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6期 王树和等:基于我国规范RC框架结构的延性折减系数 ·727· 延性耗能能力与所采用的抗震规范是密切相关的 的曲线即为能力谱曲线。原结构名义屈服点(V, 在已有研究中,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都针对国 x,)转化为能力谱后的屈服点坐标为 外抗震规范进行,如文献]、B5]分别对按照欧 洲规范EC8、印度抗震规范及英国规范BS8110设计 .Sw-Tiga (2) 的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超强和延性进行了研究; 这样,由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延性系数u,根据R一 而基于我国抗震规范所做的研究则很少,且只限于 一T准则,可求出等效单自由度的延性折减系数 对结构超强能力的分析),尚未有对结构的延性 R.按照强度折减系数的定义(结构保持完全弹 耗能能力即延性折减系数的研究,因此也无法对我 性状态的强度需求与结构屈服强度之比),结合式 国现行抗震规范地震作用取值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1)和(2)可知 对于单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延性系数“与对应 (3) 的延性折减系数已有较为成熟的R。一T,(T为周 R== 期)关系研究成果,可据此由延性能力来推求结构 式中,RF即为原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 的强度折减能力,但对于多自由度体系,由于体 结构处于完全弹性状态所对应的量值标注下标e, 系自身的非线性反应的复杂性,延性与延性折减能 结构在屈服状态下对应量值标注下标y.式(3)说 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 明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可以通过能力谱方 折减系数,是否能够直接利用单自由度体系的R。一 法求出对应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而 一T关系来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这 ESDOF的延性折减系数Ro可以由单自由度体 些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论) 系R一T关系给出.根据这一方法,本文下面对 本文首先根据能力谱原理证明了多自由度体 多个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 系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之间延性折减系数的关 2结构模型及分析方法 系,提出了多自由度体系延性折减系数的计算方 法,为多自由度体系R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1计算模型的建立 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我国抗震规范的多个钢筋混凝 本节以基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钢筋混凝土框 土框架结构的延性折减系数、超强系数以及强度 架结构为例,进一步说明上述原理的具体应用.根 折减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各自的取值范 据现行抗震规范,采用PKPM软件设计了4层、6层 围,为我国抗震规范中地震作用取值理论的发展、 和8层,设防烈度分别为7度0.1g、8度0.2g和 完善提供参考 0.3g共9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结构层数和 设防烈度等因素对强度折减系数的影响.结构横向 1 多自由度体系延性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三跨为6m/2.4m/6m,层高3m,柱断面400mm× 能力谱原理通过能力谱曲线,将多自由度体系 400mm,梁断面250mm×500mm,楼板厚0.12m, 与对应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相联系.原理首先要对原 混凝土C30,纵向钢筋HRB335.基本风压为 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获得基底剪力一顶部位移 0.1kNm2,二类场地,活荷载取值为2.0kNm2 (V-x,)关系曲线,该曲线称为能力曲线,曲线终点 各构件截面均为对称配筋,如表1所示为4、6和8 即为结构弹塑性变形极限状态所对应的点.其次, 层结构配筋情况,梁上下表示该梁断面上下纵筋面 将'。-x,关系曲线理想化为二折线,根据耗能相等 表1结构配筋参数 原理,V-x,关系曲线和二折线与横坐标所围面积 Table 1 Reinforcement details of structures mm 相等,据此可求出二折线中转折点的坐标,此点即为 梁边跨 梁中跨 结构层号 边柱 中柱 原结构名义屈服点(V,x,).然后,将-x,关系 (上/下) (上/下) 转化为原结构对应等效单自由度(ESDOF)体系的 1-2 1388883 1388/883 943 1296 4层 能力谱曲线: 3-4 943710 943/603 603 883 x,S.=M 1~3 1074710 1074710 603 764 Sa=T1 (1) 6层 46 883710 883/603 603 603 式中,以为第一振型,P为第一振型顶点位移分 1-4 1153/821 1153/821 713 956 8层 量,T,为振型参与系数.以(S,S)为坐标所构成 5-8 952/806 952710 708 708第 6 期 王树和等: 基于我国规范 RC 框架结构的延性折减系数 延性耗能能力与所采用的抗震规范是密切相关的. 在已有研究中,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都针对国 外抗震规范进行,如文献[1]、[3--5]分别对按照欧 洲规范 EC8、印度抗震规范及英国规范 BS8110 设计 的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超强和延性进行了研究; 而基于我国抗震规范所做的研究则很少,且只限于 对结构超强能力的分析[6--7],尚未有对结构的延性 耗能能力即延性折减系数的研究,因此也无法对我 国现行抗震规范地震作用取值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对于单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延性系数 μ 与对应 的延性折减系数已有较为成熟的 Rμ --μ--T,( T 为周 期) 关系研究成果,可据此由延性能力来推求结构 的强度折减能力[7--9],但对于多自由度体系,由于体 系自身的非线性反应的复杂性,延性与延性折减能 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 折减系数,是否能够直接利用单自由度体系的Rμ -- μ--T 关系来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这 些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论[7]. 本文首先根据能力谱原理证明了多自由度体 系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之间延性折减系数的关 系,提出了多自由度体系延性折减系数的计算方 法,为多自由度体系 Rμ 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我国抗震规范的多个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的延性折减系数、超强系数以及强度 折减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各自的取值范 围,为我国抗震规范中地震作用取值理论的发展、 完善提供参考. 1 多自由度体系延性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能力谱原理通过能力谱曲线,将多自由度体系 与对应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相联系. 原理首先要对原 结构进行 Pushover 分析,获得基底剪力--顶部位移 ( Vb - xt ) 关系曲线,该曲线称为能力曲线,曲线终点 即为结构弹塑性变形极限状态所对应的点. 其次, 将 Vb - xt 关系曲线理想化为二折线,根据耗能相等 原理,Vb - xt 关系曲线和二折线与横坐标所围面积 相等,据此可求出二折线中转折点的坐标,此点即为 原结构名义屈服点( Vby,xty ) . 然后,将 Vb - xt 关系 转化为原结构对应等效单自由度( ESDOF) 体系的 能力谱曲线: Sd = xt Γ1φr1 ,Sa = Vb M* 1 . ( 1) 式中,M* 1 为第一振型,φr1 为第一振型顶点位移分 量,Γ1 为振型参与系数. 以( Sa,Sd ) 为坐标所构成 的曲线即为能力谱曲线. 原结构名义屈服点( Vby, xty ) 转化为能力谱后的屈服点坐标为 Say = Vby M* 1 ,Sdy = xty Γ1φr1 . ( 2) 这样,由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延性系数 μ,根据 Rμ-- μ--T 准则,可求出等效单自由度的延性折减系数 RESDOF μ . 按照强度折减系数的定义( 结构保持完全弹 性状态的强度需求与结构屈服强度之比) ,结合式 ( 1) 和( 2) 可知 RESDOF μ = Sae Say = Vbe Vby = RMDOF μ . ( 3) 式中,RMDOF μ 即为原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 结构处于完全弹性状态所对应的量值标注下标 e, 结构在屈服状态下对应量值标注下标 y. 式( 3) 说 明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可以通过能力谱方 法求出对应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 而 ESDOF 的延性折减系数 RESDOF μ 可以由单自由度体 系 Rμ--μ--T 关系给出. 根据这一方法,本文下面对 多个钢筋混凝土( RC) 框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 2 结构模型及分析方法 2. 1 计算模型的建立 本节以基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为例,进一步说明上述原理的具体应用. 根 据现行抗震规范,采用 PKPM 软件设计了 4 层、6 层 和 8 层,设防烈度分别为 7 度 0. 1g、8 度 0. 2g 和 0. 3g 共 9 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结构层数和 设防烈度等因素对强度折减系数的影响. 结构横向 三跨为 6 m /2. 4 m /6 m,层高 3 m,柱断面 400 mm × 400 mm,梁断面 250 mm × 500 mm,楼板厚 0. 12 m, 混凝 土 C30,纵 向 钢 筋 HRB335. 基 本 风 压 为 0. 1 kN·m - 2 ,二类场地,活荷载取值为 2. 0 kN·m - 2 . 各构件截面均为对称配筋,如表 1 所示为 4、6 和 8 层结构配筋情况,梁上/下表示该梁断面上下纵筋面 表 1 结构配筋参数 Table 1 Reinforcement details of structures mm2 结构 层号 梁边跨 ( 上/下) 梁中跨 ( 上/下) 边柱 中柱 4 层 1 ~ 2 1 388 /883 1 388 /883 943 1 296 3 ~ 4 943 /710 943 /603 603 883 6 层 1 ~ 3 1 074 /710 1 074 /710 603 764 4 ~ 6 883 /710 883 /603 603 603 8 层 1 ~ 4 1 153 /821 1 153 /821 713 956 5 ~ 8 952 /806 952 /710 708 708 ·72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