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银行跨营证券业的利益冲突及其危害 客观地说,银行跨营证券业实际上是一柄“双刃剑”,银行兼营证券业,固 然有利于银行实施全能化和多样化经营,实现所谓“金融超市”的蓝图,但同时 也使银行的风险来源增多,风险的预测力和评估效果下降,风险的破坏力剧增, 更重要的是,由于银行业与证券业存在着利益冲突,银行跨营证券业实际上也打 破了证券业固有的竞争秩序。 所谓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是指受托人在接受委托人委托时同时 担任或嗣后担任某个人、某些人或某类利益集团的利益代表,而导致对委托人在 忠诚和利害关系上发生矛盾的现象。混业经营体制下存在的利益冲突一直是分业 经营的支持者反对银证融合的有力理由,跨国银行特有的国际背景则加剧了利益 冲突的复杂性。力图建成所谓“金融超市”的跨国银行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 (one-stop service),广泛涉猎资金管理、证券经纪、证券发行与交易等诸多领域, 这些领域中的证券业务可能与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潜在的利益冲突,导致银行客 户的利益由此受损,并危及东道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其实,归根到底,银行参与证券市场的利益冲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而引发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方面,银行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掌控着有关自身金融服务的全部信 息,而其客户的信息供给渠道则完全受制于银行,因而强弱悬殊的信息差异可能 诱使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为牟取利益而滥用信息优势,从而损及客户的利益:另一 方面,虽然监管当局对银行有资料申报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但银行在资本觅利性 的驱动下为了规避监管,牟取暴利,经常隐瞒或虚报信息资料,与监管当局玩起 “猫鼠追逐”的博弈游戏,使“监管落空”的局面频频发生。 首先,银行、证券市场特质迥异,若银行过度介入证券业务,将会增加银行 的经营风险,危及银行的安全稳健经营。若银行自行承销、买卖而持有的证券数 额较大,在证券市场波动频繁时,银行的清偿能力及经营体系将处于不稳定状态, 一俟股市暴跌,便会危及银行的自身安全,进而殃及整个信用体系。 其次,银行相对于其客户及监管当局的信息优势促使其肆无忌惮地从事内幕 交易,从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及金融安全。 再次,银行与其客户的利益冲突,客观上增加了证券市场的风险,危害了证二、 银行跨营证券业的利益冲突及其危害 客观地说,银行跨营证券业实际上是一柄“双刃剑”,银行兼营证券业,固 然有利于银行实施全能化和多样化经营,实现所谓“金融超市”的蓝图,但同时 也使银行的风险来源增多,风险的预测力和评估效果下降,风险的破坏力剧增, 更重要的是,由于银行业与证券业存在着利益冲突,银行跨营证券业实际上也打 破了证券业固有的竞争秩序。 所谓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是指受托人在接受委托人委托时同时 担任或嗣后担任某个人、某些人或某类利益集团的利益代表,而导致对委托人在 忠诚和利害关系上发生矛盾的现象。混业经营体制下存在的利益冲突一直是分业 经营的支持者反对银证融合的有力理由,跨国银行特有的国际背景则加剧了利益 冲突的复杂性。力图建成所谓“金融超市”的跨国银行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 (one-stop service),广泛涉猎资金管理、证券经纪、证券发行与交易等诸多领域, 这些领域中的证券业务可能与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潜在的利益冲突,导致银行客 户的利益由此受损,并危及东道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其实,归根到底,银行参与证券市场的利益冲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而引发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方面,银行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掌控着有关自身金融服务的全部信 息,而其客户的信息供给渠道则完全受制于银行,因而强弱悬殊的信息差异可能 诱使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为牟取利益而滥用信息优势,从而损及客户的利益;另一 方面,虽然监管当局对银行有资料申报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但银行在资本觅利性 的驱动下为了规避监管,牟取暴利,经常隐瞒或虚报信息资料,与监管当局玩起 “猫鼠追逐”的博弈游戏,使“监管落空”的局面频频发生。 首先,银行、证券市场特质迥异,若银行过度介入证券业务,将会增加银行 的经营风险,危及银行的安全稳健经营。若银行自行承销、买卖而持有的证券数 额较大,在证券市场波动频繁时,银行的清偿能力及经营体系将处于不稳定状态, 一俟股市暴跌,便会危及银行的自身安全,进而殃及整个信用体系。 其次,银行相对于其客户及监管当局的信息优势促使其肆无忌惮地从事内幕 交易,从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及金融安全。 再次,银行与其客户的利益冲突,客观上增加了证券市场的风险,危害了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