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A.河流 B.矿产 C.公路 铁路 2.到发展阶段Ⅲ时,引起城区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区迁移 B.新住宅区建设 C.铁路运输兴起 D.科技水平发展 3.图中甲类型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靠近居民区 B.靠近交通干道 C.靠近工业区 D.接近农副产品产地 4.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如乙商业网点类型的步行商业街增多,而大型商 场、超市则更多地在城区边缘建设,所述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分别是() A.市场最优用地最优 B.交通最优市场最优 C.市场最优交通最优 D.货源最优交通最优 【答案】1.A2.C3.A4.C 【解析】第1题,在城市发展阶段Ⅰ时,主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因此受河流影响较 大。第2题,到发展阶段Ⅱ时,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城区空间扩展沿公路线分布:到发展 阶段Ⅲ时,铁路运输兴起并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城区向铁路沿线扩展。第3题,在商 业网点中,甲类型为农贸市场,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基本原则,因此其区位布局要靠近居民区。 第4题,城区内步行商业街则主要沿市中心的公路布局,充分借助大量的人员流动促进商业 发展,因此其布局原则为市场最优:而大型商场、超市选址在城区边缘的交通干线沿线,则 是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利于客货集散,因此布局原则为交通最优。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5~6 5.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6.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 【答案】5.C6.B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査城市与交通之间的关系。第5题,甲模式为穿越式,占用城 市建城区用地。乙模式为绕行式,不占用城市建城区用地。甲模式对城市景观与环境的影 第3页第 3 页 A.河流 B.矿产[来源:学_科_网] C.公路 D.铁路 2.到发展阶段Ⅲ时,引起城区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区迁移 B.新住宅区建设 C.铁路运输兴起 D.科技水平发展 3.图中甲类型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靠近居民区 B.靠近交通干道 C.靠近工业区 D.接近农副产品产地 4.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如乙商业网点类型的步行商业街增多,而大型商 场、超市则更多地在城区边缘建设,所述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分别是( ) A.市场最优 用地最优 B.交通最优 市场最优 C.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D.货源最优 交通最优 【答案】 1.A 2.C 3.A 4.C 【解析】 第 1 题,在城市发展阶段 I 时,主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因此受河流影响较 大。第 2 题,到发展阶段Ⅱ时,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城区空间扩展沿公路线分布;到发展 阶段Ⅲ时,铁路运输兴起并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城区向铁路沿线扩展。第 3 题,在商 业网点中,甲类型为农贸市场,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基本原则,因此其区位布局要靠近居民区。 第 4 题,城区内步行商业街则主要沿市中心的公路布局,充分借助大量的人员流动促进商业 发展,因此其布局原则为市场最优;而大型商场、超市选址在城区边缘的交通干线沿线,则 是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利于客货集散,因此布局原则为交通最优。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 5~6 题。 5.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6.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来源: 学+科+网]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 【答案】 5.C 6.B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城市与交通之间的关系。第 5 题,甲模式为穿越式,占用城 市建城区用地。乙模式为绕行式,不占用城市建城区用地。甲模式对 城市景观与环境的影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