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经济专题》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88KB,团购合买
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 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中国经济专题-2004年春第七讲 摘要信息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存在替代赶超的战略吗? 儒家传统的影响 瞎子摸象的故事,有无一个统一的解释 3.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 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两者都决定于这 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放的经济中有效 4.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病 政策性支持的类别 社会剩余的多寡 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禀赋提升 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和剩余 比较优势和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和技术变迁 比较优势战略和产业、产品、技术追赶的速度 比较优势战略和东亚奇迹的解释: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制度 在比较优势战略中政府的作用 德国的赶超为何成功,中国、印度的赶超为何失败 以1990年的国际货币计算,德国在1820年和1870年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1058 和1821,为英国同年人均收入1707和3191的62%和57%。(1870时中国的人 均收入为570)

中国经济专题-2004 年春-第七讲 1 摘要信息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存在替代赶超的战略吗? 儒家传统的影响 瞎子摸象的故事,有无一个统一的解释 3.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 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两者都决定于这 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放的经济中有效 4.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病 政策性支持的类别: 社会剩余的多寡 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禀赋提升 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和剩余 比较优势和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和技术变迁 比较优势战略和产业、产品、技术追赶的速度 比较优势战略和东亚奇迹的解释: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制度 在比较优势战略中政府的作用 德国的赶超为何成功,中国、印度的赶超为何失败 以 1990 年的国际货币计算,德国在 1820 年和 1870 年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 1058 和 1821,为英国同年人均收入 1707 和 3191 的 62%和 57%。(1870 时中国的人 均收入为 570)

中国经济专题-2004年春第七讲 人均收入和汽车产业政策的成败 比较优势战略和外向型发展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国家外贸的比重是内生决定的 资本积累的速度不一样,要素禀赋提升的速度不一样。 日本的例子 人口总量的多少 5.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主要观点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资本积累的速度-剩余的大小和储蓄倾向 比较优势战略 开放度和开放的后果 就业结构和城市化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形和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 新的和旧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差别 第七讲: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专题》教学英音资料第8讲一下至第10讲一下) 1.存在替代赶超的战略吗? 追赶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愿望 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普遍不成功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成功赶上或大幅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经济体 The achievements of Japan and four small dragons Per capita income, 1995 GNP/pa PPP Americ 26.98026980 UK 18,70019,260 39,640 2.110

中国经济专题-2004 年春-第七讲 2 人均收入和汽车产业政策的成败 比较优势战略和外向型发展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国家外贸的比重是内生决定的 资本积累的速度不一样,要素禀赋提升的速度不一样。 日本的例子 人口总量的多少 5.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主要观点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资本积累的速度---剩余的大小和储蓄倾向 比较优势战略 开放度和开放的后果 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形和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 新的和旧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差别 第七讲: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专题》教学英音资料第 8 讲-下至第 10 讲-下) 1.存在替代赶超的战略吗? 追赶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愿望 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普遍不成功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成功赶上或大幅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经济体 The achievements of Japan and four small dragons Per capita income, 1995 GNP/pa PPP America 26,980 26,980 UK 18,700 19,260 Japan 39,640 22,110

中国经济专题-2004年春第七讲 Singapore 26,70022.770 Hong Kong 22,98022,950 Korea 9.70011450 Ina 620 2,920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是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替代战略? 2.有关东亚经验的竞争性解释 日本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共同性 亚洲四小龙出现以后,就不能用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来解释东亚 的成功 儒家传统的影响 冷战 以上两种假说的问题 自由市场 ●政府干预 ●外向型发展战略 瞎子摸象的故事,有无一个统一的解释 3.自生能力 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 力的扶持或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社会上大家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则这个 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 个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它的建立和继续经营有赖于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 的支持。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它的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和 产业选择 图1: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品的经济中的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2: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中国经济专题-2004 年春-第七讲 3 Singapore 26,700 22,770 Hong Kong 22,980 22,950 Korea 9,700 11,450 China 620 2,920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是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替代战略? 2.有关东亚经验的竞争性解释 ⚫ 日本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共同性 亚洲四小龙出现以后,就不能用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来解释东亚 的成功 ⚫ 儒家传统的影响 ⚫ 冷战 以上两种假说的问题 ⚫ 自由市场 ⚫ 政府干预 ⚫ 外向型发展战略 瞎子摸象的故事,有无一个统一的解释 3.自生能力 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 力的扶持或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社会上大家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则这个 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 一个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它的建立和继续经营有赖于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 的支持。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它的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和 产业选择 图 1: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品的经济中的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 2: 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中国经济专题-2004年春第七讲 图3:要素禀赋结构、一个多产业的经济中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 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两者都 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仍然有效,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在开 放的经济中有效 4.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个经济的最优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水平必须以提升其要素禀赋结构水平 为前提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病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和技术赶超为目标 赶超使企业缺乏自生能力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政策性支持的类别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贸易壁垒和垄断 利率、汇率和其他价格扭曲 价格信号扭曲和计划及行政配置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决定因素 社会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提升 社会资本积累决定于 社会剩余的多寡 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性生产活动和非社会性生产活动 社会性生产活动、竞争力和社会剩余 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禀赋提升 比较优势战、自生能力、和社会性生产活动 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和剩余 比较优势和储蓄的积极性

中国经济专题-2004 年春-第七讲 4 图 3:要素禀赋结构、一个多产业的经济中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 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两者都 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仍然有效,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在开 放的经济中有效 4.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一个经济的最优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水平必须以提升其要素禀赋结构水平 为前提 ⚫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病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和技术赶超为目标 赶超使企业缺乏自生能力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政策性支持的类别: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贸易壁垒和垄断 利率、汇率和其他价格扭曲 价格信号扭曲和计划及行政配置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 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决定因素 社会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提升 社会资本积累决定于: 社会剩余的多寡 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性生产活动和非社会性生产活动 社会性生产活动、竞争力和社会剩余 储蓄的积极性 ⚫ 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禀赋提升 比较优势战、自生能力、和社会性生产活动 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和剩余 比较优势和储蓄的积极性

中国经济专题-2004年春第七讲 ●比较优势和技术变迁 i)机遇一资本积累,比较优势变化和成本最小化 )挑战-利润动机,竞争和创新 ●比较优势战略和产业、产品、技术追赶的速度 短期 长期 比较优势战略和东亚奇迹的解释: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制度 企业只关心成本 成本决定于要素价格 只有要素价格充分反映要素相对稀缺性,企业才会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 产品和技术 市场竞争和要素价格 在比较优势战略中政府的作用 较优势战略下政府作用 信息 协调, Johann Gutenberg, the invention is 1450 外部性 比较优势战略下政府作用和赶超战略下政府作用的差异 德国的赶超为何成功,中国、印度的赶超为何失败 以1990年的国际货币计算,德国在1820年和1870年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 058和1821,为英国同年人均收入1707和3191的62%和57%(1870时中 国的人均收入为570)。 以1990年的国际货币计算,1995年是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收入分别为575和 676为同年美国人均收入10897的5%和6% 美国在1870年时2445(76%),英国3191 人均收入和汽车产业政策的成败 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印度 19551089727721054575676 1965134195934129570677 197516284113493162874897

中国经济专题-2004 年春-第七讲 5 ⚫ 比较优势和技术变迁 i) 机遇—资本积累,比较优势变化和成本最小化 ii) 挑战---利润动机,竞争和创新 ⚫ 比较优势战略和产业、产品、技术追赶的速度 短期 长期 比较优势战略和东亚奇迹的解释: ⚫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制度 企业只关心成本 成本决定于要素价格 只有要素价格充分反映要素相对稀缺性,企业才会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 产品和技术 市场竞争和要素价格 ⚫ 在比较优势战略中政府的作用 比较优势战略下政府作用 信息 协调,Johann Gutenberg, the invention is 1450. 外部性 比较优势战略下政府作用和赶超战略下政府作用的差异 ⚫ 德国的赶超为何成功,中国、印度的赶超为何失败 以 1990 年的国际货币计算,德国在 1820 年和 1870 年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 1058 和 1821,为英国同年人均收入 1707 和 3191 的 62%和 57%。(1870 时中 国的人均收入为 570)。 以 1990 年的国际货币计算,1995 年是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收入分别为 575 和 676 为同年美国人均收入 10897 的 5%和 6%。 美国在 1870 年时 2445 (76%), 英国 3191 人均收入和汽车产业政策的成败 美国 日本 韩国 中国 印度 1955 10897 2772 1054 575 676 1965 13419 5934 1295 706 771 1975 16284 11349 3162 874 897

中国经济专题-2004年春第七讲 ●比较优势战略和外向型发展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国家外贸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必然比推行赶超战略的国 家高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国家外贸的比重是内生决定的 把扩大出口作为目标的战略也会失败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要不要自己搞R&D? 生产的改进作为一种副产品,随时要进行 在没有任何更发达的国家比自己在同一产业上有比较优势时,就要自己做 R&D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能否赶上发达国家? 技术变迁的数度不一样 资本积累的速度不一样,要素禀赋提升的速度不一样。 而且,增长的速度不一样 日本的例子 如何看待 Paul Krugman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批评? R&D不算在投入内,因此,从事R&D的国家有较大的TFP 技术引进算在成本里,所以,没有TFP 为何日本和东亚四小龙遵循比较优势战略? 台湾和韩国开始时也采取赶超战略 赶超战略缺乏效率能维持多长决定于: 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人口总量的多少 5.外生性比较优势和和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专业分工理论) 1.外生性比较优势是解释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专业分工理 论是解释同一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两者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 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靠专业分工而去生产发达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因此,违反外生性比较优势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会没有自生 能力。 3.违反外生性比较优势而去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的企业必然会出现大而 全、小而全的情形。因为,不会有其他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存在。例如: 重工业和孤岛经济;台湾南进政策失败的例子。 4.为何小凯会换错误?没分清产业和产业区段 5.为何在我的理论中强调外生性比较优势而不强调专业分工 1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愿望,其政策失误不会在于增加分 工程度和同等发达国家的竞争上。 6

中国经济专题-2004 年春-第七讲 6 ⚫ 比较优势战略和外向型发展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国家外贸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必然比推行赶超战略的国 家高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国家外贸的比重是内生决定的 把扩大出口作为目标的战略也会失败 ⚫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要不要自己搞 R&D? 生产的改进作为一种副产品,随时要进行 在没有任何更发达的国家比自己在同一产业上有比较优势时,就要自己做 R&D。 ⚫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能否赶上发达国家? 技术变迁的数度不一样 资本积累的速度不一样,要素禀赋提升的速度不一样。 而且,增长的速度不一样 日本的例子 ⚫ 如何看待 Paul Krugmean 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批评? R&D 不算在投入内,因此,从事 R&D 的国家有较大的 TFP 技术引进算在成本里,所以,没有 TFP ⚫ 为何日本和东亚四小龙遵循比较优势战略? 台湾和韩国开始时也采取赶超战略 赶超战略缺乏效率能维持多长决定于: 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人口总量的多少 5.外生性比较优势和和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专业分工理论) 1. 外生性比较优势是解释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专业分工理 论是解释同一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两者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 的。 2. 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靠专业分工而去生产发达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因此,违反外生性比较优势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会没有自生 能力。 3. 违反外生性比较优势而去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的企业必然会出现大而 全、小而全的情形。因为,不会有其他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存在。例如: 重工业和孤岛经济;台湾南进政策失败的例子。 4. 为何小凯会换错误?没分清产业和产业区段 5. 为何在我的理论中强调外生性比较优势而不强调专业分工 1.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愿望,其政策失误不会在于增加分 工程度和同等发达国家的竞争上

中国经济专题-2004年春第七讲 2专业分工的内生性,只要有市场竞争,企业自己会做 最佳的选择,所以,最重要的是市场的竞争环境,而按 比较优势发展才会有竞争环境。 6.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1.竞争优势的主要观点 a)要素价格 b)国内市场大小 c)专业分工和产业群 d)竞争程度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a)钻石理论的第一项是要素禀赋 b)除国内规模外,其他两项也决定于要发展的产业是否和要素禀赋相一致 i如果采用赶超战略,则不会有横向和纵向相关产业的支持 ⅱ如果采用赶超战略,则竞争会受到抑制竞争 7.自生能力、发展战略与发展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 资本积累的速度--剩余的大小和储蓄倾向 比较优势战略 赶超战略 社会主义国家的强迫储蓄一一剩余越来越少 市场经济国家 ●技术转移—技术创新的成本 ●开放度和开放的后果 金融深化程度 ●宏观稳定 就业结构和城市化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形和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 收入分配 8.结论:新的和旧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差别 旧理论: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为直接目标 新理论: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为主要目标

中国经济专题-2004 年春-第七讲 7 2.专业分工的内生性,只要有市场竞争,企业自己会做 最佳的选择,所以,最重要的是市场的竞争环境,而按 比较优势发展才会有竞争环境。 6.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1. 竞争优势的主要观点 a) 要素价格 b) 国内市场大小 c) 专业分工和产业群 d) 竞争程度 2.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a) 钻石理论的第一项是要素禀赋 b) 除国内规模外,其他两项也决定于要发展的产业是否和要素禀赋相一致 i. 如果采用赶超战略,则不会有横向和纵向相关产业的支持 ii. 如果采用赶超战略,则竞争会受到抑制竞争 7.自生能力、发展战略与发展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 ⚫ 资本积累的速度---剩余的大小和储蓄倾向 比较优势战略 赶超战略 社会主义国家的强迫储蓄――剩余越来越少 市场经济国家 ⚫ 技术转移—技术创新的成本 ⚫ 开放度和开放的后果 ⚫ 金融深化程度 ⚫ 宏观稳定 ⚫ 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形和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 ⚫ 收入分配 8.结论:新的和旧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差别 旧理论: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为直接目标 新理论: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为主要目标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