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会,论坛形成了5大类、76大项、279项具体成果,这些 成果已全部得到落实。于2019年4月2527日在北京举行的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 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形成的成果清单,在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之间达成 的各类合作项目,共6大类283项,成果丰硕。 可见,“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外交上的新举措和新成果,是新 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国际化创举,也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③ “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得益于中国的党和政府对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的智慧和贡献。 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和发展,主要是通过发布文件和设立平台并采取措施的方式丰 富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进程的。其中重要的文件为: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 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 28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和中国的贡 献》(2017年5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 想》(2017年6月20日),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 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2018年6月)、由中国外交部和中国法学会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法治合 作国际论坛共同主席声明》(2018年7月)、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共建 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和展望》(2019年4月22日);设立的平台及相应的措施,主要为:设立亚洲 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带一路”囯际合作髙峰论坛、“一带 路”新闻合作联盟和“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 这些文件的公布和平台的设立,主要目的是推进“一带一路”的实施并解决“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各 种问题,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和愿景。即在政治安全上和平,在经济贸易上繁荣,在发展路径上 开放,在发展手段上创新,在文化上维系特色和文明。所以,“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 相向而行,特别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合力共 进,包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获益和共同进步的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国际区域新型合作倡议,也具有整合国内区域发展的涵义。例如,《政府工 作报告》(2018年3月5日)指出,要加大西部、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提高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 平,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在这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如上所述,2018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我国应壮大发展海洋经济,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此,我国应利用“一带一 路”倡议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尤其应坚持陆海统筹的理念拓展蓝色经济空 间。例如,习近平在集体会见出席海军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中国提出21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就是希望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推动海洋文 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⑨ 在国内坚持陆海统筹理念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由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而且 是我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必然产物。例如,《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 ⑥参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9年4月22日发表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htp:∥/ 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4/22/c1124400071.htm,2019年4月22日访问 ⑦《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容,参见《人民日报》2019年4月28日,第5版 ③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带一路”倡议存在三点共性。第一,二者均以发展经济,完善交通、物流、电网等基础设施为优先方向;第二,优 先完备吸引外资的据点。即改革开放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由经济特区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换的方式吸引外资据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设立以中国企业为中心的类似经济特区那样的合作园区;第三以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即改革开放的先富论与“一带一路”倡议 理念合作共嬴是一致的。参见江原规由:《“一带一路”现状与日本》,《国际问題鵰第673期(2018年78月),第45-46页。 ⑨参见htp://www.xinhuanet.oom/politics/leaders/2019-04/23/c112444136.htm,2019年4月23日访问。 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等方面的内容,参见金永明著:《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研 究》,海洋出版社2018年版,第3234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