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3唯……也,故 如: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14……是故(故)… 如:(1)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 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 易》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 祐之,吉无不利 (2)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 乎仁,故能爱。 (故曰) 如: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 白义。 6 谓 如: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17谓之… 如: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 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18……莫大乎… 如: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 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19……盖取诸 如: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缡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 利,以教天下,盖取诸嗌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不……不 如: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 21其 如: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22有……焉 如: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在锡易传胂,属于长篇大论的只有伩文言厢和係系辞》。特别是係系辞》,为周易》之纲领性文献,既 是《易》通论,又是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既纵论易象变化,又解释具体爻辞;既讲圣人之道,也谈世 人之器;既有仁义礼智,也有道化自然。全篇把天、地、人贯通起来,天道的运行,地道的承载,人道的生 生不息,使文章具有恢弘的气势。而排比的大量使用,恰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参考文献] [1]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2]阮元.文言说·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8 [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58 [4]钱基博撰,傅道彬点校现代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贵任编辑:曹金钟 138·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13. 唯 ……也 ,故 …… 如 :唯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 ;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 ;唯神也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14. ……是故 (故 ) …… 如 : (1)圣人设卦观象 ,系辞焉而明吉凶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 ,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 ,忧 虞之象也 ;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 ,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 , 《易 》之序也 ;所乐而玩者 ,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是以自天 祐之 ,吉无不利。 (2)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 ;知周乎万物 ,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 ,乐天知命 ,故不忧 ;安土敦 乎仁 ,故能爱。 15. ……曰 (故曰 ) …… 如 :天地之大德曰生 ,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 ? 曰仁。何以聚人 ? 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 曰义。 16. ……之谓 …… 如 :生生之谓易 ,成象之谓乾 ,效法之谓坤 ,极数知来之谓占 ,通变之谓事 ,阴阳不测之谓神。 17. 谓之 …… 如 :是故阖户谓之坤 ,辟户谓之乾 ,一阖一辟谓之变 ,往来不穷谓之通 ,见乃谓之象 ,形乃谓之器 ,制 而用之谓之法 ,利用出入 ,民咸用之谓之神。 18. ……莫大乎 …… 如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 ;变通莫大乎四时 ;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崇高莫大乎富贵 ;备物致用 ,立成 器以为天下利 ,莫大乎圣人 ;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以定天下之吉凶 ,成天下之亹亹者 ,莫大乎蓍龟。 19. ……盖取诸 …… 如 :作结绳而为网罟 ,以佃以渔 ,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 ,神农氏作 ,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 ,耒耨之 利 ,以教天下 ,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盖取诸《噬嗑 》。 20. 不 ……不 …… 如 :人不耻不仁 ,不畏不义 ,不见利不劝 ,不威不惩。 21. 其 …… 如 :其称名也小 ,其取类也大。其旨远 ,其辞文 ,其言曲而中 ,其事肆而隐。 22. 有 ……焉 如 :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 在《易传 》中 ,属于长篇大论的只有《文言 》和《系辞 》。特别是《系辞 》,为《周易 》之纲领性文献 ,既 是《易 》义通论 ,又是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既纵论易象变化 ,又解释具体爻辞 ;既讲圣人之道 ,也谈世 人之器 ;既有仁义礼智 ,也有道化自然。全篇把天、地、人贯通起来 ,天道的运行 ,地道的承载 ,人道的生 生不息 ,使文章具有恢弘的气势。而排比的大量使用 ,恰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参 考 文 献 ] [ 1 ] 孔颖达. 周易正义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9: 6. [ 2 ] 阮元. 文言说 ·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三册 ) [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0: 586. [ 3 ] 黄寿祺 ,张善文. 周易译注 [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7: 458. [ 4 ] 钱基博撰 ,傅道彬点校. 现代中国文学史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 4. 〔责任编辑 :曹金钟 〕 · 831 ·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