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泛 指官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鼎勤勉奋进,志于仕进。他家境贫寒,却发奋学习,取得乡试、会试第 名,后又考取进士,出仕后想凭借功名见称于世。 B.杨鼎为民着想,受到器重。因牛马缺少草料,朝廷欲征收赋税,他以百姓 艰难上报停止;他多次为朝廷建言献策,多被采纳,受到重用。 C.杨鼎为人正直,廉洁自守。他性格刚直,敢于抵制朝廷或上司不恰当的决 定;任户部官职时,一直坚守廉洁的品质。 D.杨鼎家教谨严,教子有方。由于杨鼎严格要求,他的两个儿子都考取功名, 走上了仕途,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辈诮其迂,鼎益自信。也先将寇京师,诏行监察御史事,募兵兖州。 (2)湖广频岁饥,发廪已尽。及是有秋,用鼎言,发库贮银布,易米备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酒家壁 陆游① 明主何曾弃不才②,书生飘泊自堪哀。 烟波东尽江湖远③,云栈西从陇蜀回④ 宿雨送寒秋欲晚,积衰成病老初来。 酒香菰脆丹枫岸,强遣樽前笑口开。 【注】①陆游终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然而,由于当权派奉行妥协投降的国策 他在政治上不断遭受压制和排斥。②不才: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不才明 主弃,多病故人疏。”③隆兴二年至乾道元年(1164年-1165年),陆游因触犯 皇上,先后通判健康、镇江。④乾道五年至淳煕三年(1168年-1177年)陆游先 后在四川夔州、蜀州、嘉州、荣州为官。淳熙九年,又入蜀任祠禄朝奉大夫,主 管成都府玉局观。他先后在四川为官十年,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直抒胸臆,正话反说,明说“不才”,实为大才、有才之人,抒发了 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伤痛。 B.颔联借景抒情,从小处着笔,描绘了烟波江湖,陇蜀云栈,东尽西从之景, 于雄奇奔放的意境中见沉郁悲凉风格 C.颈联对仗工整,前句写景,寒秋夜雨,凄冷萧瑟,情景交融,蕴藉深沉; 后句叙事,写自己年老体衰,积衰成病。 D.尾联精选意象,美酒、脆菰、丹枫、笑口,明快宜人,一反前文阴沉色调, 正所谓“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15.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哀”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 ”两句指出了圣明的思想 应该自然具备的条件。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泛 指官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鼎勤勉奋进,志于仕进。他家境贫寒,却发奋学习,取得乡试、会试第 一名,后又考取进士,出仕后想凭借功名见称于世。 B.杨鼎为民着想,受到器重。因牛马缺少草料,朝廷欲征收赋税,他以百姓 艰难上报停止;他多次为朝廷建言献策,多被采纳,受到重用。 C.杨鼎为人正直,廉洁自守。他性格刚直,敢于抵制朝廷或上司不恰当的决 定;任户部官职时,一直坚守廉洁的品质。 D.杨鼎家教谨严,教子有方。由于杨鼎严格要求,他的两个儿子都考取功名, 走上了仕途,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同辈诮其迂,鼎益自信。也先将寇京师,诏行监察御史事,募兵兖州。 (2)湖广频岁饥,发廪已尽。及是有秋,用鼎言,发库贮银布,易米备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题酒家壁 陆 游① 明主何曾弃不才②,书生飘泊自堪哀。 烟波东尽江湖远③,云栈西从陇蜀回④。 宿雨送寒秋欲晚,积衰成病老初来。 酒香菰脆丹枫岸,强遣樽前笑口开。 【注】①陆游终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然而,由于当权派奉行妥协投降的国策, 他在政治上不断遭受压制和排斥。②不才: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不才明 主弃,多病故人疏。”③隆兴二年至乾道元年(1164 年-1165 年),陆游因触犯 皇上,先后通判健康、镇江。④乾道五年至淳熙三年(1168 年-1177 年)陆游先 后在四川夔州、蜀州、嘉州、荣州为官。淳熙九年,又入蜀任祠禄朝奉大夫,主 管成都府玉局观。他先后在四川为官十年,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直抒胸臆,正话反说,明说“不才”,实为大才、有才之人,抒发了 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伤痛。 B.颔联借景抒情,从小处着笔,描绘了烟波江湖,陇蜀云栈,东尽西从之景, 于雄奇奔放的意境中见沉郁悲凉风格。 C.颈联对仗工整,前句写景,寒秋夜雨,凄冷萧瑟,情景交融,蕴藉深沉; 后句叙事,写自己年老体衰,积衰成病。 D.尾联精选意象,美酒、脆菰、丹枫、笑口,明快宜人,一反前文阴沉色调, 正所谓“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15.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哀”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 , ”两句指出了圣明的思想 应该自然具备的条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