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RRRR2),至于r3n这对隐性基因由于对红粒的表现无有作用,而且在父母 本中无有差异,所以分析时,可以把它略去不计,于是不同显性基因数与籽粒 颜色深浅之间的关系就如图所示。 红白麦粒为63:1的组合中,麦粒的颜色由三对基因所控制。它和15:1的 组合一样,F2表现的类别与比例与显性基因数具有一定的剂量关系。当显性基 因数目最多时,籽粒的颜色表现最深,当没有显性基因时,籽粒的颜色最浅成 白色,从而籽粒的颜色逐渐由深到浅呈现连续变异。 1.(15:1)红粒(RRRR)×白粒(r;rrar2) Rir,r2 表现型类别 深红中深红中红浅红白色 表现型比例 6 4 红粒有效基因 3R 2R 2RIRIR2r2 IRiRirir2 2Ririr2r2 lririr2r2 基因型 iririR2R2 2Rr,R2R2 4RiriR2r2 2ririr2r2 Iririr2r2 2.63:1 红粒( RiRiR2r2rsR)×白粒( ririrer2r3r3) Rir,rar2rar3 表现型类别最深红暗红深红中深红中红浅红色白色 表现型比例1 15 20 15 红粒有效应基因数6R 5R 红粒:白粒 63:1(R1R1R2R2),至于 r3r3 这对隐性基因由于对红粒的表现无有作用,而且在父母 本中无有差异,所以分析时,可以把它略去不计,于是不同显性基因数与籽粒 颜色深浅之间的关系就如图所示。 红白麦粒为 63:1 的组合中,麦粒的颜色由三对基因所控制。它和 15:1 的 组合一样,F2表现的类别与比例与显性基因数具有一定的剂量关系。当显性基 因数目最多时,籽粒的颜色表现最深,当没有显性基因时,籽粒的颜色最浅成 白色,从而籽粒的颜色逐渐由深到浅呈现连续变异。 1.(15:1) 红粒(R1R1R2R2) × 白粒(r1r1r2r2) ↓ R1r1R2r2 表现型类别 深红 中深红 中红 浅红 白色 表现型比例 1 4 6 4 1 红粒有效基因 4R 3R 2R 1R OR 2R1R1R2r2 1R1R1r1r2 2R1r1r2r2 1r1r1r2r2 基 因 型 1R1R1R2R2 2R1r1R2R2 4R1r1R2r2 2r1r1R2r2 1r1r1R2R2 2. 63:1 红粒(R1R1R2R2R3R3) × 白粒(r1r1r2r2r3r3) ↓ R1r1R2r2R3r3 表现型类别 最深红 暗红 深红 中深红 中红 浅红色 白色 表现型比例 1 6 15 20 15 6 1 红粒有效应基因数 6R 5R 4R 3R 2R 1R OR 红粒:白粒 63: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