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际收支》案例一:阿根廷金融危机(1970~1980 年)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39.5KB,团购合买
A、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由来及前景 1982 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如今在阿根廷又一次重演。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 实体的阿根廷自 1970 年以来已经发生 8 次货币危机。2001 年初以来,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 数次出现金融动荡,7 月份危机终于爆发。证券股票一路狂跌,反映一个国家信贷风险度的 国家风险指数狂升不止,资金大量外逃,国际储备和银行储备不断下降,同时,政府财政形 势极端恶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案例一:阿根廷金融危机(1970~1980年 A、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由来及前景 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如今在阿根廷又一次重演。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 实体的阿根廷自1970年以来已经发生8次货币危机。2001年初以来,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 数次出现金融动荡,7月份危机终于爆发。证券股票一路狂跌,反映一个国家信贷风险度的 国家风险指数狂升不止,资金大量外逃,国际储备和银行储备不断下降,同时,政府财政形 势极端恶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危机的过程 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 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 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 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①几天来,各商业 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8月份阿 外汇储备与银行存款开始严重下降,外汇储备由年初的300亿美元下降到不足200亿美元 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阿根廷人已从银行提走了大约80亿美元的存款,占阿根廷私 人存款的11%。②11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250%~300% 的天文数字。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2500点。12月 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 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同时,阿政府与IMF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陷入僵局 有关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值的谣言四起,银行存款继续流失。2002年1月3日, 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2800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达1410亿美元的债务。1月 6日,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阿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为放弃执行了11年之久的联 系汇率制和比索贬值开了绿灯。此后,在国会的授权下,阿终于宣布放弃了比索与美元1 挂钩的货币汇率制,阿比索贬值40%。目前,由杜阿尔德总统领导的新政府正号召全国团结 起来,积极配合国际经济组织,寻求国外援助,尽快摆脱经济崩溃的厄运。但阿政府面临的 经济和社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新经济措施的实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危机的影响 尽管阿目前的债务危机没有如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那样迅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但其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政府和银行信用降至最低。阿目前政府外债已达1322亿美元,其中946亿美元 为政府债务,其余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且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仅2001年上半年财政 赤字就接近50亿美元,由于一再突破国际货币组织规定的财政赤字指标,其与各国借款银 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谈判举步艰难。与此同时,阿银行面临挤兑危机,各大银行门前纷 纷出现排队提款的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实施金融监管,直到目前下令冻结个人存款,甚至 出动警察搜查外资银行,防止大量资金的外逃。 其次,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梅尔瓦股票指数几经反复,政府公债价格一路下跌,在纽约 上市的布雷迪债券价格也遭受相同命运,银行贷款利率更是成百倍的上涨。再次,波及周边 国与债权国。首当其冲的是阿根廷邻国,巴西及智利货币兑换美元迭创新低,尽管巴西央行 曾入市干预,但是其货币雷阿尔仍大幅贬值。阿放弃比索与美元1:1汇率而将比索贬至40% 立即在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产生了连锁反应,这两个国家目前已相继宣布货币贬值,以减少 阿比索贬值后阿商品的竞争冲击。与此同时,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地新型债券、货币及股票 市场,在波兰货币兹罗提及南非货币兰特的带动下全面大跌

案例一:阿根廷金融危机(1970~1980 年) A、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由来及前景 1982 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如今在阿根廷又一次重演。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 实体的阿根廷自 1970 年以来已经发生 8 次货币危机。2001 年初以来,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 数次出现金融动荡,7 月份危机终于爆发。证券股票一路狂跌,反映一个国家信贷风险度的 国家风险指数狂升不止,资金大量外逃,国际储备和银行储备不断下降,同时,政府财政形 势极端恶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一、危机的过程 2001 年 7 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 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 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 1600 点以上,国内 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 250%~350%。 ①几天来,各商业 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8 月份阿 外汇储备与银行存款开始严重下降,外汇储备由年初的 300 亿美元下降到不足 200 亿美元。 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阿根廷人已从银行提走了大约 80 亿美元的存款,占阿根廷私 人存款的 11%。 ②11 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 250%~300% 的天文数字。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 2500 点。12 月, 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 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同时,阿政府与 IMF 有关 12 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陷入僵局。 有关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值的谣言四起,银行存款继续流失。2002 年 1 月 3 日, 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 2800 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达 1410 亿美元的债务。1 月 6 日,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阿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为放弃执行了 11 年之久的联 系汇率制和比索贬值开了绿灯。此后,在国会的授权下,阿终于宣布放弃了比索与美元 1∶1 挂钩的货币汇率制,阿比索贬值 40%。目前,由杜阿尔德总统领导的新政府正号召全国团结 起来,积极配合国际经济组织,寻求国外援助,尽快摆脱经济崩溃的厄运。但阿政府面临的 经济和社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新经济措施的实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危机的影响 尽管阿目前的债务危机没有如 1982 年墨西哥债务危机那样迅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但其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政府和银行信用降至最低。阿目前政府外债已达 1322 亿美元,其中 946 亿美元 为政府债务,其余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且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仅 2001 年上半年财政 赤字就接近 50 亿美元,由于一再突破国际货币组织规定的财政赤字指标,其与各国借款银 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谈判举步艰难。与此同时,阿银行面临挤兑危机,各大银行门前纷 纷出现排队提款的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实施金融监管,直到目前下令冻结个人存款,甚至 出动警察搜查外资银行,防止大量资金的外逃。 其次,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梅尔瓦股票指数几经反复,政府公债价格一路下跌,在纽约 上市的布雷迪债券价格也遭受相同命运,银行贷款利率更是成百倍的上涨。再次,波及周边 国与债权国。首当其冲的是阿根廷邻国,巴西及智利货币兑换美元迭创新低,尽管巴西央行 曾入市干预,但是其货币雷阿尔仍大幅贬值。阿放弃比索与美元 1∶1 汇率而将比索贬至 40%, 立即在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产生了连锁反应,这两个国家目前已相继宣布货币贬值,以减少 阿比索贬值后阿商品的竞争冲击。与此同时,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地新型债券、货币及股票 市场,在波兰货币兹罗提及南非货币兰特的带动下全面大跌

最后,引发社会动荡。阿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政府数易总统及经济部长,经济政策也屡屡调 整,但成效不大。政府先后采取的提高税收,削减公有机构员工工资和补贴,冻结个人存款 等极端措施,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抗,骚乱时有发生 B、关于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分析与思考 众所周知,阿根廷于2001年至2002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 机,并同步发生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对此,阿根 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走出危机阴云,使GDP逐季增长,增幅超 过0.5%,2002年第四季度曾高达2.0%,2003年GDP估计增长6%,2004年预 计增长5%。财政经常性账户从2002年5月起出现盈余,收支逐月增加 年多来,阿根廷政府为化解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金融危机初 期,被迫采取了两项措施 是通过《公共紧急状态和汇率体制改革法》 予新总统几乎不受限制的经济权力以应对危机。冻结银行存款和对美元存款 按121.4的汇率强制比索化。二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倒账”(即 暂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本息)末日与国际金融机构等国际机构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谈判 等形式,获取贷款援助,减轻和延缓债务偿还负担。 金融危机之后,采取四项措施 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要求 下,在2004年前先确定一个货币发行控制在30%的增幅内、通货膨胀5%的涨 幅内的货币政策目标,然后从2004年1月1日起,根据通货膨胀预 期确定保持稳定的浮动汇率制。二是努力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危机发生时,全国 银行由90多家减少到50多家,员工收入水平也下降一半,冻结存款和 强制比索化等措施对储户伤害较多(比索存款贬值2/3以上),人们不愿也不敢 向银行存款。危机之后,政府向人们发出恢复对银行信心的号召时,人们响应了 政府的号召,储蓄很快回升,2003年6月己达6472万比索,较最低 的2002年7月的54包0万比索增加992万,月均增长1.7%。三是 鼓励银行向私营部门增加贷款,根本改变危机前要求银行过多向公共部门增加贷款 的做法,促进经济恢复。四是严格限制美元汇出和商品进口,鼓励农产品出 口,吸引国外游客来阿旅游,以增加经常性账户盈余。四是在改革税制、加强征管 的同时,努力控制财政支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或盈余 阿根廷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 僵硬的货币局制度使本币价值被严重高估,削弱了阿经济竞争力。 问根廷之所以在1991年选择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即货币发行量以国际储备 为基础。1991年之前常用发行钞票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加上其他因素,致使通货 膨胀长期居高不下,1989年曾高达49%。1991年采取货币局制度后,通胀很 快得到控制,1994年消费品价格仅增长3.9%。但在注重控制通胀的同时,没有 注意美元的走向,使得比索也随之被逐步高估,商品进口便宜,出口较贵,进 而逐步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常性收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国际 储备逐步减少,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基础也就薄弱起来 金融监管过于简单化、行政化。阿是全面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银行 不仅私有化,而且为外资控制,10大私有银行中,7家为外资独资,2家为

最后,引发社会动荡。阿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政府数易总统及经济部长,经济政策也屡屡调 整,但成效不大。政府先后采取的提高税收,削减公有机构员工工资和补贴,冻结个人存款 等极端措施,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抗,骚乱时有发生。 B、关于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分析与思考 众所周知 , 阿根廷于 2001 年至 2002 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 机 , 并同步发生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 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对此, 阿根 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努力走出危机阴云, 使 GDP 逐季增长 , 增幅超 过 0.5%,2002 年第四季度曾高达 2.0%,2003 年 GDP 估计增长 6%, 2004 年预 计增长 5% 。财政经常 性账户从 2002 年 5 月起出现盈余, 收支逐月增加。 一年多来, 阿根廷政府为化解金融危机,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在金融危机初 期 , 被迫采取了两项措 施 : 一是通过《公共紧急状态和汇率体制改革法》 , 赋 予新总统 几乎 不受限 制的经 济权力 以应 对危机 。冻结 银行 存款 和对美 元存款 按 121.4 的汇率强制比索化。 二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倒账”( 即 暂 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本息 )末日与国际金融机构等国际机构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谈判 等形式, 获取贷款援助, 减轻和延缓债务偿还负担。 金融危机之后 , 采取四项措施 : 一是在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谈判要求 下 , 在 2004 年前先确定一个货币发行控制在 30% 的增幅内、通货膨胀 5% 的涨 幅内的货币 政策目标 , 然后从 2004 年 1 月 1 日起 , 根据通货膨胀 预 期确定保持稳定的浮动汇率制。二是努力恢复人们 对银行的信心。危机发生时 , 全国 银行由 90 多家减少 到 50 多家 , 员工收入水平也下降一半 , 冻结存款和 强 制比索化等措施对储户伤害较多 ( 比索存款贬值 2/3 以上 ), 人们不愿也不敢 向银行存款。危机之后 , 政府 向人们发出恢复对银行信心的号召时 , 人们响应了 政 府的号召 , 储蓄很快回升 ,2003 年 6 月已达 6472 万比 索 , 较最低 的 2002 年 7 月的 54 包 0 万比索增加 992 万 , 月均增长 1.7% 。三是 鼓励银行向私营部门增加贷款 , 根本改变危机前要求银行过多向公共部门增加贷款 的 做法 , 促进经济恢复。四是严格限制美元汇出和商品进 口 , 鼓励农产品出 口 , 吸引国外游客来阿旅游 , 以增加 经常性账户盈余。四是在改革税制、加强征管 的同时 , 努力控制财政支出 ,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或盈余。 阿根廷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 ( 一 ) 僵硬的货币局制度使本币价值被严重 高估, 削弱了阿经济竞争力。 问根廷之所以在 1991 年选择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 , 即货币发行量以国 际储备 为基础。 1991 年之前常用发行钞票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 加上其他因素 , 致使通货 膨胀长期居高不下 ,1989 年曾高达 49% 。 1991 年采取货币局制度后 , 通胀很 快得到控制, 1994 年消费品价格仅增长 3.9% 。但 在注重控制通胀的同时 , 没有 注意美元的走向 , 使得比索也随之被逐步高估, 商品进口便宜 , 出口较贵 , 进 而 逐步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 经常性收支长 期处于赤字状态 , 国际 储备逐步减少 , 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基础也就薄弱起来。 ( 二 ) 金融监管过于简单化、行政化。阿是全面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 , 银行 不仅私有化 , 而且为 外资控制 ,10 大私有银行中 ,7 家为外资独资 ,2 家为

外资控股,外资控制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近70%,资本也是自由流动的。在危机发生之 前,一些引致危机的因素已经发生了量变,大量的外资抽逃,但政府缺乏金融风险 预警体系,金融监管不力,以致没有做好应有的防范。危机发生后,政府仓促行 动,采取了一些过于简单化、行政化的措施,如限制居民提取存款,控制资本流 动,暂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大幅度削弱工资和养老金等,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 决,反而激化了矛盾,加剧了危机 (三)国家财政支出难以控制,收支状况逐步恶化。阿根廷公务员队伍庞 大,公务员工资高、福利好,财政支出居高不下。阿全国人口3600万,其 中公务员200万。20世纪90年代以前,尽管政府曾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 弥补收支缺口,但经济基础还比较好,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实行货币局制度 后,政府很快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重要的替代收入来源,即在1990-1995年通 过对123家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获取了184.5亿美元的收入。1996年以 后,这笔收入就锐减了,而阿根廷梅内姆总统为了第三次连任,中央政府支出 不仅不能减,而且还要继续增加,对地方政府不愿也难以进行控制和约東,这 使各级财政收支状况逐年变化,不得不通过举债为继。 四)沉重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不得不“倒账”。各级政府为了弥补公共财政收支缺 大量举借外债 中央政府债务从1996年的900亿美元急速上 升到2001年的155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超过40%。按照国际通行的 0%的警戒线,这一比重并不算高,但主要问题是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债务结 构不合理,还本付息期限集中在2001-2004年,且利率较高,加重了债务负 担。同时地方政府债务也较多,因为阿宪法规定,省政府不必经中央政府批准只须省议 会批准就可自行举债。这样,阿根廷各省就直接在国内外举债和发行代币券(即准货币 发行)。当借新债还旧债的链条断裂时,债务危机也就爆发了,阿政府不得不宣告暂 时停止支付到期本息。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为进行债务重组,加强外债管 理,统一接管了地方政府主权外债 (五)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抵挡不了外部环境冲击。近年来,由于阿根廷经济不 景气,进出口能力大幅下降,在阿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银行赢利能力下降,加上比索价 值高估,大量外资抽逃,吸引外资的难度加大,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冲击 下,阿根廷也就不可避免了 (六)国内政局不稳是果也是因。自20世纪80年代初阿军政府实施“还政于 民”的策略以来,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党派之争也日趋激烈,出现经济问 题政治化倾向。执政党欲推行的一些经济政策受到很大掣肘,难以落实,不仅中央 政府债务管理失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也失控。由于国内问题的累积,政府高层 也产生了矛盾,过于简单化、行政化应对危机的措施使民众对政府大为不满,导致 政权频繁更迭,12天之内换了五位总统,炙手可热的总统宝座一时成了烫手的山 芋。政治危机又使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加重 阿根廷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 (一)金融稳定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至关重要。在现代经济社会 中,金融一活全盘皆活,金融一乱全盘皆乱。拉丁美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 机、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过程的我国,金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 稳定对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外资控股, 外资控制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近 70%, 资本也是自由流动的。在危机发生之 前 , 一些引致危机的因素已经发生了量变, 大量的外资抽逃, 但政府缺乏金融 风险 预警体系, 金融监管不力 , 以致没有做好应有的防范。危机发生后, 政府仓促行 动 , 采取了一些过于简单化、行政化的措施, 如限制居民提取存款, 控制资本流 动 , 暂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 大幅度削弱工资和养老金等, 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 决, 反而激化了矛盾 , 加剧了危机。 ( 三 ) 国家财政支出难以控制 , 收支状况逐 步恶化。阿根廷公务员队伍庞 大 , 公务员工资高、福 利好 , 财政支出居高不下。阿全国人口 3600 万 , 其 中 公务员 200 万。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 尽管政府曾通过 发行货币的方式 弥补收支缺口 , 但经济基础还比较好 , 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实行货币局制度 后 , 政府 很快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重要的替代收入来源 , 即在 1990-1995 年通 过对 123 家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获取 了 184.5 亿美元的收入。 1996 年以 后 , 这笔收入就锐减了 , 而阿根廷梅内姆总统为了第三次连任 , 中央政府支 出 不仅不能减 , 而且还要继续增加 , 对地方政府不愿也 难以进行控制和约束 , 这 使各级财政收支状况逐年变化 , 不得不通过举债为继。 ( 四 ) 沉重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不得不“倒账”。各级政府为了弥补公共财政收支缺 口 , 大量举借外债 , 中 央 政 府 债 务从 1996 年 的 900 亿美 元 急 速 上 升 到 2001 年的 1550 亿美元 , 占 GDP 的比例超过 40% 。 按照国际通行的 60% 的警戒线 , 这一比重并不算高 , 但主要问题是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 债务结 构不合理 , 还本付息期限集中在 2001-2004 年 , 且利率较高 , 加重了债务负 担。同时地方政府债务也较多, 因为阿宪法规定 , 省政府不必经中央政府批准只须省议 会批准就可自行举债。这样, 阿根廷各省就直接在国内外举债和发行代币券 ( 即准货币 发行 ) 。当借新债还旧债的链条断裂时, 债务危机也就爆发了, 阿政府不得不宣告暂 时停止支付到期本息。金融危机后 , 中央政府为进行债务重 组 , 加强外债管 理 , 统一接管了地方政府主权外债。 ( 五 ) 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抵挡不了外部环境冲击。近年来, 由于阿根廷经济不 景气 , 进出口能力大幅下降, 在阿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银行赢利能力下降, 加上比索价 值高估, 大量外资抽逃, 吸引外资的难度加大 ,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冲击 下, 阿根廷也就不可避免了。 ( 六)国内政局不稳是果也是因。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阿军政府实施“还政于 民”的策略以来 , 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 , 党派之争也日趋激烈 , 出现经济问 题 政治化倾向。执政党欲推行的一些经济政策受到很大掣肘 , 难以落实 , 不仅中央 政府债务管理失控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也失控。由于国内问题的累积 , 政府高层 也 产生了矛盾 , 过于简单化、行政化应对危机的措施使民众对政府大为不满 , 导致 政权频繁更迭 ,12 天之内换了五位总统 , 炙手可热的总统宝座一时成了烫手的山 芋。 政治危机又使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加重。 阿根廷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 ( 一 ) 金融稳定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至 关重要。在现代经济社会 中 , 金融一活全盘皆活 , 金 融一乱全盘皆乱。拉丁美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 机、 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 在加 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过程的我国 , 金融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 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 维护金融 稳定 对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顺利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保持警惕,未雨绸 缪,标本兼治,确保金融稳健、高效运行。 (二)不断增强民族经济竞争力是实现金融 稳定的重要基础。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我国东南边国家蔓延到俄罗斯和拉 美,我国安然无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实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外 资引进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强大的外汇储备:二是在因周边国家发 生金融危机、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及时启动了扩大内需的政策,迅速收到成 效,不仅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 设、增加企业技改投资等方俨式,强身健体,增强了发展后劲。 (三)切实管好政府债务,特别是主权外债 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大力吸引外资,有利于缓解国内资金的短缺,促进本 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借债是要还本付息的,因此借债要考虑项目的使用效益 和偿还能力。阿根廷的教训告诉我们,政府举债规模必须有所控制,举债权限必须 集中到中央政府。尽管我国实行分级财政,地方也多次呼吁自行举债,但我们认为 对举债权限问题仍应持相当谨慎的态度,避免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避免债券市 场出现混乱。中央财政应切实履行统一管理政府主权外债的职责,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合 工作;政府债务特别是主杈外债的结构要合理,规模要适当,必须与政府的偿还能 力相适应。在加强政府主权外债管理的同时,对其他外债也要借鉴国际惯例进行管理和 运作 (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措施。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 今天,汇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纽带,成为国家调控的重要工具。阿根廷实行固定汇率制 的最大感受就是对控制通货膨胀非常有力,但“进去容易,出来很难”,即在一切 顺利的情况下没有理由抛弃,在困难的情况下抛弃很难,一旦抛弃结果很糟。我国 现在成功地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因为我 国有较多的外汇储备 并且只放开经常性项目收支。他国教训和我国经验告诉我 们,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 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金融自由化,特别是资本项目自由兑换、金融开 放化,要在完善监管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五)建立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保证。综观世界各国的经 验和教训,金融风险最终要反映和体现到国家财政上来。因此,政府在注意防范和 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要注意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壮大财政实力。当前我国财政赤字 不断增加,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累积,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警惕和防范财 政风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仅要对中央政府预算内的显性债务,而且要对中央 政府预算外的显性债务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进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还要 对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各种欠账、挂账、亏损、不良资产等隐性和或有债务进行有效 监控,并硏究制定各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积极措施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 , 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 , 保持警惕 , 未雨绸 缪 , 标本 兼治 , 确保金融稳健、高效运行。 ( 二 ) 不断增强民族经济竞争力是实现金融 稳定的重要基础。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我国 东南边国家蔓延到俄罗斯和拉 美 , 我国安然无恙 , 主要原因有二 : 一是实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外 资 引进战略 ,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 形成了强大的外汇储备;二是在因周边国家发 生金融危机、外需不振的情况 下 , 及时启动了扩大内需的政策 , 迅速收到成 效, 不仅 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 设、增加企业技改投资等方俨式 , 强身健体 , 增强了发展后劲。 ( 三 ) 切实管好政府债务 , 特别是主权外债 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大力吸引外资 , 有利 于缓解国内资金的短缺 , 促进本 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但借债是要还本付息的 , 因此借债要考虑项目的使用 效益 和偿还能力。阿根廷的教训告诉我们 , 政府举债规 模必须有所控制 , 举债权限必须 集中到中央政府。尽管 我国实行分级财政, 地方也多次呼吁自行举债 , 但我们 认为 对举债权限问题仍应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 避免地 方政府行为短期化 , 避免债券市 场出现混乱。中央财政应切实履行统一管理政府主权外债的职责, 相关部门 要做好配合 工作; 政府债务特别是主权外债的结构要 合理 , 规模要适当, 必须与政府的偿还能 力相适应。在加强政府主权外债管理的同时, 对其他外债也要借鉴 国际惯例进行管理和 运作。 ( 四 )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是实现金融稳定的 重要措施。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 今天 , 汇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纽带, 成为国家调控的重要工具。阿根廷实 行固定汇率制 的最大感受就是对控制通货膨胀非常有力 , 但“进去容易 , 出来很难”, 即在一切 顺利的情况下没有理由抛弃 , 在困难的情况下抛弃很难 , 一旦抛弃 结果很糟。我国 现在成功地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主要因为我 国有较多的外汇储备 , 并且只放开经常性项目收支。他国教训和我国经验告诉我 们 , 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同时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 步探索 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金融自由化, 特别是资本 项目自由兑换、金融开 放化 , 要在完善监管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 五 ) 建立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保证。综观世界各国的经 验和教训, 金 融风险最终要反映和体现到国家财政上来。因此 , 政府 在注意防范和 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 要注意加强财政 收支管理 , 壮大财政实力。当前我国财政赤字 不断增加 , 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累积 , 因此 , 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警惕和防范财 政风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不仅要对 中央政府预算内的显性债务 , 而且要对中央 政府预算 外的显性债务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 , 进行全口径预算管理 , 还要 对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各种欠账、挂账、亏损、不良资产等隐性和或有债务进行有效 监 控 , 并研究制定各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积极措施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