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社区。费孝通和他的学生通过细致地实地调查,展现和概括出不同社区的类型特征。再基于不同类 型社区的比较研究,加深对诸如经济制度等普遍性问题的理论认识。通过这一路径,云南三村研究 不仅在具体问题上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更由此指明了中国社区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云南三 村)也标志着费孝通本人的社区研究思想方法的基本形成,并且随着费孝通以后的学术活动,特别是 他在恢复重建社会学之后的学术活动,深深影响了当代许多社会学者的研究工作。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开展农村调查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上文 提到的陈瀚笙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研究农村的学者以外,许多革命家为了更准确地了解 中国的农村实际情况,从而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出路,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村调查研究,其中 主要代表人物有毛泽东、张闻天等。 毛泽东在20年代未开始从事农村调查,此后始终强调调查的重要性,他在农村研究中的贡献主要 体现在实地调查、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四个方面。 实地调查。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进行的农村调查。毛泽东青年时代在农对的“游学“活动中就 注重学习社会知识,在以后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作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更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原理与方法,注重实地调查。毛泽东不仅广泛地调查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和农民家庭土地以及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分配情况与问题,而且还深入地调查了农村各阶级、中 层对革命的态度与社会行为。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有的资料(如宁冈县和永新县的调查)已经丢失,尚 存的有(湖南农民考察报告)(1927.3)、{得乌调查(1930.5)、(兴国调查(1930.11)、(赣西南土 地分配情形(1930.11)、(长冈乡调查(1933.11)和(才溪乡调查)(1933.11)等十多篇,于1941年 编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再版)一书中。这些调查报告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 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村的状况与问题,以及农民的期盼,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 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课堂教学。指为培养干部和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的教学。毛泽东在主持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和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亲自给学员授课。毛泽东讲授的课程主要有“农民问题“和“农村教 育“两门。毛泽东在讲授中深刻地分析了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中国因民 革命是农民革命”,而中心问题又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谈到农村教育时,他又特别指出,封建 教育“钳制人民自由数千年之久,使个性发展丝毫没有”,是必须反对的。资本主义的“新学“教育也 不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今后农村教育要适合农民的需要,“适合于农民之经济发展,并使农民得到 解放”。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在1946年9月13日为西北局妇女生活调查团作了"关于农村调查"专题讲 话,对调查方法和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调查是长期的,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毛泽东在 讲话中说:"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所以我们的调查工 作是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 的调查,也是长期的。毛泽东在讲话中还告诫调查团成员,在调查中要善于抓要点,要注意事物的 特点,才能获得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就有同志要问:"十样事物,我调查了九样,社区。费孝通和他的学生通过细致地实地调查,展现和概括出不同社区的类型特征。再基于不同类 型社区的比较研究,加深对诸如经济制度等普遍性问题的理论认识。通过这一路径,云南三村研究 不仅在具体问题上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更由此指明了中国社区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云南三 村)也标志着费孝通本人的社区研究思想方法的基本形成,并且随着费孝通以后的学术活动,特别是 他在恢复重建社会学之后的学术活动,深深影响了当代许多社会学者的研究工作。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开展农村调查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上文 提到的陈瀚笙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研究农村的学者以外,许多革命家为了更准确地了解 中国的农村实际情况,从而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出路,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村调查研究,其中 主要代表人物有毛泽东、张闻天等。    毛泽东在20年代末开始从事农村调查,此后始终强调调查的重要性,他在农村研究中的贡献主要 体现在实地调查、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四个方面。 实地调查。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进行的农村调查。毛泽东青年时代在农对的"游学"活动中就 注重学习社会知识,在以后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作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更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原理与方法,注重实地调查。毛泽东不仅广泛地调查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和农民家庭土地以及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分配情况与问题,而且还深入地调查了农村各阶级、中 层对革命的态度与社会行为。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有的资料(如宁冈县和永新县的调查)已经丢失,尚 存的有(湖南农民考察报告)(1927.3)、{寻乌调查}(1930.5)、(兴国调查)(1930.11)、(赣西南土 地分配情形)(1930.11)、(长冈乡调查) (1933.11)和(才溪乡调查) (1933.11)等十多篇,于1941年 编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再版)一书中。这些调查报告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 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村的状况与问题,以及农民的期盼,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 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课堂教学。指为培养干部和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的教学。毛泽东在主持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和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亲自给学员授课。毛泽东讲授的课程主要有"农民问题"和"农村教 育"两门。毛泽东在讲授中深刻地分析了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中国国民 革命是农民革命",而中心问题又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谈到农村教育时,他又特别指出,封建 教育"钳制人民自由数千年之久,使个性发展丝毫没有",是必须反对的。资本主义的"新学"教育也 不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今后农村教育要适合农民的需要,"适合于农民之经济发展,并使农民得到 解放"。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在1946年9月13日为西北局妇女生活调查团作了"关于农村调查"专题讲 话,对调查方法和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调查是长期的,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毛泽东在 讲话中说:"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所以我们的调查工 作是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 的调查,也是长期的。毛泽东在讲话中还告诫调查团成员,在调查中要善于抓要点,要注意事物的 特点,才能获得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就有同志要问:"十样事物,我调查了九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