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最后,引发社会动荡。阿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政府数易总统及经济部长,经济政策也屡屡调 整,但成效不大。政府先后采取的提高税收,削减公有机构员工工资和补贴,冻结个人存款 等极端措施,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抗,骚乱时有发生 B、关于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分析与思考 众所周知,阿根廷于2001年至2002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 机,并同步发生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对此,阿根 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走出危机阴云,使GDP逐季增长,增幅超 过0.5%,2002年第四季度曾高达2.0%,2003年GDP估计增长6%,2004年预 计增长5%。财政经常性账户从2002年5月起出现盈余,收支逐月增加 年多来,阿根廷政府为化解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金融危机初 期,被迫采取了两项措施 是通过《公共紧急状态和汇率体制改革法》 予新总统几乎不受限制的经济权力以应对危机。冻结银行存款和对美元存款 按121.4的汇率强制比索化。二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倒账”(即 暂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本息)末日与国际金融机构等国际机构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谈判 等形式,获取贷款援助,减轻和延缓债务偿还负担。 金融危机之后,采取四项措施 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要求 下,在2004年前先确定一个货币发行控制在30%的增幅内、通货膨胀5%的涨 幅内的货币政策目标,然后从2004年1月1日起,根据通货膨胀预 期确定保持稳定的浮动汇率制。二是努力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危机发生时,全国 银行由90多家减少到50多家,员工收入水平也下降一半,冻结存款和 强制比索化等措施对储户伤害较多(比索存款贬值2/3以上),人们不愿也不敢 向银行存款。危机之后,政府向人们发出恢复对银行信心的号召时,人们响应了 政府的号召,储蓄很快回升,2003年6月己达6472万比索,较最低 的2002年7月的54包0万比索增加992万,月均增长1.7%。三是 鼓励银行向私营部门增加贷款,根本改变危机前要求银行过多向公共部门增加贷款 的做法,促进经济恢复。四是严格限制美元汇出和商品进口,鼓励农产品出 口,吸引国外游客来阿旅游,以增加经常性账户盈余。四是在改革税制、加强征管 的同时,努力控制财政支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或盈余 阿根廷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 僵硬的货币局制度使本币价值被严重高估,削弱了阿经济竞争力。 问根廷之所以在1991年选择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即货币发行量以国际储备 为基础。1991年之前常用发行钞票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加上其他因素,致使通货 膨胀长期居高不下,1989年曾高达49%。1991年采取货币局制度后,通胀很 快得到控制,1994年消费品价格仅增长3.9%。但在注重控制通胀的同时,没有 注意美元的走向,使得比索也随之被逐步高估,商品进口便宜,出口较贵,进 而逐步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常性收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国际 储备逐步减少,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基础也就薄弱起来 金融监管过于简单化、行政化。阿是全面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银行 不仅私有化,而且为外资控制,10大私有银行中,7家为外资独资,2家为最后,引发社会动荡。阿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政府数易总统及经济部长,经济政策也屡屡调 整,但成效不大。政府先后采取的提高税收,削减公有机构员工工资和补贴,冻结个人存款 等极端措施,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抗,骚乱时有发生。 B、关于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分析与思考 众所周知 , 阿根廷于 2001 年至 2002 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 机 , 并同步发生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 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对此, 阿根 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努力走出危机阴云, 使 GDP 逐季增长 , 增幅超 过 0.5%,2002 年第四季度曾高达 2.0%,2003 年 GDP 估计增长 6%, 2004 年预 计增长 5% 。财政经常 性账户从 2002 年 5 月起出现盈余, 收支逐月增加。 一年多来, 阿根廷政府为化解金融危机,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在金融危机初 期 , 被迫采取了两项措 施 : 一是通过《公共紧急状态和汇率体制改革法》 , 赋 予新总统 几乎 不受限 制的经 济权力 以应 对危机 。冻结 银行 存款 和对美 元存款 按 121.4 的汇率强制比索化。 二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倒账”( 即 暂 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本息 )末日与国际金融机构等国际机构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谈判 等形式, 获取贷款援助, 减轻和延缓债务偿还负担。 金融危机之后 , 采取四项措施 : 一是在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谈判要求 下 , 在 2004 年前先确定一个货币发行控制在 30% 的增幅内、通货膨胀 5% 的涨 幅内的货币 政策目标 , 然后从 2004 年 1 月 1 日起 , 根据通货膨胀 预 期确定保持稳定的浮动汇率制。二是努力恢复人们 对银行的信心。危机发生时 , 全国 银行由 90 多家减少 到 50 多家 , 员工收入水平也下降一半 , 冻结存款和 强 制比索化等措施对储户伤害较多 ( 比索存款贬值 2/3 以上 ), 人们不愿也不敢 向银行存款。危机之后 , 政府 向人们发出恢复对银行信心的号召时 , 人们响应了 政 府的号召 , 储蓄很快回升 ,2003 年 6 月已达 6472 万比 索 , 较最低 的 2002 年 7 月的 54 包 0 万比索增加 992 万 , 月均增长 1.7% 。三是 鼓励银行向私营部门增加贷款 , 根本改变危机前要求银行过多向公共部门增加贷款 的 做法 , 促进经济恢复。四是严格限制美元汇出和商品进 口 , 鼓励农产品出 口 , 吸引国外游客来阿旅游 , 以增加 经常性账户盈余。四是在改革税制、加强征管 的同时 , 努力控制财政支出 ,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或盈余。 阿根廷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 ( 一 ) 僵硬的货币局制度使本币价值被严重 高估, 削弱了阿经济竞争力。 问根廷之所以在 1991 年选择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 , 即货币发行量以国 际储备 为基础。 1991 年之前常用发行钞票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 加上其他因素 , 致使通货 膨胀长期居高不下 ,1989 年曾高达 49% 。 1991 年采取货币局制度后 , 通胀很 快得到控制, 1994 年消费品价格仅增长 3.9% 。但 在注重控制通胀的同时 , 没有 注意美元的走向 , 使得比索也随之被逐步高估, 商品进口便宜 , 出口较贵 , 进 而 逐步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 经常性收支长 期处于赤字状态 , 国际 储备逐步减少 , 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基础也就薄弱起来。 ( 二 ) 金融监管过于简单化、行政化。阿是全面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 , 银行 不仅私有化 , 而且为 外资控制 ,10 大私有银行中 ,7 家为外资独资 ,2 家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