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叶文虎等: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并将其加工成满足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产品。 重虽在不断下降,但仍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见图 同时,人类在获取资源和形成产品的过程中还将大量废物 2①和表1②。 弃入环境,在消费过程中还将使用后的产品以废物的形式 另外,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基数太大,虽然占总人口的 弃入环境。人类的这种生存方式延续了几十万年,从原始 比重不断下降,但绝对数量仍一直在上升,见图2。与此同 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一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 时,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生产要素的耕地在我国快速工业化、 变,只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攫取资源与向环境中弃置废物的 城市化过程中不斯减少。从198-198年,我国耕地面积减 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许多都与环境不友 少了441.55万hm2,而同期中国农村人口却增加1.164亿,农 好),速度越来越快。随着人口的激增,人的这种生存方式 村人均耕地面积由0.124m2下降到0.10hm。 使自然环境产出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当前生 显然,伴随我国农村人口数量问题的是农村的人与自 产方式下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从而使 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如果继续扩展下去,将使我 人类社会的发展陷人各种各样资源、环境危机的包围之 国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逐渐丧失生存依托,而我国的城 中,如生活资料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市化与工业化又不可能及时吸收那么多从农村中转移出 这些危机深刻的影响到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的生 来的人口,这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莫大的威胁。退 存与发展,于是“人口”才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一步说,即使我们想通过开荒造田来缓释这一矛盾,也是 由此可见“人口问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口”本身 无济于事的,因为我国现存的宜农荒地已经不到3500万 hm2了o 并不一定会构成问题,“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相对于社会 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而言的,研 表12001年中国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农村人口的比较 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但要着眼于人与人的关系,而 Tab.1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rural population to that of 且更根本地,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上所述可见, som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国别 总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所占比重(%) 人口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所谓人的 世界 61.34 32.11 52.35 生存方式是指以某种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的激励和制约行 中国 12.76 9.34 73.17 动者行动的结构化特征,包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产 印度 10.25 7.39 72.13 方式和人群的组织方式,“生存方式”表征了人类社会与自 日本 1.27 0.27 21.11 然环境联系方式和特征。2] 埃及 0.69 0,4 57.33 1.2中国农村人口的状况 加拿大 0.31 0.06 21,07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地域、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之中的 美国 2.86 0.65 22.57 巴西 1.73 0.32 25.72 具有相应质量和素质的人的数量总和。据中国统计年鉴, 法国 0.59 0.15 24.47 2002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85亿,其中农民占72.8%。下 英国 0.59 0.06 10.63 面我们从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质量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俄罗斯 1.45 0.39 27.10 几个角度考察中国农村人口状况。 (2)人口素质。人的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在 94000 93500 农村人口◆一比重 0.79 0.78 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素质的内涵、要求及规格不同。在工 93000 92500 07 0.76 业文明时代,农民的素质应该包括文化素质,综合科技技 92D00 0.75海 91500 74出 能以及敏锐的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创新的精神、与市场 000 0.731 90500 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所必备的法律 90000 0.72正 0.71 89500 0.7 意识和法制观念等等:就是说工业文明要求农民成为“复 合型”的全才,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既善于积累知识, 时间(年) 图2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及所占比重变化趋势 又具有大胆实践的勇气和能力。这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农 Fig 2 The varying trend of gross rural population of 民而言,已经几乎是“奢望”。然而工业文明还不是人类文 China and its proportion to the whole population 明发展的终结,相应于即将到来的环境文明时代,农民的 (1)人口数量。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之多,比例之高, 在全世界是少有的。近几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 ②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3》 ·27· 万方数据叶文虎等: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并将其加工成满足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产品。 同时,人类在获取资源和形成产品的过程中还将大量废物 弃入环境,在消费过程中还将使用后的产品以废物的形式 弃入环境。人类的这种生存方式延续了几十万年,从原始 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一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 变,只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攫取资源与向环境中弃置废物的 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许多都与环境不友 好),速度越来越快。随着人口的激增,人的这种生存方式 使自然环境产出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当前生 产方式下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从而使 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各种各样资源、环境危机的包围之 中,如生活资料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这些危机深刻的影响到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的生 存与发展,于是“人口”才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人口问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口”本身 并不一定会构成问题,“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相对于社会 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而言的,研 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但要着眼于人与人的关系,而 且更根本地,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上所述可见, 人口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所谓人的 生存方式是指以某种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的激励和制约行 动者行动的结构化特征,包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产 方式和人群的组织方式,“生存方式”表征了人类社会与自 然环境联系方式和特征。L2 J 1.2 中国农村人口的状况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地域、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之中的 具有相应质量和素质的人的数量总和。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2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85亿,其中农民占72.8%。下 面我们从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质量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几个角度考察中国农村人口状况。 94 93 酿12I 91 -<91 衰。900 89 时间(年) 图2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及所占比重变化趋势 Fig 2 The varying trend of gross rural population of China and its proportion to the whole population (1)人口数量。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之多,比例之高, 在全世界是少有的。近几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虽在不断下降,但仍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见图 2①和表1②。 另外,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基数太大,虽然占总人口的 比重不断下降,但绝对数量仍一直在上升,见图2。与此同 时,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生产要素的耕地在我国快速工业化、 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减少。从1978—1998年,我国耕地面积减 少了441.55万姘,而同期中国农村人口却增加1.164亿,农 村人均耕地面积由0.1捌击下降到0.10hm2。 显然,伴随我国农村人口数量问题的是农村的人与自 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如果继续扩展下去,将使我 国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逐渐丧失生存依托,而我国的城 市化与工业化又不可能及时吸收那么多从农村中转移出 来的人口,这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莫大的威胁。退 一步说,即使我们想通过开荒造田来缓释这一矛盾,也是 无济于事的,因为我国现存的宜农荒地已经不到3 500万 hIn2了。 表1 2001年中国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农村人口的比较 Tab.1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rural population to that of som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2)人口素质。人的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在 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素质的内涵、要求及规格不同。在工 业文明时代,农民的素质应该包括文化素质、综合科技技 能以及敏锐的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创新的精神、与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所必备的法律 意识和法制观念等等;就是说工业文明要求农民成为“复 合型”的全才,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既善于积累知识, 又具有大胆实践的勇气和能力。这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农 民而言,已经几乎是“奢望”。然而工业文明还不是人类文 明发展的终结,相应于即将到来的环境文明时代,农民的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 ②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3}} ·27 · ^毋v栅丑衄遮 阳他"伯佰M他他n, 0 0 0 0 0 0 0 0 0 0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