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地通过外汇储备投资的渠道进行,难以实现在对外资产管理方面国家与民间合理 分工的多元决策、投资和风险分担格局,降低了中国对外资产在风险和收益之间 权衡的合理性。目前在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已大体接近均衡的情况下,资本流出渠 道不足还可能导致汇率高估,不利于中国制造业和农业保持合理的国际竞争力。 这促使外汇管理部门取消强制结售汇并大幅放开其他投资项,资本项目在局 部有了大规模流出的渠道,资本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可进可出,但在结构上不 对称、不平衡,而这种结构的不对称和不平衡也由于流出渠道、投资主体和投资 产品的限制,造成公平、效率和收益的损失 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应根据目前资本账户管理的实际特点,结合考虑国内外宏微观经 济环境,确定资本账户开放的短、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应是实现中性和平衡的资本账户管理 纠正在直接投资和资产组合投资项下的非对称管理,改善资本流出的结构 允许非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人的资本通过直接投资和资产组合投资渠道 输出。通过开放对内、外资机构的市场准入,建立高素质的、面向全球的机构投 资者,大幅扩大QD的投资份额。允许非居民在国内发行债券或股票上市融 资,并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实施中国的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战略,通过官方援助 和商业投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资本输出,包括人民币的输出。同时,作为对过 去非对称资本账户开放的一种纠正,并特别考虑到目前发达国家超常规宽松货币 政策的背景,中国可考虑必要时先暂缓扩大QF的额度,暂缓增加批准境内机 构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债券发行和股票上市融资;信贷方面,应通过审慎监管措 施管理境内机构的国外借款规模。 从国外经验来看,经常项目顺差国未必应首先放开资本流入,反而应考虑更 多地放开资本流出。例如德国在1958年首先开始放松资本流出的限制,而直到 1981年时才完全取消对资本流入的限制。 ,进一步的目标是对资本账户管理采取中性无歧视原则 无论是对资本流入还是资本流出、个人还是公共部门、居民还是非居民,中 国都应逐渐采取同等程度的开放待遇,并大体同步地扩大开放的程度,直到基本 上实现全面的开放。应切实加强对各种债权和财产权的保护,加快跨境投融资基 60 Intermational Economic review地通过外汇储备投资的渠道进行,难以实现在对外资产管理方面国家与民间合理 分工的多元决策、投资和风险分担格局,降低了中国对外资产在风险和收益之间 权衡的合理性。目前在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已大体接近均衡的情况下,资本流出渠 道不足还可能导致汇率高估,不利于中国制造业和农业保持合理的国际竞争力。 这促使外汇管理部门取消强制结售汇并大幅放开其他投资项,资本项目在局 部有了大规模流出的渠道,资本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可进可出,但在结构上不 对称、不平衡,而这种结构的不对称和不平衡也由于流出渠道、投资主体和投资 产品的限制,造成公平、效率和收益的损失。 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应根据目前资本账户管理的实际特点,结合考虑国内外宏微观经 济环境,确定资本账户开放的短、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应是实现中性和平衡的资本账户管理 纠正在直接投资和资产组合投资项下的非对称管理,改善资本流出的结构。 允许非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人的资本通过直接投资和资产组合投资渠道 输出。通过开放对内、外资机构的市场准入,建立高素质的、面向全球的机构投 资者,大幅扩大 QDII 的投资份额。允许非居民在国内发行债券或股票上市融 资,并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实施中国的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战略,通过官方援助 和商业投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资本输出,包括人民币的输出。同时,作为对过 去非对称资本账户开放的一种纠正,并特别考虑到目前发达国家超常规宽松货币 政策的背景,中国可考虑必要时先暂缓扩大QFII的额度,暂缓增加批准境内机 构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债券发行和股票上市融资;信贷方面,应通过审慎监管措 施管理境内机构的国外借款规模。 从国外经验来看,经常项目顺差国未必应首先放开资本流入,反而应考虑更 多地放开资本流出。例如德国在1958年首先开始放松资本流出的限制,而直到 1981年时才完全取消对资本流入的限制。 2.进一步的目标是对资本账户管理采取中性无歧视原则 无论是对资本流入还是资本流出、个人还是公共部门、居民还是非居民,中 国都应逐渐采取同等程度的开放待遇,并大体同步地扩大开放的程度,直到基本 上实现全面的开放。应切实加强对各种债权和财产权的保护,加快跨境投融资基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金中夏 6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