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老师对话一一发展战略篇之 李韶瑾:今天我们有幸能和林老师一起来讨论发展战 略——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问题。能作为主对话 人我感到很荣幸。当然大家如果有问题欢迎随时向林 老师提出。因为时间有限,希望大家不要扯得太远 林老师:师生对话是一种新的尝试。过去一年来我在 课堂上对我提出的一些观点、理论经常讲述,一般都 是单向交流。各位对我的观点、理论到底理解不理解、 接受不接受,我不是非常清楚。本来教学之中就不能 假设同学们一听就明白的,也不存在老师所讲的道理 就一定是对的。同学们有疑惑不解,或是有不同意见 是正常的,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同学们有机会提出问题, 对一些观点、理论、事实进行澄清、争论,对教学相 长大有助益。古代师生之间对学问的探讨经常采用对 话的方式,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研究生教学的最后阶 段采用这种方式,我想也会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因此, 在张鹏飞、李克、李绍瑾等同学的努力下,我们今天 就来做这个尝试。每次选一个主题,由主对话人按对 话的主题和逻辑,先设计出一定的问题,但是既然是
2 与林老师对话——发展战略篇之一 李韶瑾:今天我们有幸能和林老师一起来讨论发展战 略——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问题。能作为主对话 人我感到很荣幸。当然大家如果有问题欢迎随时向林 老师提出。因为时间有限,希望大家不要扯得太远。 林老师:师生对话是一种新的尝试。过去一年来我在 课堂上对我提出的一些观点、理论经常讲述,一般都 是单向交流。各位对我的观点、理论到底理解不理解、 接受不接受,我不是非常清楚。本来教学之中就不能 假设同学们一听就明白的,也不存在老师所讲的道理 就一定是对的。同学们有疑惑不解,或是有不同意见 是正常的,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同学们有机会提出问题, 对一些观点、理论、事实进行澄清、争论,对教学相 长大有助益。古代师生之间对学问的探讨经常采用对 话的方式,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研究生教学的最后阶 段采用这种方式,我想也会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因此, 在张鹏飞、李克、李绍瑾等同学的努力下,我们今天 就来做这个尝试。每次选一个主题,由主对话人按对 话的主题和逻辑,先设计出一定的问题,但是既然是
对话,形式上也必须有一定的弹性,在座的同学对我 的回答有不理解或者不同意的地方可以随时提出来探 讨和澄清。尽管每次时间有限,但时间不应该成为对 话的最主要限制条件,如果对完话以后,同学们对我 倡导的观点、理论的疑惑没有澄清,认识无所加深, 那么,对话的意义就不大了,所以,要是一次对话不 能把问题探讨清楚,我们可以下次继续探讨。 李韶瑾:我们在讨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候,经常 会提到发展战略这个词,像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电 子产业的发展战略等等。那么请问林老师发展战略这 个词在经济学中的准确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林老师:发展战略这个词在国内现在用得非常的广泛, 国内另外还有一个词也用得相当的广泛,它就是工程。 在用发展战略这个词的时候每个人所赋予它的内涵, 涵盖的范围不尽相同。比如人们常讲的文化发展战略、 某某产业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等。我所讲的发展 战略是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它主要探讨的 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所选定的发展 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府所执行的一系列 配套政策和制度的安排。如果没有一定的战略目标
3 对话,形式上也必须有一定的弹性,在座的同学对我 的回答有不理解或者不同意的地方可以随时提出来探 讨和澄清。尽管每次时间有限,但时间不应该成为对 话的最主要限制条件,如果对完话以后,同学们对我 倡导的观点、理论的疑惑没有澄清,认识无所加深, 那么,对话的意义就不大了,所以,要是一次对话不 能把问题探讨清楚,我们可以下次继续探讨。 李韶瑾:我们在讨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候,经常 会提到发展战略这个词,像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电 子产业的发展战略等等。那么请问林老师发展战略这 个词在经济学中的准确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林老师:发展战略这个词在国内现在用得非常的广泛, 国内另外还有一个词也用得相当的广泛,它就是工程。 在用发展战略这个词的时候每个人所赋予它的内涵, 涵盖的范围不尽相同。比如人们常讲的文化发展战略、 某某产业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等。我所讲的发展 战略是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它主要探讨的 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所选定的发展 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府所执行的一系列 配套政策和制度的安排。如果没有一定的战略目标
政府就无法协调各个部门的政策、推动社会制度往 定的方向变革,如果没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安排, 目标就无从实现,只是望梅止渴,纸上谈兵。所以, 从理论上来说,政府的发展战略的目标和配套政策 制度应该是二而 而二才是完整的。当然,在考 察现实的经验时,很难找到一个国家在一段相当长的 时间里追求的目标和配套政策、制度都是始终如一, 不相背离。此时,重要的是考察政策、制度的实质内 涵,因为影响经济中的微观行为者包括企业、农户、 个人的选择的不是政府的目标而是实际的政策、制度 李韶瑾: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同政府的目标有很大关 系,不同国家的政府的发展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如 果一个政府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它就会考虑 绿色的发展战略。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中政府选择某种 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什么? 林老师:绍瑾同学的问题很对,不同国家,尤其是不 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政府选定的发展目标有很大不同 的。有的国家的目标是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的国家的 目标是环境的保护,例如欧洲的很多国家中“绿党” 非常有影响,是选举当中一支起着举足轻重的力量
4 政府就无法协调各个部门的政策、推动社会制度往一 定的方向变革,如果没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安排, 目标就无从实现,只是望梅止渴,纸上谈兵。所以, 从理论上来说,政府的发展战略的目标和配套政策、 制度应该是二而一、一而二才是完整的。当然,在考 察现实的经验时,很难找到一个国家在一段相当长的 时间里追求的目标和配套政策、制度都是始终如一, 不相背离。此时,重要的是考察政策、制度的实质内 涵,因为影响经济中的微观行为者包括企业、农户、 个人的选择的不是政府的目标而是实际的政策、制度。 李韶瑾: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同政府的目标有很大关 系,不同国家的政府的发展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如 果一个政府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它就会考虑 绿色的发展战略。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中政府选择某种 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什么? 林老师:绍瑾同学的问题很对,不同国家,尤其是不 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政府选定的发展目标有很大不同 的。有的国家的目标是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的国家的 目标是环境的保护,例如欧洲的很多国家中“绿党” 非常有影响,是选举当中一支起着举足轻重的力量
很多政党为了得到选民的支持,就把环境保护作为施 政的一个主要目标。从我思索的主题和我在课堂上和 各位同学的讨论来说,主要是围绕着我国政府和其他 许多和我国处于同等发达程度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 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的努 力。这种差距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和人的生活、 福利有关的各个社会发展指标上,也表现在产业和技 术结构上。从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分为发达的工业化国 家和落后的农业国家,工业化国家是强权、霸权,大 多数农业国家沦为发达的工业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到了 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老牌的殖民地强权英、德、法、 意、西、葡、荷等国开始势微,让位于新兴的美国,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迎来了国家的独立,在第一代领导 人的带领下开始了以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建设国家 ( nation building),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 赶上发达国家的努力。这种努力通常充满着“十年超 英、十五年赶美”的乐观情绪和理想主义色彩 李韶瑾:我想发展战略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赶上发 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实际上,从第一次 工业革命时英国率先进入到工业化社会起,世界上的
5 很多政党为了得到选民的支持,就把环境保护作为施 政的一个主要目标。从我思索的主题和我在课堂上和 各位同学的讨论来说,主要是围绕着我国政府和其他 许多和我国处于同等发达程度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 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的努 力。这种差距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和人的生活、 福利有关的各个社会发展指标上,也表现在产业和技 术结构上。从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分为发达的工业化国 家和落后的农业国家,工业化国家是强权、霸权,大 多数农业国家沦为发达的工业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到了 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老牌的殖民地强权英、德、法、 意、西、葡、荷等国开始势微,让位于新兴的美国,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迎来了国家的独立,在第一代领导 人的带领下开始了以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建设国家 (nation building),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 赶上发达国家的努力。这种努力通常充满着“十年超 英、十五年赶美”的乐观情绪和理想主义色彩。 李韶瑾:我想发展战略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赶上发 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实际上,从第一次 工业革命时英国率先进入到工业化社会起,世界上的
多数国家就开始以努力追赶发达国为自己的发展目 标,这其中有不少国家克隆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并把 之看作是自己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大 致采取了这种类型的发展战略,并建立了门类齐全的 工业体系。请您结合中国当时的发展战略来对50年 代到70年代时的中国经济表现作出评论。 林老师:在座的各位都非常的清楚,1949年10月1 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从工业革命 以来西方的列强所以能够横行七海,称霸寰宇靠的实 船坚炮利,船坚炮利的基础是重工业,毛主席意识到 “没有重工业就没有国防产业,没有国防产业就要挨 打。”所以,经过3年的努力,到了1952年国民经济 从内战的伤痕中恢复以后,我国政府从1953年的第 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主要战 略目标的斯大林计划经济模式。客观地讲这种发展战 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有了 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60年代试爆了原子弹,70年代 卫星上了天,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来说, 能够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经济基础上,以这么短的 时间就拥有了这些只有发达的工业国家才能拥有的重
6 多数国家就开始以努力追赶发达国为自己的发展目 标,这其中有不少国家克隆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并把 之看作是自己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大 致采取了这种类型的发展战略,并建立了门类齐全的 工业体系。请您结合中国当时的发展战略来对 50 年 代到 70 年代时的中国经济表现作出评论。 林老师:在座的各位都非常的清楚,1949 年 10 月 1 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从工业革命 以来西方的列强所以能够横行七海,称霸寰宇靠的实 船坚炮利,船坚炮利的基础是重工业,毛主席意识到 “没有重工业就没有国防产业,没有国防产业就要挨 打。”所以,经过 3 年的努力,到了 1952 年国民经济 从内战的伤痕中恢复以后,我国政府从 1953 年的第一 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主要战 略目标的斯大林计划经济模式。客观地讲这种发展战 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有了 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60 年代试爆了原子弹,70 年代 卫星上了天,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来说, 能够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经济基础上,以这么短的 时间就拥有了这些只有发达的工业国家才能拥有的重
工业体系和军事工业能力,这个发展战略是执行得非 常好的,非常成功的。但是从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侧 面来说,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发展等还有很多欠缺的 地方。人们一般人的生活水平在这些年代里没有得到 多大的提高,到了70年代末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 家,城市化水平很低、城乡差距很大、不少农民生活 在温饱线的边沿,这也是导致后来我们不得不进行改 革的主要原因。 李韶瑾:您刚才讲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不是赶超 战略的一部分,或者它是赶超战略的重要表现呢? 林老师:重工业优先发展是不是赶超战略,应该看 个国家社会当时所处的要素禀赋的状况是不是符合重 工业优先发展而定,并不是说重工业优先发展就一定 是赶超。重工业投资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很大,是资本 密集的产业,如果一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很 高,资金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稀缺,发展资金密集 型的产业,包括重工业就是水到渠成,就不是赶超。 中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均收入非常的低,按照国 外一些学者例如 Maddison的研究,我们当时的人均收 入即使按照比较有利的购买力平价的方式来计算,也
7 工业体系和军事工业能力,这个发展战略是执行得非 常好的,非常成功的。但是从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侧 面来说,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发展等还有很多欠缺的 地方。人们一般人的生活水平在这些年代里没有得到 多大的提高,到了 70 年代末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 家,城市化水平很低、城乡差距很大、不少农民生活 在温饱线的边沿,这也是导致后来我们不得不进行改 革的主要原因。 李韶瑾:您刚才讲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不是赶超 战略的一部分,或者它是赶超战略的重要表现呢? 林老师:重工业优先发展是不是赶超战略,应该看一 个国家社会当时所处的要素禀赋的状况是不是符合重 工业优先发展而定,并不是说重工业优先发展就一定 是赶超。重工业投资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很大,是资本 密集的产业,如果一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很 高,资金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稀缺,发展资金密集 型的产业,包括重工业就是水到渠成,就不是赶超。 中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均收入非常的低,按照国 外一些学者例如 Maddison 的研究,我们当时的人均收 入即使按照比较有利的购买力平价的方式来计算,也
只有美国的5%左右。从人均收入的水平可以看出我 们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可以看出我们当时的要素 禀赋的水平。我们当时是一个资金极端稀缺、劳动力 相对丰富的经济,在资本比较密集的产业和产品上是 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这样的产业和我们的比较优 势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在五十年代发展重工业就属于 赶超了。由于重工业不符合我们的比较优势,重工业 中的企业如果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是不具自 生能力的,也就是,即使有很好的管理也无法获得市 场上投资者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的,靠市场的力量不 会有人投资在这样的企业,或是因为决策失误而投资 也不会继续经营下去。所以,为了建立这种没有自生 能力的企业以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目标,政府建立 了一套扭曲各种价格信号、依靠国家计划和行政手段 配置各种要素、和在微观上以国有制及没有自主权的 企业管理机制和农业的合作化为特征的三位一体的计 划体制来动员资源,直接投资于这些企业。依靠这样 的制度安排,我国实现了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迅速建 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的目标。但是,因为有限 的资源都被动员来发展重工业,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 而又人民生活有关的轻工业、农业得不到发展;没有 自主权的企业管理机制造成国有企业的工人干好干坏
8 只有美国的 5%左右。从人均收入的水平可以看出我 们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可以看出我们当时的要素 禀赋的水平。我们当时是一个资金极端稀缺、劳动力 相对丰富的经济,在资本比较密集的产业和产品上是 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这样的产业和我们的比较优 势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在五十年代发展重工业就属于 赶超了。由于重工业不符合我们的比较优势,重工业 中的企业如果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是不具自 生能力的,也就是,即使有很好的管理也无法获得市 场上投资者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的,靠市场的力量不 会有人投资在这样的企业,或是因为决策失误而投资 也不会继续经营下去。所以,为了建立这种没有自生 能力的企业以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目标,政府建立 了一套扭曲各种价格信号、依靠国家计划和行政手段 配置各种要素、和在微观上以国有制及没有自主权的 企业管理机制和农业的合作化为特征的三位一体的计 划体制来动员资源,直接投资于这些企业。依靠这样 的制度安排,我国实现了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迅速建 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的目标。但是,因为有限 的资源都被动员来发展重工业,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 而又人民生活有关的轻工业、农业得不到发展;没有 自主权的企业管理机制造成国有企业的工人干好干坏
个样、干好的企业和干坏的企业一个样,工人的积 极性很低;农业合作社则又解决不了社员的劳动监督 的问题,农民“上工一条农,到地一窝蜂,干或磨洋 工”积极性也很低;所以,整个经济体系效率非常低 下,各种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 不到提高。 李韶瑾:这样的赶超战略使得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 价,而且这种赶超战略确实未能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 之间的差距。那么有没有其他替代性的发展战略使得 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机会赶上发达国家呢? 林老师: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 题。因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总必 须在产业和技术水平上赶上。如果没有其他的替代的 发展战略的话,那么为了赶上发达国家。即使要付出 几代人的代价也必须付出。然而,是不是有其他的替 代战略,我想可以从理论和经验上来论证 从理论来说,我们知道发达国家之所以在资金很密 集的产业或产业区段上生产并具有优势是因为他们的 要素禀赋结构当中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稀缺,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要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有自生
9 一个样、干好的企业和干坏的企业一个样,工人的积 极性很低;农业合作社则又解决不了社员的劳动监督 的问题,农民“上工一条农,到地一窝蜂,干或磨洋 工”积极性也很低;所以,整个经济体系效率非常低 下,各种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 不到提高。 李韶瑾:这样的赶超战略使得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 价,而且这种赶超战略确实未能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 之间的差距。那么有没有其他替代性的发展战略使得 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机会赶上发达国家呢? 林老师: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 题。因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总必 须在产业和技术水平上赶上。如果没有其他的替代的 发展战略的话,那么为了赶上发达国家。即使要付出 几代人的代价也必须付出。然而,是不是有其他的替 代战略,我想可以从理论和经验上来论证。 从理论来说,我们知道发达国家之所以在资金很密 集的产业或产业区段上生产并具有优势是因为他们的 要素禀赋结构当中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稀缺,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要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有自生
能力就一定要进入到那种能多用廉价的资金来替代昂 贵的劳动的产业部门,或是从事资金比较丰富的企业 才可以进入的风险比较大的生产活动中。这是由发达 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特性来决定的,也是一种内生 的选择。既然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内生决定于这个 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那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 产业结构赶上发达国家,发展的目标就应该是定位在 怎么样比较快地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怎样才能 比较快的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呢?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 含义是什么?一般讲要素禀赋结构里面有三个要素: 劳动、自然资源和资金。自然资源是给定的,劳动虽 然可以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由人口的增长的速度来 决定,各个国家劳动力增加速度的差别不会很大,大 概只有1%-2%之间的差别。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资 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首先在资本的存量上有很 大的差距,另外在资本的积累率上有很大的差距。我 们知道有些国家每年生产中的40%会用来作为积累, 而有些国家基本上没有积累。这样经过十到二十年的 发展,这两种国家的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差距就会非常 的大。我们一般讲的提高要素禀赋结构,主要指的是 提高每个劳动者可以使用的资本量。既然我们知道提 高要素禀赋结构主要指的是提高人均资本拥有量,那
10 能力就一定要进入到那种能多用廉价的资金来替代昂 贵的劳动的产业部门,或是从事资金比较丰富的企业 才可以进入的风险比较大的生产活动中。这是由发达 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特性来决定的,也是一种内生 的选择。既然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内生决定于这个 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那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 产业结构赶上发达国家,发展的目标就应该是定位在 怎么样比较快地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怎样才能 比较快的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呢?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 含义是什么?一般讲要素禀赋结构里面有三个要素: 劳动、自然资源和资金。自然资源是给定的,劳动虽 然可以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由人口的增长的速度来 决定,各个国家劳动力增加速度的差别不会很大,大 概只有 1%-2%之间的差别。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资 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首先在资本的存量上有很 大的差距,另外在资本的积累率上有很大的差距。我 们知道有些国家每年生产中的 40%会用来作为积累, 而有些国家基本上没有积累。这样经过十到二十年的 发展,这两种国家的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差距就会非常 的大。我们一般讲的提高要素禀赋结构,主要指的是 提高每个劳动者可以使用的资本量。既然我们知道提 高要素禀赋结构主要指的是提高人均资本拥有量,那
么资本是怎么来的呢?资本来自于剩余一一生产中的 剩余,而且是剩余中所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因此要提 高要素禀赋结构,从理论上来讲的话就必须在每一期 的生产中创造出最大的剩余,而且应有最大的积极性 把所创造的剩余投入到生产当中作为积累。怎样才能 创造最大的剩余呢?在每一阶段的生产过程中,如果 都按照这个经济的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产品以及 技术,这样的经济应该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最具有竞 争力就能够占领最大的市场并具有最大的利润,创造 最大的剩余。同时,如果能够真正发挥比较优势的话, 那么在资本相对稀缺的状况下,资本的回报率就会高, 既然资本的回报率高,那么剩余当中用于积累的积极 性就会高。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每一期生产和发展当中都能根据它的比较优势来选 择它的产业、产品和技术(这些选择都符合它的比较 优势的话),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经济的要素禀赋 结构的提升就会比较快,这是从理论上来讲的。 从经验上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二战大战以后,有 不少发展中国家政治上取得了独立,这些国家在第 代革命领导人的带领下,作了许多努力,希望赶快赶 上发达国家,结果事与愿违。不过,东亚的一些国家 和地区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却从二战以后,从
11 么资本是怎么来的呢?资本来自于剩余——生产中的 剩余,而且是剩余中所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因此要提 高要素禀赋结构,从理论上来讲的话就必须在每一期 的生产中创造出最大的剩余,而且应有最大的积极性 把所创造的剩余投入到生产当中作为积累。怎样才能 创造最大的剩余呢?在每一阶段的生产过程中,如果 都按照这个经济的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产品以及 技术,这样的经济应该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最具有竞 争力就能够占领最大的市场并具有最大的利润,创造 最大的剩余。同时,如果能够真正发挥比较优势的话, 那么在资本相对稀缺的状况下,资本的回报率就会高, 既然资本的回报率高,那么剩余当中用于积累的积极 性就会高。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每一期生产和发展当中都能根据它的比较优势来选 择它的产业、产品和技术(这些选择都符合它的比较 优势的话),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经济的要素禀赋 结构的提升就会比较快,这是从理论上来讲的。 从经验上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二战大战以后,有 不少发展中国家政治上取得了独立,这些国家在第一 代革命领导人的带领下,作了许多努力,希望赶快赶 上发达国家,结果事与愿违。不过,东亚的一些国家 和地区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却从二战以后,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