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格物穷理 穷理·尽性·至于命 3·01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 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 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 君子不贵也。 《二程文集》卷九《答朱长文书》 3·02伊川先生答门人曰:孔孟之门,岂皆贤哲?固多众人。以众人观 对贤,弗识者多矣。惟其不敢信己而信其师,是故求而后得。今诸君于颐言, 才不合,则置不复思,所以终异也。不可便放下,更且思之,致知之方也 《程文集》卷九《答门人书》 3·03伊川先生答横渠先生曰:所论大概,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 温厚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 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当自条畅。 《二程文集》卷九《答横渠先生书》 3·04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 者,实得也。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尝有人言:“比 因学道,思虑心虚。”曰:人之血气,固有虚实。疾病之来,圣贤所不免 然未闻自古圣贤因学道而致心疾者。 《二程遗书》卷二上 3·05所谓“日月至焉”与久而不息者,所见规模虽略相似,其意味气 象迥别,须潜心默识,玩索久之,庶几自得。学者不学圣人则己,欲学之须 熟玩味圣人之气象,不可只从名上理会,如此只是讲论文章。 《二程遗书》 3·06问:忠信进德之事,固可勉强。然致知甚难。伊川先生曰:学者 固当勉强,然须是知了方行得。若不知,只是觑却尧,学他行事,无尧许多 聪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动容周旋中礼?如子所方,是笃信而固守之,非固有 之也。未致知,便欲诚意,是躐等也。勉强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烛理明 自然乐循道。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顺理事,本亦不难。但为人不知,旋安 排著,便道难也。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深浅。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 泰然行去也。某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 时自别。 《二程遗书》卷十八 3·07凡一物有一物之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 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或问: 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 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 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卷十八 3·08“思曰睿”,思虑久后,睿自然生。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别换 事思之,不可专守著这一事。盖人之知识,于这里蔽着,虽强思亦不通。 《二程遗书》卷十八卷三 格物穷理 穷理·尽性·至于命 3·01 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 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 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 君子不贵也。 ——《二程文集》卷九《答朱长文书》 3·02 伊川先生答门人曰:孔孟之门,岂皆贤哲?固多众人。以众人观 对贤,弗识者多矣。惟其不敢信己而信其师,是故求而后得。今诸君于颐言, 才不合,则置不复思,所以终异也。不可便放下,更且思之,致知之方也。 ——《程文集》卷九《答门人书》 3·03 伊川先生答横渠先生曰:所论大概,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 温厚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 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当自条畅。 ——《二程文集》卷九《答横渠先生书》 3·04 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 者,实得也。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尝有人言:“比 因学道,思虑心虚。”曰:人之血气,固有虚实。疾病之来,圣贤所不免。 然未闻自古圣贤因学道而致心疾者。 ——《二程遗书》卷二上 3·05 所谓“日月至焉”与久而不息者,所见规模虽略相似,其意味气 象迥别,须潜心默识,玩索久之,庶几自得。学者不学圣人则己,欲学之须 熟玩味圣人之气象,不可只从名上理会,如此只是讲论文章。 ——《二程遗书》 3·06 问:忠信进德之事,固可勉强。然致知甚难。伊川先生曰:学者 固当勉强,然须是知了方行得。若不知,只是觑却尧,学他行事,无尧许多 聪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动容周旋中礼?如子所方,是笃信而固守之,非固有 之也。未致知,便欲诚意,是躐等也。勉强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烛理明, 自然乐循道。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顺理事,本亦不难。但为人不知,旋安 排著,便道难也。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深浅。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 泰然行去也。某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 时自别。 ——《二程遗书》卷十八 3·07 凡一物有一物之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 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或问: 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 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 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卷十八 3·08“思曰睿”,思虑久后,睿自然生。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别换一 事思之,不可专守著这一事。盖人之知识,于这里蔽着,虽强思亦不通。 ——《二程遗书》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