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年第6期 泽东所说的那样“烟消云散”。 ,应当说,中苏之间的真正冲突爆发在1959年。这里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先决条件:一是以 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为迎合美国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由,与当年6月间单方面宜布暂时终 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中断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核技术资料,事实上放弃 了中苏在军事上的结盟;二是在同年9月间发生的中印边境冲突中,苏联不顾中方的强烈反 对,发表了明显偏担印度的塔斯社声明,将中苏分歧向全世界公开化,让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 中国难以接受。特别是当赫鲁晓夫9月下旬结束对美国访问、途径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期 间,要求中国加人其国际战略同盟但遭到了中方的彻底拒绝后,所发生的一切都充分表明了中 苏两国在对外路线上的严重分歧,不仅不可能得到弥合,反而有可能继续扩大。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进行的“超英赶美”的“大跃进”运动,让赫鲁晓夫及苏共领导人找 到了对中国横加指责的缘由。但此时的毛泽东,对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所奉行的“和平共 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对外路线的结果感到担忧。虽然毛泽东此时还是坚持认为中苏的根 本利益决定这两个大国总是要团结的。某些不团结只是暂时的,仍然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 头”的问题。但他已清醒地认识到,敌人的策略就是用“和平旗子,大造导弹,大搞基地,准 备用战争的方法消灭社会主义”;以“和平旗子,文化往来,人员往来,准备用腐蚀、演变方 法消灭社会主义”。29]毛泽东甚至大胆预言:赫鲁晓夫“将完全破产(八年之后)”。29p.601)事 实上,赫鲁晓夫的下台比毛泽东的预测还提前了三年。 随着中苏两国两党在对外路线上分歧的不断扩大,赫鲁晓夫最终决定采取俄国人惯用的 “力量型”方式来解决中苏之间的纷争。1960年7月16日,苏联以自己专家在中国得不到信 任、中方不尊重苏联专家,并使其卷入中苏两党分歧的讨论为借口,单方面从中国召回在华援 助中国经济建设的1390名专家,给中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国防工业建设带来严重困难,造成 巨大损失。【30 至于1960年期间,中苏两党在布加勒斯特会议、莫斯科会议上所发生的激烈冲突以及到 1963年7月14日苏共中央发表“公开信”之间的“中苏论战”,双方也就很自然开始说些大 话、空话了。或许,中苏关系的亲历者、中苏论战的参与者库里克教授一句总结性的语言更能 说明问题,那就是“中苏纷争在被披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外衣后,影响了判断其真正原因中的原 因”。3] 因篇幅所限,笔者在本文中不可能详细论证“国家利益冲突”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最主 要原因。但要强调的是,中苏之间国家利益冲突的核心问题是中苏双方在国家政治利益上的冲 突。而在出现分歧、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赫鲁晓夫以及苏方所采取的撒走专家、撕毁合同,对 中国采取高压政策,不仅没有化解双方的矛盾,反而导致两国关系更加恶化。这里还有一个问 题,就是中苏关系破裂的时间问题。笔者认为,按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在苏联专家从中国撤离 后,虽然中苏两国两党仍然保持着既有的联系,但事实上两国关系已经破裂。至于真正的论 战,实际上已经是发生在两国关系破裂以后的事情。 三 在我们讨论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同时,不可能不关注其所导致的结果。对此,在所有 涉及中苏关系的著述中均有提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中苏分裂的直接结果就是 ·42·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第 期 泽东所说 的那样 “ 烟消云散 ” 。 应 当说 , 中苏之 间的真正 冲突爆发在 年 。 这 里 有 以下 几个 重 要 的先决条件 一 是 以 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 , 为迎合美国以缓 和 国际紧张局势 为 由 , 与当年 月 间单方面宣布暂时终 止 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 中断向中国提供原 子 弹样 品和生产原 子弹 的核技术 资料 , 事实上放弃 了中苏在军事上 的结盟 二 是 在 同年 月 间发 生 的 中印边 境 冲突 中 , 苏联 不顾 中方 的强 烈 反 对 , 发表 了明显偏祖 印度 的塔斯社声 明 , 将 中苏分歧 向全世 界公开化 , 让 同为社会 主义 阵营 的 中国难 以 接受 。 特别是 当赫鲁 晓夫 月下旬结束对美 国访问 、 途径北 京 参加 国庆十周年庆典期 间 , 要求 中国加人其 国际战略同盟但遭到 了 中方 的彻底拒绝后 , 所 发生 的一 切都充分表 明 了中 苏两 国在对外路线上 的严 重分歧 , 不仅不 可能得 到弥合 , 反 而有 可能继续扩大 。 与此 同时 , 中国正在进行 的 “ 超英赶美 ” 的 “ 大跃进 ” 运 动 , 让赫鲁晓夫及 苏共领 导人 找 到 了对 中国横加指责的缘 由 。 但此 时 的 毛泽 东 , 对 以赫 鲁 晓夫 为首 的苏 共所 奉行 的 “ 和 平共 处 、 和平竞赛与和平过 渡 ” 对外路线 的结果感 到担忧 。 虽然 毛 泽东此 时还是 坚持认 为 中苏的根 本利 益决定这两个 大 国总是要 团 结 的 。 某 些 不 团 结 只 是 暂 时 的 , 仍 然 是 “ 九 个 指 头 与 一 个 指 头 ” 的 问题 。 但他 已 清醒地认识 到 , 敌人 的策 略就是用 “ 和平旗子 , 大造导 弹 , 大搞基地 , 准 备用 战争 的方 法消灭社会 主义 ” 以 “ 和平 旗 子 , 文化往 来 , 人 员 往 来 , 准 备 用 腐蚀 、 演 变 方 法 消灭社会 主义 ” 。 〔 〕毛泽东甚 至 大胆预 言 赫鲁 晓 夫 “ 将 完全破 产 八 年之 后 ” 。 · 印‘ 事 实上 , 赫鲁 晓夫的下 台比毛泽 东的预 测还提前 了三年 。 随着 中苏两 国两党在 对 外 路线 上 分 歧 的不 断扩 大 , 赫 鲁 晓夫最终 决 定 采 取 俄 国人 惯 用 的 “ 力量 型 ” 方式来解决 中苏之 间 的纷 争 。 年 月 日 , 苏联 以 自己 专 家在 中国得 不 到 信 任 、 中方不尊重苏联专 家 , 并使其卷人 中苏两党分歧 的讨论 为借 口 , 单方面从 中国召 回在华援 助 中国经 济建设 的 名专家 , 给 中国的经 济建设 特别是 国 防工 业 建设 带来 严重 困难 , 造 成 巨 大损失 。 至于 年期 间 , 中苏两党 在布加 勒斯特会 议 、 莫斯 科会议 上 所 发 生 的激烈 冲突 以及 到 年 月 日苏共 中央 发 表 “ 公 开 信 ” 之 间 的 “ 中苏论 战 ” , 双方 也 就很 自然 开 始说 些 大 话 、 空话 了 。 或许 , 中苏关 系的亲历 者 、 中苏论 战的参 与者库里 克教授 一 句总结性 的语 言更 能 说 明 问题 , 那就是 “ 中苏纷争在被披 上意识形态分歧 的外衣后 , 影 响 了判 断其 真正原 因 中的原 因 ” 。 因篇 幅所 限 , 笔者在本文 中不 可能详细论证 “ 国家利益 冲突 ” 是 导致 中苏关 系破裂 的最 主 要 原 因 。 但要 强调 的是 , 中苏之 间 国家利益 冲突的核 心 问题是 中苏双方在 国家政 治利益 上 的 冲 突 。 而在 出现分歧 、 发生 冲突 的情况 下 , 赫鲁 晓夫 以及 苏方所采取 的撤走 专家 、 撕毁 合同 , 对 中国采取 高压政策 , 不 仅没有化解双方 的矛盾 , 反 而导致两 国关系更加恶 化 。 这 里还有一个问 题 , 就是 中苏关系破裂 的时 间问题 。 笔者认 为 , 按一般 意义上 的理解 , 在苏联 专家从 中国撤离 后 , 虽 然 中苏两 国两 党仍然 保 持着 既有 的联 系 , 但事 实上 两 国关 系 已 经 破 裂 。 至 于 真 正 的论 战 , 实际上 已 经是 发生在两 国关 系破裂 以 后 的事情 。 在我 们讨论 中苏 关 系破 裂原 因 的 同 时 , 不 可 能 不 关 注 其所 导 致 的结 果 。 对 此 , 在 所 有 涉及 中苏 关 系 的著述 中均 有 提及 。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观 点 是 第 一 , 中苏 分 裂 的 直 接 结 果 就 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