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 传统中国的文化地位 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文化。中国人一向以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为荣。中 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 近两千年间,中国文化、文明不愧为全世界最高的成就 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东西方比较研究。一般认为,在公元元年的时候,西汉 与罗马帝国不相上下。可是,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欧洲就进入长达一千多年的 黑暗时代;反观中国,自汉朝以后不断地经过好几个盛世,汉、唐、宋、元、 明以至清帝国早期1。 中国长期的文化、经济发展成就,不仅让西方非常羡慕、崇拜,而且对周遭 国家和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著名的孝德维新,全面学习 唐文化2。中国文化还影响到韩国、泰国等周遭地区国家3。 工业革命以前的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化确实是最发达的文化,全世界 的人到中央帝国来朝拜4。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两个主要内 容,一是恢复古典希腊传统,重读古希腊哲学,摆脱中世纪神学对思想的钳 制;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研究以人为本的儒家哲学。可见文艺复兴运动的 内容,也包括学习中国文化。总之,中国文化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让我们感到 非常骄傲。 现代化努力与中国文化三层次 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了,国力日渐式微,不复为世界中心。而且在 西方列强压迫下,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甚至有所谓亡国亡种的可能。在那种 状况下很多人开始反省,从单个人来比较,中国人不傻笨,为什么中国不如西 方?在文化的冲击当中有很多深刻的反省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是因为中国文 化落后于西方文化。五四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认为,儒家文化是一个吃人的礼 教,中国要复兴,必须打倒孔家店。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从很多方面表现出 来,比如中国人有很多行为劣根性,保守、乐天知命、圆滑、不求甚解、自私 5、特别容忍恶势力和社会不公正6、夜郎自大。中国人行为特性是中国文化的 1宋武力虽不是最强,但在国外研究中国科技、经济的学者认为宋朝比前几个朝代成就更高:元时出现世 界上最大的帝国:清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从版图来看,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成 就、文化发展的程度是当时全世界最领先的。与中国相比,当时欧洲处在黑暗世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 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发达、进步的工业经济,全面领先于西方。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 论》中,对中国整个经济、文化上的成就,是以一种非常崇敬的眼光描绘的。 2诚如1978年底中国决定改革开放以后,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当时日本派谴唐使、谴唐生来中国学习各 方面文化。而且根据研究,长安的模样,我们现在只能通过记载来猜测。可是有一个实物的模型,就是日 本京都。据记载,京都规模虽然比长安稍小,但整个建筑布局完全照搬长安。此外,日本人读中国四书五 经。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受到明朝王阳明理学的鼓舞 3韩国非常好地吸收了中国儒家、道家文化。泰国同样受到中国文化很大影响,泰国大王宫庙神与中国的 庙神都是一样的 4直到19世纪中国人仍觉得外国人是蛮夷,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是世界中心。当时对英国人的称呼 “英吉利”的旁边加“犭” 5从中国俗语“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见一斑
1 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 传统中国的文化地位 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文化。中国人一向以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为荣。中 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 近两千年间,中国文化、文明不愧为全世界最高的成就。 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东西方比较研究。一般认为,在公元元年的时候,西汉 与罗马帝国不相上下。可是,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欧洲就进入长达一千多年的 黑暗时代;反观中国,自汉朝以后不断地经过好几个盛世,汉、唐、宋、元、 明以至清帝国早期1。 中国长期的文化、经济发展成就,不仅让西方非常羡慕、崇拜,而且对周遭 国家和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著名的孝德维新,全面学习 唐文化2。中国文化还影响到韩国、泰国等周遭地区国家3。 工业革命以前的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化确实是最发达的文化,全世界 的人到中央帝国来朝拜4。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两个主要内 容,一是恢复古典希腊传统,重读古希腊哲学,摆脱中世纪神学对思想的钳 制;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研究以人为本的儒家哲学。可见文艺复兴运动的 内容,也包括学习中国文化。总之,中国文化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让我们感到 非常骄傲。 现代化努力与中国文化三层次 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了,国力日渐式微,不复为世界中心。而且在 西方列强压迫下,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甚至有所谓亡国亡种的可能。在那种 状况下很多人开始反省,从单个人来比较,中国人不傻笨,为什么中国不如西 方?在文化的冲击当中有很多深刻的反省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是因为中国文 化落后于西方文化。五四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认为,儒家文化是一个吃人的礼 教,中国要复兴,必须打倒孔家店。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从很多方面表现出 来,比如中国人有很多行为劣根性,保守、乐天知命、圆滑、不求甚解、自私 5、特别容忍恶势力和社会不公正6、夜郎自大。中国人行为特性是中国文化的 1 宋武力虽不是最强,但在国外研究中国科技、经济的学者认为宋朝比前几个朝代成就更高;元时出现世 界上最大的帝国;清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从版图来看,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成 就、文化发展的程度是当时全世界最领先的。与中国相比,当时欧洲处在黑暗世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 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发达、进步的工业经济,全面领先于西方。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出版的《国富 论》中,对中国整个经济、文化上的成就,是以一种非常崇敬的眼光描绘的。 2诚如 1978 年底中国决定改革开放以后,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当时日本派谴唐使、谴唐生来中国学习各 方面文化。而且根据研究,长安的模样,我们现在只能通过记载来猜测。可是有一个实物的模型,就是日 本京都。据记载,京都规模虽然比长安稍小,但整个建筑布局完全照搬长安。此外,日本人读中国四书五 经。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受到明朝王阳明理学的鼓舞。 3 韩国非常好地吸收了中国儒家、道家文化。泰国同样受到中国文化很大影响,泰国大王宫庙神与中国的 庙神都是一样的。 4 直到 19世纪中国人仍觉得外国人是蛮夷,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是世界中心。当时对英国人的称呼 “英吉利”的旁边加“犭”。 5 从中国俗语“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见一斑
一部分,所以必须彻底地拿今日之我同昨日之我对抗,以今日之我来否定昨日 之我。必须打倒孔家店、改变文化才有可能使中国强起来。他们把中国所有的 落后、一切的困难都归罪于文化。时至今日,这种思想在很多人的头脑里根深 蒂固。 最近的一个新思潮大力肯定中国文化。在东亚地区出现新兴工业化经济,首 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全世界除了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 外,就是这些东亚经济可以称为现代化国家。日本人均收入在1988年就赶上且 超过美国,新加坡人均收入在1996年超过美国。这些国家、地区的复兴,得益 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增长而且赶超发达国家。为什么这 些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当中脱颖而出,加入以西欧、北美白种人 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俱乐部?为什么他们经济有活力、发展这么快?结果发现 个共同因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他们进而分析为什么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地区经济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结果发现儒家文化事实上对经 济赶上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作了很大的贡献,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儒家文化强调 勤劳、节俭、刻苦、重视知识7、重视长幼次序8、重视所谓朋友有信°。这样, 他们又把成功的这一部分全都归因于儒家文化所带来的这些优点 有趣的是,这跟西方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有很多共通之处。 Max Weber认为 基督教、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兴起直接关联10。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儒家文化 在东亚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五四以来不仅中国知识分子 长期批评儒家文化、呼吁打倒孔家店,而且凡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同样 对儒家文化有很多抱怨11;今天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人们又全部归功于儒家文 化带来的好处。岂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儒家文化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到底是阻碍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成为 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哪一个说法是对的?两个都对吗?还是一个对 个错?还是两个都错?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这正是 本文探讨的主题 要谈中国文化的作用,先弄清什么是文化。当然定义文化的方式非常多,不 同学者的定义方式会不一样,我个人比较接受费孝通先生的一个定义12,他认 为文化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生活的工具,国家、社会用什么样 的工具、器物来生产、生活。比如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用手 抓,所用的器物不一样。这当然包括国家打仗时候用什么,用洋枪大炮、还是 大刀长矛?这是器物层次;第二是组织层次,按照费孝通先生的定义,包括这 把中国人同犹太人作对比,有很明显的不同。在二战中,中国人遭受日本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近两 千万中国人在二战死伤:在欧洲,德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今天,犹太人还是到世界各地,哪怕天涯海 角,想把当时的纳粹分子抓岀来、绳之以法,可以说到不惜代价、接近歇斯底里的态度:但是二战结 蒋介石竟然以德报冤,甚至把屠杀中国人的冈村宁次等请为座上客甚至坐上师,请教怎样打仗。表现出中 因人对社会不公、恶势力很容忍、没有原则 7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重视知识,看来特别合乎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8社会比较稳定、有秩序,不会乱糟糟的 °做人要讲信义,重信用与现代商业文明相当吻合。 0 Max Weber是德国的社会学家,在他著的产生广泛影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一书中, Weber用新教伦理解释资本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兴起 1!比如我自己在台湾长大,70年代以前要批评中国落后,最简单的就是批评儒家文化,说它讲的是吃人 的礼教,以及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凡事差不多等等。 12在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对 Malinowski文化三因子论做了精彩的介绍,商务印书馆,1946
2 一部分,所以必须彻底地拿今日之我同昨日之我对抗,以今日之我来否定昨日 之我。必须打倒孔家店、改变文化才有可能使中国强起来。他们把中国所有的 落后、一切的困难都归罪于文化。时至今日,这种思想在很多人的头脑里根深 蒂固。 最近的一个新思潮大力肯定中国文化。在东亚地区出现新兴工业化经济,首 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全世界除了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 外,就是这些东亚经济可以称为现代化国家。日本人均收入在 1988 年就赶上且 超过美国,新加坡人均收入在 1996 年超过美国。这些国家、地区的复兴,得益 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增长而且赶超发达国家。为什么这 些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当中脱颖而出,加入以西欧、北美白种人 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俱乐部?为什么他们经济有活力、发展这么快?结果发现一 个共同因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他们进而分析为什么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地区经济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结果发现儒家文化事实上对经 济赶上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作了很大的贡献,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儒家文化强调 勤劳、节俭、刻苦、重视知识7、重视长幼次序8、重视所谓朋友有信9。这样, 他们又把成功的这一部分全都归因于儒家文化所带来的这些优点。 有趣的是,这跟西方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有很多共通之处。Max Weber 认为 基督教、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兴起直接关联10。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儒家文化 在东亚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五四以来不仅中国知识分子 长期批评儒家文化、呼吁打倒孔家店,而且凡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同样 对儒家文化有很多抱怨11;今天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人们又全部归功于儒家文 化带来的好处。岂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儒家文化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到底是阻碍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成为 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哪一个说法是对的?两个都对吗?还是一个对、一 个错?还是两个都错?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这正是 本文探讨的主题。 要谈中国文化的作用,先弄清什么是文化。当然定义文化的方式非常多,不 同学者的定义方式会不一样,我个人比较接受费孝通先生的一个定义12,他认 为文化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生活的工具,国家、社会用什么样 的工具、器物来生产、生活。比如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用手 抓,所用的器物不一样。这当然包括国家打仗时候用什么,用洋枪大炮、还是 大刀长矛?这是器物层次;第二是组织层次,按照费孝通先生的定义,包括这 6把中国人同犹太人作对比,有很明显的不同。在二战中,中国人遭受日本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近两 千万中国人在二战死伤;在欧洲,德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今天,犹太人还是到世界各地,哪怕天涯海 角,想把当时的纳粹分子抓出来、绳之以法,可以说到不惜代价、接近歇斯底里的态度;但是二战结束, 蒋介石竟然以德报冤,甚至把屠杀中国人的冈村宁次等请为座上客甚至坐上师,请教怎样打仗。表现出中 国人对社会不公、恶势力很容忍、没有原则。 7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重视知识,看来特别合乎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8 社会比较稳定、有秩序,不会乱糟糟的。 9做人要讲信义,重信用与现代商业文明相当吻合。 10 Max Weber 是德国的社会学家,在他著的产生广泛影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一书中,Weber 用新教伦理解释资本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兴起。 11比如我自己在台湾长大, 70 年代以前要批评中国落后,最简单的就是批评儒家文化,说它讲的是吃人 的礼教,以及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凡事差不多等等。 12在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对 Malinowski文化三因子论做了精彩的介绍,商务印书馆,1946
个社会里面怎样把个人组织起来,让单独的个人能够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社会 里面共同生活以及他们之间怎样互动。它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政治组织、宗教 组织、生产组织、国家机器等等;此外还包含一个价值观念的层次,人怎么 想,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什么好?什么不好?好坏之间,各个社 会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标准不一样13。三个层次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 体 有例为证,在原始公社,从生产、生活工具来看,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般用长矛、箭,矛尖和箭头是石头打造的,是生产工具;从社会组织来看, 原始公社社会组织比较平等,可能有一个领袖,但其他基本上很公平,也有 些分工,比较进化一点的分成武士、猎人等,组织方式与现代很不同:从价值 观念来看,很多东西不分你我14,而现代社会,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 15。人类文化学者考察原始社会,主要记录用什么工具生产、组织方式是怎么 样的、价值观念是怎么样的。在不同社会、不同地方或历史的不同阶段,三者 是一个有机整体,且都可能不同。不妨举一个关于市场的例子,原始社会人们 打猎以后,自己吃穿以外还有剩余,就要进行交换,把物品放在路边,路过的 人看到就知道这个物品可以交换,可以拿走。放物品的人会躲在树后看有没有 人来拿走,拿时有没有留下物品来交换,这是一种组织方式:今天如果你在街 边看到别人的物品,绝对不能拿走,否则别人一定把你送到警察局告你偷窃。 原始社会放在路边的物品可以拿,当然也有一些价值标准,拿时必须留下一点 交换的物品。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标准,如果拿了物品没有留下交换的物品,原 始社会的人会千里追杀,不管多远都会抓回来报仇,这都是价值观念。现代人 看到我拿走物品可以送我到警察局,看不到不会千里追杀,或派个人来暗杀 我,否则我反过来送他到警察局。所以,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化 不同,包括器物不同、组织方式不同、行为规范不同。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形 下,任何一个文化存在,都是一个自洽的整体,其生产工具、社会组织方式以 及价值观念是一个自洽的整体 使用这个定义来观察中国近代一些历史演变,很多社会政治运动特别容易理 解,而且可以进行分段。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文化全面领先于西方,不仅中 国人这么认为,亚当·斯密也接受。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 文化,且在接二连三战败后进行反省,到底中国怎么了?为什么从一个一两千 年来基本上是独霸一方、万方来朝的国家,突然间屡战屡败?引发很多社会思 考。尤其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 中国有所谓亡国亡种之危险,在这种状况下,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就要思考。 当时最早的思考认为中国的这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的儒家文化 是好的,中国被西方打败,首先观察到中国枪、炮不如西方,没有铁甲船,当 时这种文化上的反省就是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这样一个思想认识 的指导下,进行了30年的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所谓洋务运 动,购买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直到后来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甲午海战 之前,中国人和许多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应该打赢。因为当时北洋舰队按照吨 13比如宋江偷偷把犯人放出去是好,他变成梁山水泊里的大哥:但如果你是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话,偷偷把 个犯人放走,你可能就是一个坏人 14比如说我是一个猎人,那我今天出去打猎,打到了以后,那我东西带回来,整个公社里面的人,都可以 来分享,都可以来吃这些东西。当然如果说我没有打到猎,别人打猎回来了我也一样可以分享 15要是没有得到你的同意,我到你家去吃,你要把我送到警察局,说我偷你的东西,与原始社会很不同
3 个社会里面怎样把个人组织起来,让单独的个人能够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社会 里面共同生活以及他们之间怎样互动。它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政治组织、宗教 组织、生产组织、国家机器等等;此外还包含一个价值观念的层次,人怎么 想,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什么好?什么不好?好坏之间,各个社 会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标准不一样13。三个层次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 体。 有例为证,在原始公社,从生产、生活工具来看,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一般用长矛、箭,矛尖和箭头是石头打造的,是生产工具;从社会组织来看, 原始公社社会组织比较平等,可能有一个领袖,但其他基本上很公平,也有一 些分工,比较进化一点的分成武士、猎人等,组织方式与现代很不同;从价值 观念来看,很多东西不分你我14,而现代社会,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 15。人类文化学者考察原始社会,主要记录用什么工具生产、组织方式是怎么 样的、价值观念是怎么样的。在不同社会、不同地方或历史的不同阶段,三者 是一个有机整体,且都可能不同。不妨举一个关于市场的例子,原始社会人们 打猎以后,自己吃穿以外还有剩余,就要进行交换,把物品放在路边,路过的 人看到就知道这个物品可以交换,可以拿走。放物品的人会躲在树后看有没有 人来拿走,拿时有没有留下物品来交换,这是一种组织方式;今天如果你在街 边看到别人的物品,绝对不能拿走,否则别人一定把你送到警察局告你偷窃。 原始社会放在路边的物品可以拿,当然也有一些价值标准,拿时必须留下一点 交换的物品。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标准,如果拿了物品没有留下交换的物品,原 始社会的人会千里追杀,不管多远都会抓回来报仇,这都是价值观念。现代人 看到我拿走物品可以送我到警察局,看不到不会千里追杀,或派个人来暗杀 我,否则我反过来送他到警察局。所以,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化 不同,包括器物不同、组织方式不同、行为规范不同。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形 下,任何一个文化存在,都是一个自洽的整体,其生产工具、社会组织方式以 及价值观念是一个自洽的整体。 使用这个定义来观察中国近代一些历史演变,很多社会政治运动特别容易理 解,而且可以进行分段。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文化全面领先于西方,不仅中 国人这么认为,亚当·斯密也接受。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 文化,且在接二连三战败后进行反省,到底中国怎么了?为什么从一个一两千 年来基本上是独霸一方、万方来朝的国家,突然间屡战屡败?引发很多社会思 考。尤其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 中国有所谓亡国亡种之危险,在这种状况下,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就要思考。 当时最早的思考认为中国的这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的儒家文化 是好的,中国被西方打败,首先观察到中国枪、炮不如西方,没有铁甲船,当 时这种文化上的反省就是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这样一个思想认识 的指导下,进行了 30 年的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所谓洋务运 动,购买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直到后来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甲午海战 之前,中国人和许多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应该打赢。因为当时北洋舰队按照吨 13比如宋江偷偷把犯人放出去是好,他变成梁山水泊里的大哥;但如果你是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话,偷偷把 一个犯人放走,你可能就是一个坏人。 14比如说我是一个猎人,那我今天出去打猎,打到了以后,那我东西带回来,整个公社里面的人,都可以 来分享,都可以来吃这些东西。当然如果说我没有打到猎,别人打猎回来了我也一样可以分享。 15要是没有得到你的同意,我到你家去吃,你要把我送到警察局,说我偷你的东西,与原始社会很不同
位计算是全世界第五位,按照武器先进性,中国是世界当时最新的大船、最新 的武器装备。同时期日本,在美国海军上将沛利率领的舰队逼使日本放弃闭关 锁国的政策之后,进行了明治维新。海战之前,日本的船比中国小,而且很多 是日本自己造的、也不先进,而中国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所以很多中国人和 外国评论员认为中国肯定会打赢。16结果中国却败于日本。 甲午海战是一个更大的冲击。日本一两千年来基本上是中国的小徒弟,文化 基本上都从中国进口,长期派留学生到中国来取经,把中国最好的东西、经史 拿回去研读一番。为什么却能够打败中国呢?当时的反省认为一个国家要强起 来,除了要有这些先进的武器、生产工具之外,还需要其他东西。观察日本在 明治维新以后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变强,原因就在于改革比较彻底、反省 比较彻底,他们除了学习西方的洋枪大炮之外,还学习了西方的制度。明治维 新以后日本在政治方面开始实行君主立宪,然后内阁制,由在国会里面获得多 数的政党组成内阁:军事方面请德国陆军教官来改革日本军队,军队从原来属 于各地贵族变成属于国家;教育方面日本推行西方的义务教育:经济方面日本 建立西方的银行制度,引进西方的企业制度。所以当时中国认识到除了学习西 方这些器物层次的所谓洋枪大炮之外,还必须改革组织层次。有两派不同的想 法并存:一派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君主立宪派,主张在清廷基础框架之 下进行与日本明治维新一样的改革,推行现代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制度;另 派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认为在清朝异族统治之下,即使进行社会 组织层次的改革还不行,必须推翻满清,然后学习同美国一样的、以总统为国 家元首的三权分立的制度,也包括其他的经济社会教育制度。17结果孙中山领 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一般人的想法颇似 现在苏联、东欧的知识分子、社会活动家的想法B8。虽然这个认识比洋务运动 时的认识深了一层,除买枪、炮外还有社会组织改革,但是并没有让中国马上 强起来19。 第三层思考就是后来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个新文化运动,认识到中国 要强起来,不光在政治方面有宪法、总统、议会,或建立像北京大学这样的所 谓新学,也不光建立一个所谓新军,现代化的军队,还要一些文化方面更深 层的东西。当时就是“德先生、赛先生”,民主与科学。这是属于价值观念、 伦理观念、是非标准观念的。按照这个观念,要有民主、科学,中国才能够强 起来 的6有一个也许是稗官野史的记载。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所以甲午海战之前,为了让 日本人知难而退,就在上海黄浦江举办了一个阅军大典。请各国驻华武官来参观中国最先进的海军,目的 主要想对日本人说甭打了,中国武器这么先进。日本当然很谨慎,派一个当时海军驻华武官来参加阅兵 但是阅兵结束,日本海军武官报告给他们的首相说日本从武器来讲不如中国,但是他认为日本能够打败中 国,应该跟中国开战。他参观海军阅兵的时候,军舰上确实武器很先进,那些士兵也雄赳赳、气昂昂。但 是就在黄浦江边还有几条没参加阅军大典的中国海军舰艇,舰上的中国水兵玩乐之外,还在烟囱旁边晒内 衣内裤。这样一个没有秩序、现代精神的军队必败无疑 1戊戌变法很快就被慈禧太后镇压下去了。戊戌变法少数的、也许是唯一的成果是建立北京大学。但是慈 禧太后到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她也认识到不改革不行,所以慈禧太后晚年也是改革派,改六部尚书为现在内 阁制、成立议会,然后教育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也在推行。不过为时已晚。 1现在在苏联东欧,许多人认为一切罪恶根源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把共产党推翻,把社会主 义制度取消,马上可以过和西欧、美国一样的生活:当时中国人也有类似的感觉,认为一切罪恶都是因为 异族统治,只要把满清推翻了以后,中国就应该强起来了 1即使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站在战胜国这一方,可是战胜以后,被割让的租界青岛其实是从一个列强转 移到另外一个列强,从德国转移到日本
4 位计算是全世界第五位,按照武器先进性,中国是世界当时最新的大船、最新 的武器装备。同时期日本,在美国海军上将沛利率领的舰队逼使日本放弃闭关 锁国的政策之后,进行了明治维新。海战之前,日本的船比中国小,而且很多 是日本自己造的、也不先进,而中国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所以很多中国人和 外国评论员认为中国肯定会打赢。16结果中国却败于日本。 甲午海战是一个更大的冲击。日本一两千年来基本上是中国的小徒弟,文化 基本上都从中国进口,长期派留学生到中国来取经,把中国最好的东西、经史 拿回去研读一番。为什么却能够打败中国呢?当时的反省认为一个国家要强起 来,除了要有这些先进的武器、生产工具之外,还需要其他东西。观察日本在 明治维新以后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变强,原因就在于改革比较彻底、反省 比较彻底,他们除了学习西方的洋枪大炮之外,还学习了西方的制度。明治维 新以后日本在政治方面开始实行君主立宪,然后内阁制,由在国会里面获得多 数的政党组成内阁;军事方面请德国陆军教官来改革日本军队,军队从原来属 于各地贵族变成属于国家;教育方面日本推行西方的义务教育;经济方面日本 建立西方的银行制度,引进西方的企业制度。所以当时中国认识到除了学习西 方这些器物层次的所谓洋枪大炮之外,还必须改革组织层次。有两派不同的想 法并存:一派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君主立宪派,主张在清廷基础框架之 下进行与日本明治维新一样的改革,推行现代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制度;另 一派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认为在清朝异族统治之下,即使进行社会 组织层次的改革还不行,必须推翻满清,然后学习同美国一样的、以总统为国 家元首的三权分立的制度,也包括其他的经济社会教育制度。17结果孙中山领 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一般人的想法颇似 现在苏联、东欧的知识分子、社会活动家的想法18。虽然这个认识比洋务运动 时的认识深了一层,除买枪、炮外还有社会组织改革,但是并没有让中国马上 强起来19。 第三层思考就是后来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个新文化运动,认识到中国 要强起来,不光在政治方面有宪法、总统、议会,或建立像北京大学这样的所 谓新学,也不光建立一个所谓新军,现代化的军队,还要一些文化方面更深一 层的东西。当时就是“德先生、赛先生”,民主与科学。这是属于价值观念、 伦理观念、是非标准观念的。按照这个观念,要有民主、科学,中国才能够强 起来。 16有一个也许是稗官野史的记载。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所以甲午海战之前,为了让 日本人知难而退,就在上海黄浦江举办了一个阅军大典。请各国驻华武官来参观中国最先进的海军,目的 主要想对日本人说甭打了,中国武器这么先进。日本当然很谨慎,派一个当时海军驻华武官来参加阅兵。 但是阅兵结束,日本海军武官报告给他们的首相说日本从武器来讲不如中国,但是他认为日本能够打败中 国,应该跟中国开战。他参观海军阅兵的时候,军舰上确实武器很先进,那些士兵也雄赳赳、气昂昂。但 是就在黄浦江边还有几条没参加阅军大典的中国海军舰艇,舰上的中国水兵玩乐之外,还在烟囱旁边晒内 衣内裤。这样一个没有秩序、现代精神的军队必败无疑。 17 戊戌变法很快就被慈禧太后镇压下去了。戊戌变法少数的、也许是唯一的成果是建立北京大学。但是慈 禧太后到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她也认识到不改革不行,所以慈禧太后晚年也是改革派,改六部尚书为现在内 阁制、成立议会,然后教育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也在推行。不过为时已晚。 18现在在苏联东欧,许多人认为一切罪恶根源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把共产党推翻,把社会主 义制度取消,马上可以过和西欧、美国一样的生活;当时中国人也有类似的感觉,认为一切罪恶都是因为 异族统治,只要把满清推翻了以后,中国就应该强起来了。 19即使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站在战胜国这一方,可是战胜以后,被割让的租界青岛其实是从一个列强转 移到另外一个列强,从德国转移到日本
综上所述,在艰难的现代化努力当中,对为什么中国从天朝大国、全球最强 沦落到在国际上排名落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经过了 三个层次的认识深化。 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 我们认识到在工具层次上不如西方;在组织上面,也有不少落后的地方;在 精神、价值层次上面,也和西方有许多不同。怎么样让落后的中国重新崛起? 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作参考。第一种理论以 Max Weber为代表,在西方有很大 的影响,在中国他影响到五四以后两、三代人。为什么全世界在1930年代以前 的发达国家,当时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在西欧、北美?为什么这 些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强大呢?当时看来资本主义跟一国的强盛有一定 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 Max Weber认为,强调储蓄、又从事生产、扩 大再生产是卡文教派先提出的一个观念,而且变成他们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 准则逐渐被新教徒普遍接受,他们重视现代生活,重视现世,而不见得完全是 来世。因为新教在伦理、价值观上改变,所以出现了资本主义和后来的工业革 命。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过去的伦理道德确实有不少跟现代精神不符合的地 方,像在五四时期对儒家文化进行深刻反省时所提出的那些。中国应该如五四 时期提出的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换言之即“全盘西化”。这个观点对中 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到现在还相当大20。 这种观点理论上也许自恰,但实践上有相当大的困难。主要在于每个人的价 值观念是怎么来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并非作为基因与生俱来,其实是年纪比 较小的时候学来的21。从这种角度出发,即使我们接受 Max Weber的观点,认 为必须在价值文化上先改变,或是像《河殇》作者这样的学者接受全盘西化, 在价值、伦理上全部接受西方。理论上也许可以做得到,但在现实上很难做 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确实有办法在价值、观念上面完全接受西方的东 西。可是,只要让中国人在中国社会里长大,长大以后还是中国人,就不能在 伦理、价值这个层次上完全摆脱中国、接受西方的东西。按照这个说法中国基 本上就没什么强盛的希望 另一种理论实际上是马克思的理论,认为文化包含几个不同的层次,有器物 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但在三层次当中,器物即生产工具是基础,生产 工具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会 跟着变。根据 Max Weber的看法,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但是按照马克思主 最明 就是1980年代末,有一个电视系列片叫做《河殇》,探讨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探讨中国为 什么古代强盛,到现在那么衰落。当时用比较形象化的语言提出所谓黄色文明、蓝色文明,认为中国是 个在黄土高原上发展出来的黄色文明,是一个保守、落后、农业经济为主的文明。西方是一个海洋文明, 蓝色是对外的,是征服自然的。《河殇》这种看法,事实上继承了五四以后当时所谓打倒孔家店、全盘西 化这一套想法,认为中国要强起来,整体的文化必须改变。不止是说我们必须有卫星上天、必须有原子 弹,我们必须有现代的组织,而且必须有现代的、跟西方一样的精神。 2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在心理学研究上面倒是有相当严格的实证上面的证明, 个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大概在七岁以前就定型了。因为人一生下来,就跟周遭父母兄弟朋友邻里 在互动,然后从这些互动当中去学习对、错,对会受到奖励,不对就受到惩罚,就这么学了。每个人的观 念是从小学来的。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观察到也是这样的。比如观察杨振宁、李政道的讲话、行为、关心 的事情,确实符合标准中国人
5 综上所述,在艰难的现代化努力当中,对为什么中国从天朝大国、全球最强 沦落到在国际上排名落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经过了 三个层次的认识深化。 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 我们认识到在工具层次上不如西方;在组织上面,也有不少落后的地方;在 精神、价值层次上面,也和西方有许多不同。怎么样让落后的中国重新崛起? 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作参考。第一种理论以 Max Weber 为代表,在西方有很大 的影响,在中国他影响到五四以后两、三代人。为什么全世界在 1930 年代以前 的发达国家,当时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在西欧、北美?为什么这 些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强大呢?当时看来资本主义跟一国的强盛有一定 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 Max Weber 认为,强调储蓄、又从事生产、扩 大再生产是卡文教派先提出的一个观念,而且变成他们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 准则逐渐被新教徒普遍接受,他们重视现代生活,重视现世,而不见得完全是 来世。因为新教在伦理、价值观上改变,所以出现了资本主义和后来的工业革 命。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过去的伦理道德确实有不少跟现代精神不符合的地 方,像在五四时期对儒家文化进行深刻反省时所提出的那些。中国应该如五四 时期提出的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换言之即“全盘西化”。这个观点对中 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到现在还相当大20。 这种观点理论上也许自恰,但实践上有相当大的困难。主要在于每个人的价 值观念是怎么来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并非作为基因与生俱来,其实是年纪比 较小的时候学来的21。从这种角度出发,即使我们接受 Max Weber 的观点,认 为必须在价值文化上先改变,或是像《河殇》作者这样的学者接受全盘西化, 在价值、伦理上全部接受西方。理论上也许可以做得到,但在现实上很难做 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确实有办法在价值、观念上面完全接受西方的东 西。可是,只要让中国人在中国社会里长大,长大以后还是中国人,就不能在 伦理、价值这个层次上完全摆脱中国、接受西方的东西。按照这个说法中国基 本上就没什么强盛的希望。 另一种理论实际上是马克思的理论,认为文化包含几个不同的层次,有器物 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但在三层次当中,器物即生产工具是基础,生产 工具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会 跟着变。根据 Max Weber 的看法,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但是按照马克思主 20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1980 年代末,有一个电视系列片叫做《河殇》,探讨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探讨中国为 什么古代强盛,到现在那么衰落。当时用比较形象化的语言提出所谓黄色文明、蓝色文明,认为中国是一 个在黄土高原上发展出来的黄色文明,是一个保守、落后、农业经济为主的文明。西方是一个海洋文明, 蓝色是对外的,是征服自然的。《河殇》这种看法,事实上继承了五四以后当时所谓打倒孔家店、全盘西 化这一套想法,认为中国要强起来,整体的文化必须改变。不止是说我们必须有卫星上天、必须有原子 弹,我们必须有现代的组织,而且必须有现代的、跟西方一样的精神。 21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在心理学研究上面倒是有相当严格的实证上面的证明,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大概在七岁以前就定型了。因为人一生下来,就跟周遭父母兄弟朋友邻里 在互动,然后从这些互动当中去学习对、错,对会受到奖励,不对就受到惩罚,就这么学了。每个人的观 念是从小学来的。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观察到也是这样的。比如观察杨振宁、李政道的讲话、行为、关心 的事情,确实符合标准中国人
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自己比较倾向于接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22 比如,原始共产社会特别强调互助、合作,共有、共产,这是一个价值观 念。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与经济基础有关。当时的生产工具是原始的生产工 具,当时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在原始游猎社会,野兽比我们跑得快,比我们力 量大,组织起来才有办法捕获野兽,所以形成共产社会,而且要共享23,当时 这种共享原则与生产力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当生产力变了,从游猎变到农耕以 后,农耕与游猎比较起来,其一、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稳定。播种以后虽 然也受天候影响,但产出多少、什么时候产出都知道,不象游猎时不知道什么 时候打到猎物。农业社会生产工具、生产手段变了,生产多少基本上能预期 其二、生产出来的东西较容易保存,粮食吃不完晒干放到明年还是粮食。在这 种情形下,作为一种保险手段共享的需要就减少了。因此生产组织由公社演变 为以家庭为单位。而且为了提高每个人的积极性,有了财产划分。另外,市场 制度也发生改变24。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一个文化而言,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上层建 筑、社会组织以及价值观念也不断变化。我们实际关注的是当两个不同的文 化,一个生产力水平比较高,与一个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文化接触以后,生产 力水平比较低的文化怎么样发展的问题。这里反映出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生 产力怎么发展、二是上层建筑怎么发展的问题。其一、既然从历史发展来看上 层建筑决定于生产力基础,没落文化面对强盛文化挑战时要实现文化整体水平 的提高,首先还是怎么样把生产率的水平提高的问题;其二、生产力水平提高 以后,上层建筑有没有能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不断赋予新生 命、新内容的问题。谈中国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同时回答这两个问题。有 没有办法让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中国文化的上层建筑能不能随 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调整?尤其指精神层次的东西25。 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未来 展望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生产力水平来看,应该是可以非常乐观 的。因为要看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指生产力水平发展,主要看三方 如果在没有外力、在稳定的情形,一个文化应该是自洽的体系。在有外力、有竞争,在一个快速变迁尤 其是在经济基础中生产力并不完全是自发的情形,这个自洽的整体中可能有一些是先发展、有些是后发 展,就会有很多冲突、不适。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既然我们最先看到器物层次,也是最容易学习的层次 其次是组织层次,也是容易学习的层次:还有精神层次,精神上的东西是一种有消化、再创造,既不是学 习来的,也不能强加上去,是必须从内心里面,调整过程中去发现什么适合。所以经济基础改了,上层建 筑也跟着改 23原始共产社会打野兽,有单个人出去打,也有一群人出去打的,可能分成好几个队。当然有的队出去打 到了,有的队出去打不到。猎物拿回来以后,首要的是要吃,可是如果打回来,不让别人吃,吃不完没有 办法储存。所以最好还是给别人吃,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这次让别人吃,下次吃别人的,这样特别安 全,可以分担风险。 24过去将剩下物品放在路边,因为生产力水平低,没有很多剩余可以交换,不需要市场。为什么原始共产 社会的人他把东西放在路边,人躲在树后,而不是人站在东西的旁边?因为躲在树后的时候,到底人在那 个地方还是不在,路过的人不知道,这很重要。如果要站在东西旁边就必须浪费一个劳动力。而且不知道 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以后,正好人路过。躲在树后有时候可以看,有时候可以不看,所以劳动力就 可以释放出来。为什么原始社会里面他还有一个价值观,如果东西被拿走了以后人家没有把东西留下来 他一定要千里追杀?因为如果不追杀,以后都不会把东西留下来 25相比较而言,组织层次并不难学,我们可以很容易把西方的宪法简单的抄过来。上层建筑当中包括组 织、精神等等 6
6 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自己比较倾向于接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22。 比如,原始共产社会特别强调互助、合作,共有、共产,这是一个价值观 念。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与经济基础有关。当时的生产工具是原始的生产工 具,当时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在原始游猎社会,野兽比我们跑得快,比我们力 量大,组织起来才有办法捕获野兽,所以形成共产社会,而且要共享23,当时 这种共享原则与生产力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当生产力变了,从游猎变到农耕以 后,农耕与游猎比较起来,其一、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稳定。播种以后虽 然也受天候影响,但产出多少、什么时候产出都知道,不象游猎时不知道什么 时候打到猎物。农业社会生产工具、生产手段变了,生产多少基本上能预期; 其二、生产出来的东西较容易保存,粮食吃不完晒干放到明年还是粮食。在这 种情形下,作为一种保险手段共享的需要就减少了。因此生产组织由公社演变 为以家庭为单位。而且为了提高每个人的积极性,有了财产划分。另外,市场 制度也发生改变24。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一个文化而言,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上层建 筑、社会组织以及价值观念也不断变化。我们实际关注的是当两个不同的文 化,一个生产力水平比较高,与一个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文化接触以后,生产 力水平比较低的文化怎么样发展的问题。这里反映出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生 产力怎么发展、二是上层建筑怎么发展的问题。其一、既然从历史发展来看上 层建筑决定于生产力基础,没落文化面对强盛文化挑战时要实现文化整体水平 的提高,首先还是怎么样把生产率的水平提高的问题;其二、生产力水平提高 以后,上层建筑有没有能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不断赋予新生 命、新内容的问题。谈中国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同时回答这两个问题。有 没有办法让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中国文化的上层建筑能不能随 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调整?尤其指精神层次的东西25。 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未来 展望 21 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生产力水平来看,应该是可以非常乐观 的。因为要看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指生产力水平发展,主要看三方 22 如果在没有外力、在稳定的情形,一个文化应该是自洽的体系。在有外力、有竞争,在一个快速变迁尤 其是在经济基础中生产力并不完全是自发的情形,这个自洽的整体中可能有一些是先发展、有些是后发 展,就会有很多冲突、不适。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既然我们最先看到器物层次,也是最容易学习的层次; 其次是组织层次,也是容易学习的层次;还有精神层次,精神上的东西是一种有消化、再创造,既不是学 习来的,也不能强加上去,是必须从内心里面,调整过程中去发现什么适合。所以经济基础改了,上层建 筑也跟着改。 23原始共产社会打野兽,有单个人出去打,也有一群人出去打的,可能分成好几个队。当然有的队出去打 到了,有的队出去打不到。猎物拿回来以后,首要的是要吃,可是如果打回来,不让别人吃,吃不完没有 办法储存。所以最好还是给别人吃,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这次让别人吃,下次吃别人的,这样特别安 全,可以分担风险。 24 过去将剩下物品放在路边,因为生产力水平低,没有很多剩余可以交换,不需要市场。为什么原始共产 社会的人他把东西放在路边,人躲在树后,而不是人站在东西的旁边?因为躲在树后的时候,到底人在那 个地方还是不在,路过的人不知道,这很重要。如果要站在东西旁边就必须浪费一个劳动力。而且不知道 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以后,正好人路过。躲在树后有时候可以看,有时候可以不看,所以劳动力就 可以释放出来。为什么原始社会里面他还有一个价值观,如果东西被拿走了以后人家没有把东西留下来, 他一定要千里追杀?因为如果不追杀,以后都不会把东西留下来。 25相比较而言,组织层次并不难学,我们可以很容易把西方的宪法简单的抄过来。上层建筑当中包括组 织、精神等等
面,其一看要素增加的可能性有多大,有三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当 然当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增加了,因为土地一般是不增加,劳动力增加总是有 限,增加比较快的是资本。其二是生产结构。把这些要素配置由生产生产力水 平很低、附加价值很低的产品产业向生产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产业转化,经 济会增长。其三是技术。给定同样的要素、生产结构,但是技术水平提高,生 产能发展 在这三种主要来源当中,最重要是技术变迁的可能性。因为前面两者都决定 于技术变迁,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技术不变迁,资本不断积累,就会 碰到所谓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就越来越低。除非保持一个很快的技术变 迁,否则就不会有一个很高的资本积累;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 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产业。比如信息产业的附加价 值高,因为它是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成果。任何新的附加价值高的都是技术变迁 的结果。在这种情形下,结构变迁的可能性取决于技术变迁有多大的潜能。所 以,要判断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或生产力水平发展,其实只要看这个国 家、社会技术创新、技术变迁的可能性有多大。技术变迁(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在不同的国家、发展阶段的含义不同。如果是最发达国家,那么 innovation等于 invention,创新是等于发明,发明来自R&D,必须花很多钱来 开发、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 innovation可以等于 invention,但是除了 Invention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叫 Imitation,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跟发 达国家有个差距,其实可以利用这个差距,因为创新的含义只是说,下一次生 产活动当中,我所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新,比现在的技术好,就是创新, 但不见得是最新。对于发达国家只有发明一种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可以既 是发明,又是引进。当然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到底选择哪一个,重要 的是成本的考虑。哪个成本比较低?在最尖端技术上面的发明、R&D是非常贵 的。现在的信息产业被认为是最热门产业,2000财务年度,IBM研发投资是 4345亿美元26, Intel是3897亿美元27,摩托罗拉研发投资是44.37亿美元ξ 而且投资不见得都成功,有点像买彩券有一定的中奖概率,但中奖概率很低。 根据一些研究,平均起来一百项研究当中,大概只有五项是成功的。成功就可 以把这个技术拿去申请专利,专利有二十年的保护期,但能够申请专利的技术 也不见得都是有价值的技术。因为很多申请专利以后,这个技术生产出来的产 品特性消费者不喜欢,没有人买就浪费了。或这个特性消费者喜欢,可价格太 高,消费者买不起,也是浪费。根据研究,在十项申请专利的技术当中,到最 后真正有商业价值的大概最多只有一、两项。从这种角度来讲,如果在最尖端 技术上面做发明,一百项当中,到最后有商业价值的可能只有一项。当然如果 成功这一项回报率会非常高,可能单单这一项就赚十亿、二十亿或更多。如果 把百分之九十九失败也算进来,在最尖端技术上面的发明研究,回报率并不 高。另外,要跟IBM竞争的话,一年拿五十亿美元,连政府大概都拿不出来。 我们中央政府现在每年的预算不过就是六七千亿人民币,六七千亿人民币的 话,一千亿美元都不到。如果说IBM一年用五十亿,二十家IBM这样的最前 沿的公司一年就是一千亿。最尖端的技术要求投入很高,我们其实是付不起这 个钱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引进技术,一般讲起来引进技术比发明技术便宜多 www.ibm.com/flat/fncl/3-5-18-fncl-notes.html www.intel.com/intel/annual0o/f-sumary.htm www.prolytix.com/mot/table2.html
7 面,其一看要素增加的可能性有多大,有三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当 然当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增加了,因为土地一般是不增加,劳动力增加总是有 限,增加比较快的是资本。其二是生产结构。把这些要素配置由生产生产力水 平很低、附加价值很低的产品产业向生产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产业转化,经 济会增长。其三是技术。给定同样的要素、生产结构,但是技术水平提高,生 产能发展。 在这三种主要来源当中,最重要是技术变迁的可能性。因为前面两者都决定 于技术变迁,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技术不变迁,资本不断积累,就会 碰到所谓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就越来越低。除非保持一个很快的技术变 迁,否则就不会有一个很高的资本积累;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 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产业。比如信息产业的附加价 值高,因为它是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成果。任何新的附加价值高的都是技术变迁 的结果。在这种情形下,结构变迁的可能性取决于技术变迁有多大的潜能。所 以,要判断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或生产力水平发展,其实只要看这个国 家、社会技术创新、技术变迁的可能性有多大。技术变迁(technological innovation)在不同的国家、发展阶段的含义不同。如果是最发达国家,那么 innovation 等于 invention ,创新是等于发明,发明来自 R&D,必须花很多钱来 开发、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 innovation 可以等于 invention ,但是除了 invention 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叫 imitation ,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跟发 达国家有个差距,其实可以利用这个差距,因为创新的含义只是说,下一次生 产活动当中,我所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新,比现在的技术好,就是创新, 但不见得是最新。对于发达国家只有发明一种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可以既 是发明,又是引进。当然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到底选择哪一个,重要 的是成本的考虑。哪个成本比较低?在最尖端技术上面的发明、R&D 是非常贵 的。现在的信息产业被认为是最热门产业,2000 财务年度, IBM 研发投资是 43.45 亿美元26,Intel 是 38.97 亿美元27,摩托罗拉研发投资是 44.37 亿美元28。 而且投资不见得都成功,有点像买彩券有一定的中奖概率,但中奖概率很低。 根据一些研究,平均起来一百项研究当中,大概只有五项是成功的。成功就可 以把这个技术拿去申请专利,专利有二十年的保护期,但能够申请专利的技术 也不见得都是有价值的技术。因为很多申请专利以后,这个技术生产出来的产 品特性消费者不喜欢,没有人买就浪费了。或这个特性消费者喜欢,可价格太 高,消费者买不起,也是浪费。根据研究,在十项申请专利的技术当中,到最 后真正有商业价值的大概最多只有一、两项。从这种角度来讲,如果在最尖端 技术上面做发明,一百项当中,到最后有商业价值的可能只有一项。当然如果 成功这一项回报率会非常高,可能单单这一项就赚十亿、二十亿或更多。如果 把百分之九十九失败也算进来,在最尖端技术上面的发明研究,回报率并不 高。另外,要跟 IBM 竞争的话,一年拿五十亿美元,连政府大概都拿不出来。 我们中央政府现在每年的预算不过就是六七千亿人民币,六七千亿人民币的 话,一千亿美元都不到。如果说 IBM 一年用五十亿,二十家 IBM 这样的最前 沿的公司一年就是一千亿。最尖端的技术要求投入很高,我们其实是付不起这 个钱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引进技术,一般讲起来引进技术比发明技术便宜多 26 www.ibm.com/flat/fncl/3-5-18-fncl-notes.html 27 www.intel.com/intel/annual00/f-sumary.htm 28 www.prolytix.com/mot/table2.html
了。因为一个技术保护是二十年,最长的是二十年的专利期。超过二十年可以 免费使用,根本不用交钱。即便引进二十年之内的技术,要付的钱其实也不 多。研究表明,只要付原来发明这个技术的成本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很容易引进 进来。而且引进的技术一定是那些已经成功的、有商业价值的技术。你不会去 引进那些百分之九十九的不成功的没有商业价值的技术。所以,作为一个后发 国家,依靠引进技术可以有比较快速的技术变迁。引进技术成本低,引进就可 以多、快、全面。所以发展中国家如果靠引进技术,技术变迁的面与速度都会 比发达国家广与快,因而有可能以比发达国家快的速度来发展。很多人在分析 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奇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利用了跟 发达国家的差距,然后以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取得经济的快速的增长。当然我 们也可以分析改革前、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改革之后我 们经济发展的速度比改革之前快了很多?很大的差别也是在改革之前,我们想 在技术上面赶超,然后自力更生,花很多钱去搞最尖端的东西;改革之后最大 的差别就是大量的依赖引进技术,所以经济发展快得多。 过去二十年经济发展快有目共睹。未来三、四十年、一、二个世纪,中国的 经济发展会怎么样呢?对这一点我个人非常有信心。我想至少未来三十年中国 的经济发展,可以维持像过去二十年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长。这是一 个很简单的类推,日本从二次大战到1980年代末期,维持了四十年快速经济增 长,亚洲四小龙从1950年代末,一直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维持了四十年的快 速增长。如果他们能做得到,我们至少是四十年,同样以引进技术为主。而且 我相信我们可以至少五十年快速增长。并不是说中国人比日本人、韩国人聪 明,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开始以引进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是在1979年,1979 年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比日本在1950年初与亚洲四小龙在1950年代 末、1960年代初的时候差距大;而且推算一下,我们未来30年像过去改革这 20那样发展,在2030整个中国经济规模赶上美国,我们的人口是美国5倍,那 时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5。而人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指标,如果说 我们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5,那就是说我们跟最发达的国家还有相当大的技术差 距,还可以继续利用先进技术,然后来推动我们经济的发展。老是靠引进技术 会不会永远落后?不会永远落后,日本、新加坡靠引进技术,现在人均收入不 是超过美国了吗? 我在提倡发展中国家靠引进技术来加速经济发展的观点时,经常引起两个质 疑:首先,发展中国家是否就完全不能也不要做R&D?其次,如果中国靠引进 技术来加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越来越 近,能引进的技术就越来越少。当能引进的技术越来越少以后,就要开始自己 搞发明创造,会不会因为中国人靠一段时间的引进,将来就没有发明创造的能 力? 对于第一个问题,当然发展中国家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引进技术来 加速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说发展中国家就完全不能,也不用自己做些R&D 个企业引进来一项新的技术要和该企业现有的技术配套使用,新、旧技术双方 可能都必须有些改变,这些改变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发明和创新。另外,在生产 过程中对已有技术也要不断改进,许多小专利( minor patent)和生产程序专利 ( process patent)就是这种在生产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不断改进的结果 个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改进越多,和一个其他条件相同但技术改进较少的企业
8 了。因为一个技术保护是二十年,最长的是二十年的专利期。超过二十年可以 免费使用,根本不用交钱。即便引进二十年之内的技术,要付的钱其实也不 多。研究表明,只要付原来发明这个技术的成本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很容易引进 进来。而且引进的技术一定是那些已经成功的、有商业价值的技术。你不会去 引进那些百分之九十九的不成功的没有商业价值的技术。所以,作为一个后发 国家,依靠引进技术可以有比较快速的技术变迁。引进技术成本低,引进就可 以多、快、全面。所以发展中国家如果靠引进技术,技术变迁的面与速度都会 比发达国家广与快,因而有可能以比发达国家快的速度来发展。很多人在分析 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奇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利用了跟 发达国家的差距,然后以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取得经济的快速的增长。当然我 们也可以分析改革前、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改革之后我 们经济发展的速度比改革之前快了很多?很大的差别也是在改革之前,我们想 在技术上面赶超,然后自力更生,花很多钱去搞最尖端的东西;改革之后最大 的差别就是大量的依赖引进技术,所以经济发展快得多。 过去二十年经济发展快有目共睹。未来三、四十年、一、二个世纪,中国的 经济发展会怎么样呢?对这一点我个人非常有信心。我想至少未来三十年中国 的经济发展,可以维持像过去二十年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长。这是一 个很简单的类推,日本从二次大战到 1980 年代末期,维持了四十年快速经济增 长,亚洲四小龙从 1950 年代末,一直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维持了四十年的快 速增长。如果他们能做得到,我们至少是四十年,同样以引进技术为主。而且 我相信我们可以至少五十年快速增长。并不是说中国人比日本人、韩国人聪 明,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开始以引进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是在 1979 年,1979 年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比日本在 1950 年初与亚洲四小龙在 1950 年代 末、1960 年代初的时候差距大;而且推算一下,我们未来 30 年像过去改革这 20 那样发展,在 2030 整个中国经济规模赶上美国,我们的人口是美国 5 倍,那 时人均收入是美国的 1/5。而人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指标,如果说 我们人均收入是美国的 1/5,那就是说我们跟最发达的国家还有相当大的技术差 距,还可以继续利用先进技术,然后来推动我们经济的发展。老是靠引进技术 会不会永远落后?不会永远落后,日本、新加坡靠引进技术,现在人均收入不 是超过美国了吗? 我在提倡发展中国家靠引进技术来加速经济发展的观点时,经常引起两个质 疑:首先,发展中国家是否就完全不能也不要做 R&D?其次,如果中国靠引进 技术来加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越来越 近,能引进的技术就越来越少。当能引进的技术越来越少以后,就要开始自己 搞发明创造,会不会因为中国人靠一段时间的引进,将来就没有发明创造的能 力? 对于第一个问题,当然发展中国家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引进技术来 加速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说发展中国家就完全不能,也不用自己做些 R&D。一 个企业引进来一项新的技术要和该企业现有的技术配套使用,新、旧技术双方 可能都必须有些改变,这些改变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发明和创新。另外,在生产 过程中对已有技术也要不断改进,许多小专利(minor patent)和生产程序专利 (process patent)就是这种在生产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不断改进的结果。一 个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改进越多,和一个其他条件相同但技术改进较少的企业
相比,竞争力自然也越强。但发展中国家除了国防安全方面绝对必要的原因之 外,不应该从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风险又非常大的最尖端的技术和产品的 R&D。其实,我们可以把R&D作为一个产业来看,这个产业也和一般产业一样可 以按资本的密集度区分为不同的区段。发展中国家在选择R&D的区段时也应该 按其要素禀赋选择有比较优势的区段来从事。 不少人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担心,是看到日本在80年代以前,经济发展非常 快,但现在,经济发展却困难重重,有些学者将日本现在的问题归结于日本人 的创新能力不如美国人。对于这个担心,我想是不必要的。其实,在最尖端技 术上的发明创造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第一个决定因素就是你能烧多少 钱,你能投入多少钱。因为在最尖端技术发明创造的科学原理很简单29。但要 将这种最基本、人所共知的科学变成一个新技术开发出来,大部分都是在尝试 错误( trial and error)。尝试错误很花钱,能花的钱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多 就像买彩券30。直到我们的人均收入与美国一样多,在最尖端技术上必须发明 了。那时我们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5倍多,所以我们在最尖端技术R&D投入就 可以是美国的5倍多,我们中奖的概率就是美国的5倍多。当然,这不只是把 钱拿去烧就可以,其实要科学家去做研究。科学家做研究,有多方面能力: 方面是后天学习的能力;二方面是先天的能力。后天学习能力其实很简单,都 是很一般,很快就学会,大学毕业就会了。最重要的是在先天,如果有越多聪 明的人去做研究,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中国人的人口是美国的5倍多,所以中 国的天才是美国的5倍,如果说我们的投入是美国的5倍,我们天才是5倍,5 乘以5,我们成功概率是美国的25倍。所以现在日本跟美国竞争,为什么日本 这么困难?原因就在于日本的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一半,日本的人口只有美国 的一半,加上日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美国是靠中国人的天才、世界各国 的天才,日本靠自己的天才,所以它输了。而中国将来的话,一方面中国自己 的天才就比美国多,而且我们到那时候可以打开国门让外国天才来帮助我们 第三个决定因素,在最尖端技术上标准很重要,采用什么标准,标准很难说哪 个好,但是在最尖端产品技术上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在市场中越有 竞争力,也就是这个标准有更大的市场规模来使用,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 就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当中国人均收入和美国相等时,中国的人口是美国五 倍,所以中国的经济规模、市场规模是美国的5倍。现在日本跟美国竞争很吃 亏,就是日本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一半,所以到最后美国定标准,日本也只好 跟着美国标准,但将来,我们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5倍,我们定了标准,美国 也必须跟着我们的标准。 所以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我们在跟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的时候,可以主要利用 引进技术,当我们跟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缩小了以后,也就是到经济收入水平 跟发达国家缩小以后,我们人口多的优势就会发挥出来。我们应该可以很乐 观,重要的是上层建筑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 前面讲的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必须跟着经济基础变动。马克思主义还有另 一个道理,如果上层建筑不变动,它会反过来阻碍生产力发展。如果以生产力 角度来看应该很乐观,重要的是我们的上层建筑、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一套以 29超导的原理、计算机蕊片的原理,电容、电阻的组合形成0、1的开关来进行运算,基本 理论在大学里就都教了。 30中奖的概率大概1%,那你买100张就比买1张中奖概率是了一百倍
9 相比,竞争力自然也越强。但发展中国家除了国防安全方面绝对必要的原因之 外,不应该从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风险又非常大的最尖端的技术和产品的 R&D。其实,我们可以把 R&D 作为一个产业来看,这个产业也和一般产业一样可 以按资本的密集度区分为不同的区段。发展中国家在选择 R&D 的区段时也应该 按其要素禀赋选择有比较优势的区段来从事。 不少人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担心,是看到日本在 80 年代以前,经济发展非常 快,但现在,经济发展却困难重重,有些学者将日本现在的问题归结于日本人 的创新能力不如美国人。对于这个担心,我想是不必要的。其实,在最尖端技 术上的发明创造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第一个决定因素就是你能烧多少 钱,你能投入多少钱。因为在最尖端技术发明创造的科学原理很简单29。但要 将这种最基本、人所共知的科学变成一个新技术开发出来,大部分都是在尝试 错误(trial and error)。尝试错误很花钱,能花的钱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多, 就像买彩券30。直到我们的人均收入与美国一样多,在最尖端技术上必须发明 了。那时我们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 5 倍多,所以我们在最尖端技术 R&D 投入就 可以是美国的 5 倍多,我们中奖的概率就是美国的 5 倍多。当然,这不只是把 钱拿去烧就可以,其实要科学家去做研究。科学家做研究,有多方面能力:一 方面是后天学习的能力;二方面是先天的能力。后天学习能力其实很简单,都 是很一般,很快就学会,大学毕业就会了。最重要的是在先天,如果有越多聪 明的人去做研究,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中国人的人口是美国的 5 倍多,所以中 国的天才是美国的 5 倍,如果说我们的投入是美国的 5 倍,我们天才是 5 倍,5 乘以 5,我们成功概率是美国的 25 倍。所以现在日本跟美国竞争,为什么日本 这么困难?原因就在于日本的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一半,日本的人口只有美国 的一半,加上日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美国是靠中国人的天才、世界各国 的天才,日本靠自己的天才,所以它输了。而中国将来的话,一方面中国自己 的天才就比美国多,而且我们到那时候可以打开国门让外国天才来帮助我们。 第三个决定因素,在最尖端技术上标准很重要,采用什么标准,标准很难说哪 个好,但是在最尖端产品技术上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在市场中越有 竞争力,也就是这个标准有更大的市场规模来使用,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 就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当中国人均收入和美国相等时,中国的人口是美国五 倍,所以中国的经济规模、市场规模是美国的 5 倍。现在日本跟美国竞争很吃 亏,就是日本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一半,所以到最后美国定标准,日本也只好 跟着美国标准,但将来,我们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 5 倍,我们定了标准,美国 也必须跟着我们的标准。 所以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我们在跟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的时候,可以主要利用 引进技术,当我们跟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缩小了以后,也就是到经济收入水平 跟发达国家缩小以后,我们人口多的优势就会发挥出来。我们应该可以很乐 观,重要的是上层建筑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 前面讲的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必须跟着经济基础变动。马克思主义还有另 一个道理,如果上层建筑不变动,它会反过来阻碍生产力发展。如果以生产力 角度来看应该很乐观,重要的是我们的上层建筑、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一套以 29 超导的原理、计算机蕊片的原理,电容、电阻的组合形成 0、1 的开关来进行运算,基本 理论在大学里就都教了。 30 中奖的概率大概 1%,那你买 100 张就比买 1 张中奖概率是了一百倍
儒家哲学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能不能跟着变?会不会变成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 包袱、累赘?所以,有必要对中国儒家文化是否保守进行一些分析。儒家以孔 夫子为代表,孔夫子经常被认为是保守,因为孔夫子讲自己述而不作3,言必 称三皇五帝。既然述,把三皇五帝时的那些事情、典章制度整理出来,好像没 有新东西,非常复古,是不是真这样呢?我觉得不是。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圣人 呢?孔子,圣之时者也32。他是一个很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圣人,虽然述而不 作,但在述的时候是有选择的整理,并不是把远古的东西原原本本照搬过来, 是根据时代的需要来整理过去的东西,而从对过去的整理中,他来反映时代的 精神。所以他是圣之时者也,不保守。他实事求是地讲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东 西,然后根据现在社会的需要来提倡认为能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组织与伦 理思想。另外,不仅孔子,其实这些大儒、大学者们,都不是抱着传统东西, 然后食古不化。例如文天祥对儒家的总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仁尽而后 义至。孔子整个哲学思想是以仁为代表,孟子整个哲学、伦理思想是以义为代 表。仁与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孔子讲什么是仁?孔子在《论 语》里有二十几处讲到仁,比如仁也者人也33,仁是一个人自己,人的行为标 准其实很大程度是根据自己认为对你好的那样来行为。所以孔子才说已所不 欲、勿施于人34,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那就是仁。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5,我希望有成就,同时我也帮助别人有成就。仁是 以自己的内心为出发来对待世界、社会。当然孔子也强调善。那么义又是什么 呢?义跟仁之间有所差别,义者宜也,就是合适不合适,与仁不一样。仁,人 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36。仁内义外,仁是内心里面,而合适不合适相当 大的是社会标准,仁也者人也,相当大是你的人性,你希望有成就,那么你也 同时让别人有成就,这是仁。已所不欲,我不喜欢的我也不加在别人身上,这 是仁。义是说宜,适当适合,这就有很多社会标准。在这种情形下,孟子才会 讲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37。有些事情该做、有些事情不该做。而且孟子 也才会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38。我内心反省我做的事情,只要是对 的,那么就是天下人都反对,我也应该勇往直前。这里面实际上有社会标准, 也可反对社会标准。但是跟仁之间就有一定差距。直到后来宋明时代,儒学新 发展到理学,理学当然是一方面受到佛家哲学的冲击,二方面是社会进步的结 果。原来的儒家哲学没有完全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当然朱熹讲的宋明理 学与孔孟所讲的原意有差距,朱熹主张格物致知39,什么叫格物呢?按哲学的 解释是分析事情,分析它背后的道理,观察一个事物、一个现象,然后去分析 它背后的道理是什么,然后你就得到了知识。理学后来又发展到王阳明,王阳 明讲自良知40,他认为一切知识都在内心里面,那么王阳明他讲的自良知的 话,是说格物是把你掩盖在良知上的蒙蔽东西驱除掉,那你就可以恢复良知。 《孟子·万章章句上》 3《孟子·尽心章句下》 《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 3《论语·雍也》 36《孟子·离娄章句上》 3《孟子·离娄章句下》 8《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9在朱熹看来,每个特殊事物从“理”和“气”这两个领域接受的先天之“禀”就构成它的“命”,并力 求找到这个“天命”。 40所谓“致良知”,是指先天知识、道德意识、良心或直觉知识的扩展,良知是原生意识
10 儒家哲学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能不能跟着变?会不会变成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 包袱、累赘?所以,有必要对中国儒家文化是否保守进行一些分析。儒家以孔 夫子为代表,孔夫子经常被认为是保守,因为孔夫子讲自己述而不作31,言必 称三皇五帝。既然述,把三皇五帝时的那些事情、典章制度整理出来,好像没 有新东西,非常复古,是不是真这样呢?我觉得不是。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圣人 呢?孔子,圣之时者也32。他是一个很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圣人,虽然述而不 作,但在述的时候是有选择的整理,并不是把远古的东西原原本本照搬过来, 是根据时代的需要来整理过去的东西,而从对过去的整理中,他来反映时代的 精神。所以他是圣之时者也,不保守。他实事求是地讲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东 西,然后根据现在社会的需要来提倡认为能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组织与伦 理思想。另外,不仅孔子,其实这些大儒、大学者们,都不是抱着传统东西, 然后食古不化。例如文天祥对儒家的总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仁尽而后 义至。孔子整个哲学思想是以仁为代表,孟子整个哲学、伦理思想是以义为代 表。仁与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孔子讲什么是仁?孔子在《论 语》里有二十几处讲到仁,比如仁也者人也33,仁是一个人自己,人的行为标 准其实很大程度是根据自己认为对你好的那样来行为。所以孔子才说已所不 欲、勿施于人34,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那就是仁。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5,我希望有成就,同时我也帮助别人有成就。仁是 以自己的内心为出发来对待世界、社会。当然孔子也强调善。那么义又是什么 呢?义跟仁之间有所差别,义者宜也,就是合适不合适,与仁不一样。仁,人 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36。仁内义外,仁是内心里面,而合适不合适相当 大的是社会标准,仁也者人也,相当大是你的人性,你希望有成就,那么你也 同时让别人有成就,这是仁。已所不欲,我不喜欢的我也不加在别人身上,这 是仁。义是说宜,适当适合,这就有很多社会标准。在这种情形下,孟子才会 讲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37。有些事情该做、有些事情不该做。而且孟子 也才会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38。我内心反省我做的事情,只要是对 的,那么就是天下人都反对,我也应该勇往直前。这里面实际上有社会标准, 也可反对社会标准。但是跟仁之间就有一定差距。直到后来宋明时代,儒学新 发展到理学,理学当然是一方面受到佛家哲学的冲击,二方面是社会进步的结 果。原来的儒家哲学没有完全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当然朱熹讲的宋明理 学与孔孟所讲的原意有差距,朱熹主张格物致知39,什么叫格物呢?按哲学的 解释是分析事情,分析它背后的道理,观察一个事物、一个现象,然后去分析 它背后的道理是什么,然后你就得到了知识。理学后来又发展到王阳明,王阳 明讲自良知40,他认为一切知识都在内心里面,那么王阳明他讲的自良知的 话,是说格物是把你掩盖在良知上的蒙蔽东西驱除掉,那你就可以恢复良知。 31 《论语·述而》 32 《孟子·万章章句上》 33 《孟子·尽心章句下》 34 《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 35 《论语·雍也》 36 《孟子·离娄章句上》 37 《孟子·离娄章句下》 38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39 在朱熹看来,每个特殊事物从“理”和“气”这两个领域接受的先天之“禀”就构成它的“命”,并力 求找到这个“天命”。 40 所谓“致良知”,是指先天知识、道德意识、良心或直觉知识的扩展,良知是原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