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规划内的541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大型灌区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蓄 水库容超过110亿立方米,5年新增12亿立方米. 一共享发展成果,民生有重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珑全覆盖, 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工伤、城镇居民医疗、失业、生有保险实现州市级统筹,企业退休养老金、失业 保险金、工伤人员待通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7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达648.6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超过16000元和3950元,年均分别增长8.1%和9.9%。累计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31.2万套,改造农村 危旧房215万户。5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65万,解决950多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全省农村户用沼 气池达到273万口,增长82,解决了25.8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数字乡村”工程覆盖全省 一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米抓,民族团结、边境稳定、社会 和谐开创新局面。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平安云南”创建活动、扶持人 口较少民族发展等重大工程。“十一五”是民族关系最为和谐、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 最多的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改苹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桥头堡建设全面启动.始终坚持把政革开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各项改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成品油价税费等一些重大改苹顺利推进并取得初步成 效,一些重要领城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充 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成效,桥头堡成略取得 实质性进展,我省对外开放有望实现从末梢向前沿的转变。 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 发展生态化的道路。“七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森林云南”建设、“九湖流域 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三峡上游区水污染治理工程”全而实施,滇池治理工作全面提速,水质恶化的趋 势得到有效制,综合治理效果开始显现,洱海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创造了水污染防治新模式,生物 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由18个县(市、区)扩大到44个县(市、区)。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森林覆盖率 达到52.%,昆明、曲靖、玉溪进入全国10个空气环境质量最好的重点城市行列。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大 面积140万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到70%以上。 经过多年的积累,尤其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积累的经歌陈足珍贵,创造的精 神财富影响深远,使云南进入了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新时期,支撑发展的产业基础更加扎实,基础设施 瓶颈制约得到初步缓解,各族人民群众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兴流富民的内在要求不断增强,为我省加快 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 第二章“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新兴的经济体发展势头 普遍好于发达国家,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表现为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消费需求不旺 各田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一致,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大。围绕市场、资源、技术的争夺加刷,抢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刺高点更加激烈,从国内看,“十二五”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战略机 海期,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经济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但还面 临着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调整经济结枸、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的任务十分艰巨。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进,也存在严峻挑战。建设中园 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我省建设大通道、大窗口、大平台、大基地,打造具有内陆特点的开放型经 济,大开放促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国家实施新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云南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内的 541 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大型灌区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蓄 水库容超过 110 亿立方米,5 年新增 12 亿立方米。 ——共享发展成果,民生有重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 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工伤、城镇居民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实现州市级统筹,企业退休养老金、失业 保险金、工伤人员待遇进一步提高。到 2010 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317 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达 648.6 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超过 16000 元和 3950 元,年均分别增长 8.1%和 9.9%。累计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 31.2 万套,改造农村 危旧房 215 万户。5 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 265 万,解决 950 多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全省农村户用沼 气池达到 273 万口,增长 82%,解决了 25.8 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数字乡村”工程覆盖全省。 ——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民族团结、边境稳定、社会 和谐开创新局面。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平安云南”创建活动、扶持人 口较少民族发展等重大工程。“十一五”是民族关系最为和谐、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 最多的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桥头堡建设全面启动。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成品油价税费等一些重大改革顺利推进并取得初步成 效,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充 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成效,桥头堡战略取得 实质性进展,我省对外开放有望实现从末梢向前沿的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 发展生态化的道路。“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森林云南”建设、“九湖流域 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三峡上游区水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实施,滇池治理工作全面提速,水质恶化的趋 势得到有效遏制,综合治理效果开始显现,洱海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创造了水污染防治新模式,生物 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由 18 个县(市、区)扩大到 44 个县(市、区)。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森林覆盖率 达到 52.9%,昆明、曲靖、玉溪进入全国 10 个空气环境质量最好的重点城市行列。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 面积 140 万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到 70%以上。 经过多年的积累,尤其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 神财富影响深远,使云南进入了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新时期,支撑发展的产业基础更加扎实,基础设施 瓶颈制约得到初步缓解,各族人民群众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兴滇富民的内在要求不断增强,为我省加快 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 第二章“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新兴的经济体发展势头 普遍好于发达国家,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表现为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消费需求不旺, 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一致,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大。围绕市场、资源、技术的争夺加剧,抢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更加激烈。从国内看,“十二五”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经济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但还面 临着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的任务十分艰巨。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建设中国 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我省建设大通道、大窗口、大平台、大基地,打造具有内陆特点的开放型经 济,大开放促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国家实施新 10 年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云南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