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1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3卷 越大 表7张力对翘曲的影响 Table 7 Effect of strip tension on the warping 表5厚度对翘曲的影响 张力值/MPa 翘曲形式 翘曲度/mm Table 5 Effect of strip thickness on the warping 0 C翘 49.1 厚度值/mm 翘曲形式 翘曲度/mm 10 C翘 49.1 0.24 C翘 49.1 20 C翘 49.1 0.48 C翘 24.5 30 C翘 49.1 0.72 C翘 16.4 0.96 C翘 12.3 3.3离线切分后带钢翘曲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离线模型中,带钢处于无张力状态,因此只考 3.2.4带钢宽度对翘曲的影响 虑延伸率分布形式、横向和纵向热膨胀系数的比值 如表6所示,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带钢长度方 以及厚度、宽度对翘曲的影响. 向和宽度方向的热膨胀系数为0.1℃-1,厚度0.24 3.3.1上下表面延伸差对翘曲的影响 mm,张力0MPa,带钢上下表面延伸差为40IU),带 由表8可以看出,带钢上下表面的延伸差变化 钢宽度对翘曲的影响显著,即带钢越宽,其翘曲度 对离线的带钢翘曲形式没有影响,均呈现出近似L 越大. 翘的形式,但翘曲度的大小随着上下表面延伸差的 表6带钢宽度对翘曲的影响 增大而显著增加 Table 6 Effect of strip width on the warping 表8带钢上下表面延伸差对翘曲的影响 宽度值/mm 翘曲形式 翘曲度/mm Table 8 Effect of the extens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600 C翘 29.3 surfaces on the warping 800 C翘 49.1 延伸差/U 翘曲形式 翘曲度/mm 1000 C翘 72.4 10 近似L翘 33.7 20 近似L翘 66.8 1200 C翘 94.8 40 近似L翘 133.1 60 近似L翘 199.6 3.2.5张力对翘曲的影响 如表7所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取定的工况 3.3.2横纵延伸比B对翘曲的影响 条件下(带钢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热膨胀系数为 图7给出了当带钢横纵延伸比B分别取0、1 0.1℃-1,宽度800mm,厚度0.24mm,带钢上下表面 时,带钢的翘曲模态图.另外,B=0.1时的翘曲模 延伸差为40U),张力对带钢翘曲度基本没有影响. 态见图5. a N (b) AN 品智 m -0.0023890.0254420.0532720.0811030.108933 0.0538000.1075990.1613990.215199 0.0115260.0393570.0671870.0950180.122849 0.0269000.0807000.1344990.1882990.242099 图7不同的B值下的翘曲模态图.(a)B=0:(b)B=1 Fig.7 Warping mode at different B:(a)B=0:(b)B=1 由上图7(a)和图7(b)可以看出,随着带钢横 同时通过表9可以看出,横纵延伸比B对翘曲 纵延伸比B从0增大到1,带钢离线的翘曲形式也 度的影响是线性的,随着B值的增大带钢的翘曲度 从B=0时标准的L翘形式转变为B=1时纵向和横 明显增大 向完全对称的四角翘形式. 在现场的实际生产中,带钢的横纵延伸比B随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3 卷 越大. 表 5 厚度对翘曲的影响 Table 5 Effect of strip thickness on the warping 厚度值/mm 翘曲形式 翘曲度/mm 0. 24 C 翘 49. 1 0. 48 C 翘 24. 5 0. 72 C 翘 16. 4 0. 96 C 翘 12. 3 3. 2. 4 带钢宽度对翘曲的影响 如表 6 所示,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带钢长度方 向和宽度方向的热膨胀系数为 0. 1 ℃ - 1 ,厚度 0. 24 mm,张力 0 MPa,带钢上下表面延伸差为 40 IU) ,带 钢宽度对翘曲的影响显著,即带钢越宽,其翘曲度 越大. 表 6 带钢宽度对翘曲的影响 Table 6 Effect of strip width on the warping 宽度值/mm 翘曲形式 翘曲度/mm 600 C 翘 29. 3 800 C 翘 49. 1 1 000 C 翘 72. 4 1 200 C 翘 94. 8 3. 2. 5 张力对翘曲的影响 如表 7 所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取定的工况 条件下( 带钢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热膨胀系数为 0. 1 ℃ - 1 ,宽度 800 mm,厚度 0. 24 mm,带钢上下表面 延伸差为 40 IU) ,张力对带钢翘曲度基本没有影响. 表 7 张力对翘曲的影响 Table 7 Effect of strip tension on the warping 张力值/MPa 翘曲形式 翘曲度/mm 0 C 翘 49. 1 10 C 翘 49. 1 20 C 翘 49. 1 30 C 翘 49. 1 3. 3 离线切分后带钢翘曲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离线模型中,带钢处于无张力状态,因此只考 虑延伸率分布形式、横向和纵向热膨胀系数的比值 以及厚度、宽度对翘曲的影响. 3. 3. 1 上下表面延伸差对翘曲的影响 由表 8 可以看出,带钢上下表面的延伸差变化 对离线的带钢翘曲形式没有影响,均呈现出近似 L 翘的形式,但翘曲度的大小随着上下表面延伸差的 增大而显著增加. 表 8 带钢上下表面延伸差对翘曲的影响 Table 8 Effect of the extens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n the warping 延伸差/IU 翘曲形式 翘曲度/mm 10 近似 L 翘 33. 7 20 近似 L 翘 66. 8 40 近似 L 翘 133. 1 60 近似 L 翘 199. 6 3. 3. 2 横纵延伸比 β 对翘曲的影响 图 7 给出了当带钢横纵延伸比 β 分别取 0、1 时,带钢的翘曲模态图. 另外,β = 0. 1 时的翘曲模 态见图 5. 图 7 不同的 β 值下的翘曲模态图 . ( a) β = 0; ( b) β = 1 Fig. 7 Warping mode at different β: ( a) β = 0; ( b) β = 1 由上图 7( a) 和图 7( b) 可以看出,随着带钢横 纵延伸比 β 从 0 增大到 1,带钢离线的翘曲形式也 从 β = 0 时标准的 L 翘形式转变为 β = 1 时纵向和横 向完全对称的四角翘形式. 同时通过表 9 可以看出,横纵延伸比 β 对翘曲 度的影响是线性的,随着 β 值的增大带钢的翘曲度 明显增大. 在现场的实际生产中,带钢的横纵延伸比β随 ·101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