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吴新智:20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 171 差异一样,在这些特征中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其中有些可能由于年代差异甚至个体变异,还应该 考虑到是否反映小地域间的差异。郧县曲远河口头骨的年代现在还缺乏一致的认识。但是不管 它们早到可以与公王岭,还是晚到可以与周口店作对比,都可以在许多特征上看到地域间的差 异,例如矢状脊、眶后缩狭、眉脊、枕骨圆枕、鼻骨、牙齿等。同样由于地点和可比的标本太 少,也不能肯定那时有类似今天的南、北两大人群之分。 之,在更新世时期,中国古人类可否象今天这样区分成华北与华南两大群体,两大地 区内的各小地方群体之间是否有较强的同质性各个阶段南、北目前已知的各群体之问的差异 是否能代表两大地区人群的差异,抑或仅仅是表示各个分散的小群体的形态多样性,还有待下 个世纪发现更多的化石来研讨。 目前己有的年代相近、又有可比部分的标本匡然还不多.已经能看出存在明显的地域差 异,相信随着化石的增多,定能涌现这方面的丰富信总,使中国古人类的进化图景显现得更为 复杂和清晰。 10年前笔者在总结中国古人类进化时曾指出,他们有一系列特征表现出渐进的、历时性 变化,如头顶由低到高、前额由扁塌到隆起、眶后缩狭由深到浅、颞鳞由低到高、骨壁由厚 到薄等等(吴新智1990)近十年新发现的化石大体上都能验证这样的变化趋势,但是也提醒 我们,需要对新的和以往发现的化石进行新的思考,人类化石有些历时性变化似乎不是如以前 认为的那样简单,而是复杂得多。如郧县头骨的年代数据虽然差别很大,但是都比周口店为早 (陈铁梅等,19%6,李炎贤等,1997),而郧县头骨却有一些特征比周口店的更加接近现代人。 和县头骨的年代基本上没有超出北京直立人的时间跨距,但是其不少特征却比后者显著地更 接近现代人。马坝头骨比和县者晚,但其眶后缩狭比和县直立人头骨为深,更远离现代人。其他 例子还可举出一些,相信这样与一般历时性变化趋势不一致的例子在今后新发现的化石上还 会出现。目前我们对古代人的人群内个体差异的范围和地区间的人群间差异的范围还很不了 解,所以不能排除将上述各种差异或其中一部分归于这两类差异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想 到,它们也可能既反映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多样性,也反映其中的不平衡现象,或不同 形态特征的异速变化。笔者相信,这种异速变化很可能不但表现于直立人向智人的过渡,也会 存在于从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或解剖学上现代人的过渡。如果在将来新发现的化石中能在后 一过渡中发现更明确的异速变化现象,使得早、晚期智人之间的形态界限变得很模糊,则对关 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应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由于人类形态特征的变化如此复杂,我们在根据破碎标本的少量特征试图确定其进化位 置时,除非有明显的专属特征外,需要更加小心地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 3.3以连续进化为主既有分支间融合又有小分支绝灭和局部替代的发展方式 前面说了,从大地区的层面考察,中国古人类的发展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过程从境 内小地区的层面考察虽然不是不可能存在,但至少在目前还不具备足够化石证据表明在更新 世时期有南、北两大地区内明显的,简单的原地区传承脉络。那么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是如何进 行的呢?笔者愿在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近年在非洲发现了南方古猿不少新的物种,国外一些同行认为人科进化呈丛状而不是过 去所想象的阶梯形,上新/便更新世人科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延伸到中更新世( Groves and l ahr, 1994)。我原则上赞赏这种新思路,但怀疑它能否适用于更新世特别是到中更新世的人类进化 在人科进化的早期,人口密度很小,分布地域已经相当广泛,各群体的活动范围小,人群之 2 0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p: /hrn, cnki.net差异一样, 在这些特征中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其中有些可能由于年代差异甚至个体变异, 还应该 考虑到是否反映小地域间的差异。郧县曲远河口头骨的年代现在还缺乏一致的认识。但是不管 它们早到可以与公王岭, 还是晚到可以与周口店作对比, 都可以在许多特征上看到地域间的差 异, 例如矢状脊、眶后缩狭、眉脊、枕骨圆枕、鼻骨、牙齿等。同样由于地点和可比的标本太 少, 也不能肯定那时有类似今天的南、北两大人群之分。 总之, 在更新世时期, 中国古人类可否象今天这样区分成华北与华南两大群体, 两大地 区内的各小地方群体之间是否有较强的同质性, 各个阶段南、北目前已知的各群体之间的差异 是否能代表两大地区人群的差异, 抑或仅仅是表示各个分散的小群体的形态多样性, 还有待下 个世纪发现更多的化石来研讨。 目前已有的年代相近、又有可比部分的标本虽然还不多, 已经能看出存在明显的地域差 异, 相信随着化石的增多, 定能涌现这方面的丰富信息, 使中国古人类的进化图景显现得更为 复杂和清晰。 10年前笔者在总结中国古人类进化时曾指出, 他们有一系列特征表现出渐进的、历时性 变化, 如头顶由低到高、前额由扁塌到隆起、眶后缩狭由深到浅、颞鳞由低到高、骨壁由厚 到薄等等 (吴新智1990)。近十年新发现的化石大体上都能验证这样的变化趋势, 但是也提醒 我们, 需要对新的和以往发现的化石进行新的思考, 人类化石有些历时性变化似乎不是如以前 认为的那样简单, 而是复杂得多。如郧县头骨的年代数据虽然差别很大, 但是都比周口店为早 (陈铁梅等, 1996; 李炎贤等, 1997) , 而郧县头骨却有一些特征比周口店的更加接近现代人。 和县头骨的年代基本上没有超出北京直立人的时间跨距, 但是其不少特征却比后者显著地更 接近现代人。马坝头骨比和县者晚, 但其眶后缩狭比和县直立人头骨为深, 更远离现代人。其他 例子还可举出一些, 相信这样与一般历时性变化趋势不一致的例子在今后新发现的化石上还 会出现。目前我们对古代人的人群内个体差异的范围和地区间的人群间差异的范围还很不了 解, 所以不能排除将上述各种差异或其中一部分归于这两类差异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想 到, 它们也可能既反映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多样性, 也反映其中的不平衡现象, 或不同 形态特征的异速变化。笔者相信, 这种异速变化很可能不但表现于直立人向智人的过渡, 也会 存在于从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或解剖学上现代人的过渡。如果在将来新发现的化石中能在后 一过渡中发现更明确的异速变化现象, 使得早、晚期智人之间的形态界限变得很模糊, 则对关 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应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由于人类形态特征的变化如此复杂, 我们在根据破碎标本的少量特征试图确定其进化位 置时, 除非有明显的专属特征外, 需要更加小心地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 313 以连续进化为主既有分支间融合又有小分支绝灭和局部替代的发展方式 前面说了, 从大地区的层面考察, 中国古人类的发展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过程; 从境 内小地区的层面考察虽然不是不可能存在, 但至少在目前还不具备足够化石证据表明在更新 世时期有南、北两大地区内明显的, 简单的原地区传承脉络。那么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是如何进 行的呢?笔者愿在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近年在非洲发现了南方古猿不少新的物种, 国外一些同行认为人科进化呈丛状而不是过 去所想象的阶梯形, 上新ö更新世人科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延伸到中更新世 (Groves and L ah r, 1994)。我原则上赞赏这种新思路, 但怀疑它能否适用于更新世特别是到中更新世的人类进化。 在人科进化的早期, 人口密度很小, 分布地域已经相当广泛, 各群体的活动范围小, 人群之 3 期 吴新智: 20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 · 171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