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惟宋代所傳偽《子夏傳》,除此十卷本之外,別有一十一卷本,即今《通志 堂經解》所刻之本。按偽《子夏傳》非一本,朱彝尊略已覺之: 王氏《困學紀聞》引泰六五《傳》云:“湯之歸妹也。”今亦無之(按指 今十一卷本);且書中引《周禮》、《春秋傳》,其偽不待攻而自破矣。 繹其文義,總不類漢人文字,並不類唐人文字,謂為張弧所作,恐非今 本 《四庫總目》承其說而斷言: 朱彝尊《經義考》證以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應 麟《困學紀聞》所引,皆今本所無。德明、鼎祚猶曰在張弧以前,應麟乃 南宋末人,何以當日所見,與今本又異?然則今本又出偽託,不但非子夏 書,亦並非張孤書矣。6 館臣以今十一卷本《子夏傳》,與南宋末王應麟所據者非一書。檢《困學紀聞》 卷一,其一條云: 帝乙歸妹”,《子夏傳》謂湯之歸妹也;京房載湯歸妹之辭曰:“無以 天子之尊而乘諸侯,無以天子之富而驕諸侯,陰之從陽,女之順夫,本天 地之義也。往事爾夫,必以禮義。”荀爽對策,引“帝乙歸妹”,言湯以 娶禮歸其妹於諸侯云云。62 按“帝乙歸妹”一語,《周易》凡二見,檢今本《子夏傳》泰卦六五:“帝乙歸 妺以祉,元吉。”及歸妹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二處 均無“湯之歸妹”之說,63則今本《子夏傳》與王應麟所據本非一,誠如朱彝 尊等所言者然。惟竹垞、《四庫總目》僅據《困學紀聞》一條,單文孤據,究無 以斷定宋代所行《子夏傳》有先後兩偽本,故臧庯輯本、張惠言《易義別錄》、 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及張澍、馬國翰、黃奭諸家輯本並將王應麟所引“帝 乙歸妺,《子夏傳》謂湯之歸妺也”一條采入,以為古《子夏傳》佚說。64二 班固皆不論著,唐劉子玄(知幾)知其偽矣,書不傳於今。今號為《子夏傳》 者,《崇文總目》知其為偽,而不知其所作之人,予知其為唐張弧之《易》 也。’晁之言云爾。”(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頁4) 60《經義考》,卷五,頁4 61《四庫全書總目》,卷一,頁4。按《經義考》但據《經典釋文》及《困學紀 聞》所引者聂之,未引李鼎祚《集解》;《四庫總目》稱有李氏書者,未核。 62翁元圻《翁注困學紀聞》,1974年,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本,頁32-33 63《通志堂經解》本,卷二,頁2:又卷五,頁24,其《傳》文今不具引 64臧庸輯本《子夏易傳》,頁2:又《易義別錄》,《清經解》卷一二四七, 頁3,又頁7:孫堂輯本,頁3;張澍輯本,頁5,又頁11;馬國翰輯本,卷11 惟宋代所傳偽《子夏傳》,除此十卷本之外,別有一十一卷本,即今《通志 堂經解》所刻之本。按偽《子夏傳》非一本,朱彝尊略已覺之: 王氏《困學紀聞》引泰六五《傳》云:“湯之歸妹也。”今亦無之(按指 今十一卷本);且書中引《周禮》、《春秋傳》,其偽不待攻而自破矣。…… 繹其文義,總不類漢人文字,並不類唐人文字,謂為張弧所作,恐非今 本。60 《四庫總目》承其說而斷言: 朱彝尊《經義考》證以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應 麟《困學紀聞》所引,皆今本所無。德明、鼎祚猶曰在張弧以前,應麟乃 南宋末人,何以當日所見,與今本又異?然則今本又出偽託,不但非子夏 書,亦並非張弧書矣。61 館臣以今十一卷本《子夏傳》,與南宋末王應麟所據者非一書。檢《困學紀聞》 卷一,其一條云: “帝乙歸妹”,《子夏傳》謂湯之歸妹也;京房載湯歸妹之辭曰:“無以 天子之尊而乘諸侯,無以天子之富而驕諸侯,陰之從陽,女之順夫,本天 地之義也。往事爾夫,必以禮義。”荀爽對策,引“帝乙歸妹”,言湯以 娶禮歸其妹於諸侯云云。62 按“帝乙歸妹”一語,《周易》凡二見,檢今本《子夏傳》泰卦六五:“帝乙歸 妹以祉,元吉。”及歸妹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二處 均無“湯之歸妹”之說,63 則今本《子夏傳》與王應麟所據本非一,誠如朱彝 尊等所言者然。惟竹垞、《四庫總目》僅據《困學紀聞》一條,單文孤據,究無 以斷定宋代所行《子夏傳》有先後兩偽本,故臧庸輯本、張惠言《易義別錄》、 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及張澍、馬國翰、黃奭諸家輯本,並將王應麟所引“帝 乙歸妹,《子夏傳》謂湯之歸妹也”一條采入,以為古《子夏傳》佚說。64 二 班固皆不論著,唐劉子玄(知幾)知其偽矣,書不傳於今。今號為《子夏傳》 者,《崇文總目》知其為偽,而不知其所作之人,予知其為唐張弧之《易》 也。’晁之言云爾。”(1987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頁 4) 60 《經義考》,卷五,頁 4。 61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頁 4。按《經義考》但據《經典釋文》及《困學紀 聞》所引者覈之,未引李鼎祚《集解》;《四庫總目》稱有李氏書者,未核。 62 翁元圻《翁注困學紀聞》,1974 年,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本,頁 32-33。 63 《通志堂經解》本,卷二,頁 2;又卷五,頁 24,其《傳》文今不具引。 64 臧庸輯本《子夏易傳》,頁 2;又《易義別錄》,《清經解》卷一二四七, 頁 3,又頁 7;孫堂輯本,頁 3;張澍輯本,頁 5,又頁 11;馬國翰輯本,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