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P=y(l/r1+1/r2) (9-2) 以上两个公式表明,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与球形颗粒(或曲面)曲率半径成反比,与粉 料表面张力成正比,因此,粉料越细,由曲率半径而引起的烧结推动力越大。 10.14烧结模型 库津斯基提岀粉末压块是由等径球体作为模型(双球模型),随着烧结进行,各接触点处 开始形成颈部,并逐渐长大,最后烧结成一个整体。由于各颈部所处的环境与几何条件相同, 因此只须确定两个颗粒形成的颈部的成长速率就基本代表了整个烧结初期的动力学关系 如下图9-3所示,为库津斯基所提出的烧结模型。在烧结时,由于传质机理各异而引起的颈 部增长的方式不同,因此双球模型的中心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心距不变:另一种是中心 距缩短 图9-3烧结模型 10.2固态烧结传质机理 单一粉末体的烧结常常属于典型的固态烧结。固态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蒸发-凝聚、扩 散传质、塑性流变传质等 10.2.1蒸发-凝聚传质 在高温过程中,由于表面曲率不同,必然在系统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蒸汽压,于是通过气相 有一种传质趋势,这种传质过程仅仅在高温下蒸汽压较大的系统内进行。如FeO、BeO、PbO 的烧结 蒸发凝聚传质采用的模型如图9-4所示。在球形颗粒表面有正曲率半径,而在两个颗粒连 接处有一个小的负曲率半径的颈部。根据开尔文公式,物质将从蒸汽压高的凸形颗粒表面蒸 发,通过气相传递到蒸汽压低的凹形颈部,从而使颈部逐渐填充 根据图9.3所示,接触颈部半径ⅹ和颈部曲率半径ρ之间的开尔文关系为: pr yu l (9-3) Po dRT px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