1960 年, 最富有的 10% 的巴西人拥有 28. 3% 的巴西总收入; 到了 1970 年,他们获得了 34. 1% 的收入; 到了 1980 年,这个 数 字 变 为 34. 9% 。与 此 同 时,最 贫 困 的 10% 的巴西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 1960 年的 1. 9% 下跌至 1980 年的 1. 1% 。在 1960 年到 1970 年 间,占人口总数 50% 的巴西底层民众的收入占总收 入的比重由 17. 4% 下跌至 14. 9% ,到了 1980 年,进 一步下跌至 14. 1% 。这段时间巴西增长带来的好处不 成比例地由富人获得。[13] 这样的分配结构难以为普通民众提供经济激励以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相反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 面。巴西的无地农民开始占领土地、冲击政府机关、 摧毁道路收费站,他们屡屡使用暴力以冲击固化的产 权。在 1964 年到 1989 年间,巴西有 1566 人死于争夺 土地的纠纷。[14]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晚期,一部分巴西贫民转向武 装斗争,成为了游击队员。1969 年,美国驻巴西大 使伯克·艾 布 里 克 ( Burke Elbrick) 被 游 击 队 员 绑 架,绑架者要求政府释放被关押的 10 名游击队员, 用以交换美国大使。此事引起了很大的国际反响,巴 西政府被迫答应了游击队员的要求,这又诱发了后续 的绑架事件。此后,游击队员又绑架了瑞士驻巴西大 使、德国驻巴西大使以及日本驻巴西的总领事。 因此,巴西收入分配的权力化导致经济的激励结 构被破坏,贫民对巴西产权与政治的冲击不断,经济 发展的稳定框架也难以搭建。 ( 三) 巴西产业结构的畸形化与经济增长的债 务化 巴西 “经济奇迹”期间,人们往往强调巴西经 济的一个侧面: 巴西修建了奢侈的新都巴西利亚,这 座首都以优良的建筑和精美的设计闻名于世。这座城 市是世界上第一座为汽车而不是为普通人设计的大都 市。巴西的汽车产业由跨国公司创建,1986 年就生 产了 10 亿辆汽车,生产的汽车 1 /4 用于出口。巴西 也是世界上第五大武器出口商,它向英国皇家空军出 ·117·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 比较与借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